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一九八三年第八期载有范守纲同志的一篇文章《巴金谈〈灯〉》,介绍了巴金同志对语文课文《灯》的一条注解的看法。巴金认为,《灯》的一条注释,“[山的那边]暗指革命圣地延安,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注得“太实了”。他说:“结尾处‘山那边’就是文章开头的‘在台边,傍山建  相似文献   

2.
谈到散文时,常常有文眼之说。所谓文眼,就是文中画龙点睛,揭示全篇主旨的关键语句。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五篇散文中,《绿》、《荷塘月色》、《蒲公英》、《故乡的榕树》都能找到文眼,而《灯》却找不到。《教学参考书》上回避了这一点,《语文基础训练》上说“《灯》采用象征手法,主题蕴含在全篇之中”。意思是说《灯》一文中没有表示文眼的语句。那么《灯》一文中真的没有表示文眼的语句  相似文献   

3.
心灵之光的赞歌──兼谈《灯》的线索江西玉山教师进修学校毛艾华《灯》是巴金的著名散文之一,语言细腻,含蓄深沉,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长期以来,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作为基本教材。《灯》写于1942年2月,时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当时,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4.
周宏 《中文自修》2010,(9):10-11
说“再谈”,是因为我在《中文自修》上已经写过相关文章,谈过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对散文线索的思考─—从《灯》的线索谈起安徽宣州市二中秦世新《教参》中说巴金先生的《灯》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对此,笔者委实不敢苟同,并以此就散文的线索问题,略陈己见,就教于同行们。要回答《灯》...  相似文献   

6.
黑板上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桔灯》、《社戏》、《藤野先生》四篇文章的篇名,老师要同学们从中挑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许多同学答道;“《小桔灯》”。老师:“你们选对了!从文章的作者来看,《小桔灯》是唯一的一篇不是鲁迅的作品。”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挑的是《社戏》,因为它是唯一的一篇小说。”“你也答对了!你是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7.
一、《红楼梦》版本问题引语有几位《红楼梦》爱好者,相聚于秋宵灯下,开谈红楼.话题转到了版本问题.其中乙君说:我们读《红楼梦》,主要看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现在通行的人文版一百二十回本,故事前后完整,脉络也基本相接,后半部也反跌了贾府之衰,完成了悲剧的结局.再从作品文字观察,八十回结束处讲到迎春嫁后回家哭诉她遭  相似文献   

8.
形为联想意在递进──说《灯》的结构江苏扬州水利学校孙永良巴金先生的《灯》在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1-8小节是第一部分,9-12小节是第二部分。文章开头三小节用铺垫映衬的手法,将“光”、“灯”引入文中。第4小节是由“我”的感觉出发,由己及人推想“从城里回...  相似文献   

9.
综述清代小说《歧路灯》的研究,对“埋没”说、思想倾向、艺术成就,现实主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予以简评。  相似文献   

10.
汪超宏 《文教资料》2001,(5):141-146
瞿佑(1347—1433)的《香台集》,研究者们一直以为已经失传,如周夷(周愣伽)先生《剪灯新话》(外二种)《前言)说,瞿佑的作品“现在只有《剪灯新话》、《归田诗话》、《咏物诗》三种流传,其他多半亡佚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在新版《前言)中,又说:“他除《剪灯新话》外,对《诗经》、《春秋》、《通鉴》、乐府、词、曲都有研究,写了很多研究著作和诗集,现在只有《归田诗话》、《天机云锦》、《咏物诗》等几种流传下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徐朔方先生《瞿佑年谱》也说:“今所存者,…  相似文献   

11.
《歧路灯》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这与作者对儒家"心性"说的独特理解与创造性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歧路灯》中对谭绍闻堕落与浪子回头的描写,形象而生动地演绎了儒家"心性"说。  相似文献   

12.
一陈子展在所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中说过一句话:“如果要写现代文学史,从《新青年》开始提倡的杂感文不能不写;如果论述《新青年》以后杂感文的发展,黎烈文主编的《申报》副刊《自由谈》又不能不写,这才说得清历史。”而《自由谈》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尤其是杂文史上,所以能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鲁迅作为杂文历史的开创者的卓越贡献之外,陈子展在其中也是出了大力、有大功绩的。两年多时间,他在《自由谈》上发表130多篇杂文,可以与鲁迅发表的数量齐观。加上他在二十年代其他杂文阵地如《芒种》、《太白》《新语林》、《…  相似文献   

13.
徐敏 《培训与研究》2004,21(1):24-2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造境”、“写境”与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提出的文艺理论的四种类型有诸多类似之处。“写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摹仿说,“造境”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表现说。二者在理论表述上的差异。大概来自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知堂说读书     
《知堂书话》中有一篇《灯下读书论》,说到:“古人劝人读书,常说他的乐趣,如《四时读书乐》所广说,读书之乐乐陶陶,至今暗诵起几句来,也还觉得有意思。此外的一派是说读书有利益,如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升官发财主义的代表,便是唐朝作《原道》的韩文公教训儿子,也说的这一派的话,在世间势力之大可想而知。我所谈的对于这两派都够不上,如要说明一句,或者可以说是为自己的教养而读书吧。既无什么利益,也没有多大快乐,所得到的只是一点知识,而知识也就是苦,至少知识总是有点苦味的。古希伯来的传道者说,‘我…  相似文献   

15.
司马谈担任太史令,产生了编写一部史书的理想,并开始着手史书的编写准备和写作工作,对司马迁创作和完成《史记》产生了极大影响,对《史记》的出现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司马谈,就很难有司马迁的《史记》。  相似文献   

16.
本据《乐府遗音》等献,为瞿佑的生年是1347年的说法以及他撰《剪灯新话》的事实提供了新证据,并对瞿佑遭朝廷放逐的时间,缘由和《剪灯新话》的早期刊印以及作晚年的校订作了初步的探索,同时着重论述了《剪灯新话》的主旨是对战乱的抨击以及它的深远影响,基本纠正了某些旧说的谬误,从而肯定了瞿佑及其《剪灯新话》在中国小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刘建设 《现代语文》2006,(10):71-72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从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雷雨》的解读就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从专家学、作家本人、教材教辅编写以及语教师等视角入手,从人与命运层面谈《雷雨》的主题:命运悲剧说、基督教忏悔说和生存悲剧说。  相似文献   

18.
田登作郡(指作州官),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chī,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老学庵笔记》译文:田登虽然官职只是太守,但却和皇上有同样的毛病,不允许别人说自己的名字“登”,连同音字如“灯”都不允许。手下吏卒偶尔说了“灯”字音,必定被重重地打板子。几个月下来,成绩不俗,州里百姓都学会了将“登”、“灯”说成“火”。元宵节到了,按惯例要办灯会,俗称“放灯”。但现任州官不允许用“灯”字,被打怕了的吏卒只好在告示上写着:“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老学庵笔记》X…  相似文献   

19.
《歧路灯》的研究始于本世纪 2 0年代。80年的《歧路灯》研究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三十年代 ,孙楷第、冯友兰、郭绍虞、朱自清等著名学者就对李绿园的生平资料作了初步考证与整理 ,并肯定了《歧路灯》的价值 ;六七十年代 ,河南学者栾星致力于李绿园与《歧路灯》研究 ,成绩最突出 ;80年代 ,《歧路灯》研究曾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另外 ,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术界自 80年代以来对《歧路灯》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高中生当然应该读读《红楼梦》,把《红楼梦》列为语文课程内容也是理所当然。可是,《红楼梦》确实不好读,怎样在高中语文课上组织引导学生去读,也确实需要费一些心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