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学与档案学的历史渊源与学科性质相近,相互交融。档案(或史料)是史学产生与存在的基础,史学又是档案(或史料)借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为此,有必要通过对史学与档案学的比较分析,探求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一、史学、史料与档案学的相互联系历史上的史学家很看重史料的价值。何炳松、博斯年等"史料学派"代表人物,经常强调"史学方法的核心是史料","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  相似文献   

2.
档案学理论前沿与学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学科前景与发展趋 李财富:关于档案学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档案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判断,其中有两种比较极端的看法值得关注。一些人认为随着学科间、知识间的进一步交叉与融合,特别是随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档案学将逐步边缘化,其学科特色将逐步丧失,最终将被其他学科所吞并,此所谓悲观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学的发展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其学科地位将日益显赫,此所谓乐观论。本人以为,对档案学发展前景的预期过于悲观、消极固然不对,盲目乐观、自信也不可取。档案学所依托的对象——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决定了档案学既不会灰头灰脸、走向灭亡,也不会大红大紫、成为显学。档案学是人类社会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实践和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变化是档案学理论产生、发展和成熟的源泉和动力。中外档案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档案工作实践越复杂多样,档案学理论就发展得越快。虽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单位实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和开发,但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之间与生俱来的本质差别并未消失,图书工作、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先锋 《海南档案》2006,(4):8-9,13
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或者说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这是由档案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档案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即研究档案、档案工作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们社会实践关系的学科.因此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决定档案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原则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很强。档案工作实践发展水平,决定着档案学的发展水平。档案学提供的知识。不仅是有关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从事档案工作的具体原则、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图书资源库为数据来源,对基于史学视角的档案学研究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现阶段档案学史学研究方面的项目和著作,论证了基于史学视角的研究既是档案学研究的热点,也是档案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刘美霞 《大观周刊》2011,(31):130-130,143
一代宗师布罗代尔在经历年鉴派史学传承与衍变的同时.以独特的历史时间观构筑了其向往的史学大厦。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时间有多种多样的量度吗?历史学的时间观具有层次与多元性吗?对这些问题,布罗代尔以长时段理论给了我们不同于传统史学的回答。长时段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6.
档案学建设的历史回顾与今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40周年之际,对我国档案学建设作一简单的历史回顾,并考虑一下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一 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有保管和利用档案的历史传统。档案学思想的孕育也源远流长。在古代,档案学虽然未形成,但是我国在长期的封建时代里,有着利用档案、编纂档案文献的历史传统,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也出现了相关的文献学、方志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学科,其中孕育着许  相似文献   

7.
档案学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记忆——档案学逻辑起点探究》一文论证了社会记忆作为档案学逻辑起点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启发价值,但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科学性和专业性是档案学逻辑起点的价值旨归,社会记忆的定位和内涵并不符合这两个价值旨归。档案信息不仅符合逻辑起点之质的规定性,也符合科学性与专业性的价值旨归,宜将其作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高燕 《海南档案》2006,(4):10-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档案事业也随之日新月异。“口述档案”是近年来比较热的档案收藏形式,它有着更为浓厚的原生态特色,摆脱了以往档案学研究的呆板僵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口述档案不以既定的结论剪裁史实.而是以鲜活的史实刷新历史的成见。填补史学记载的空白和盲点。努力揭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展示历史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它与献资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有助于人们更加完整地认识历史.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存史治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世上任何事物,任何一个人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了这光怪陆离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0.
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档案学从创立到今天,满打满算只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与传统学科(如史学、文学、哲学、数学等)相比,它显得很年轻.然而,从其发端来看,迄今已有两千余年.那么为什么中国档案学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孕育过程呢?为什么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档案学思想一直未能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呢?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文献编纂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期间有关档案学的思想也纷纷问世,可以说,我国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思想曾一度领先于其他国家,那么为什么中国档案学反而比欧洲档案学晚了一个多世纪才建立起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历史作为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概括或总结,泛指自然史和人类史、本类图书的研究范围仅包括人类史,即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史学本身发展的史学史,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等。此外,传记、考古学、风俗习惯(民俗学)等也是从不同的侧面阐发或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专门学科。因此,它们归属于历史学研究的范畴。并在历史大类中分别设有专类。史学所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上各项。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业技术的学科史或技术史不是史学研究的范围。各学科史和各类科学技术史宜入有关各类。  相似文献   

12.
档案学亦即档案事业的本体是人类实践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决定了档案事业的"有"与"是",决定了它"为什么存在"与"怎样存在"。档案学本体论是社会实践本体论,由此导出了档案学乃至档案事业的根本原则——与人类实践活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原则"具有统领意义,在档案事业的发生、存在方式、功能实现、历史发展、组织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指导意义,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是其集约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有多大平台,做多大事业,档案学必须谋大平台,才能有大发展。回顾我国档案学的发展历程,其兴衰成败与平台支撑无不息息相关。当前,社会已进入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我们一方面要顺应社会潮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行动起来,为档案学谋大平台,求大发展。怎样才能形成有力支撑档案学全面发展的合理平台?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三个基本层面上来构筑档案学的平台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来源原则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西方档案学的两大支柱理论,它们都魂系历史主义.从19世纪至今,两大支柱理论经历了形成、并立和完善的发展进程.这也正是西方档案学从形成走向成熟的最佳写照.西方档案学经历了"立魂、守魂"的发展轨迹.当前电子时代,档案学面临诸多挑战.两大支柱理论自我完善的事实证明,档案学必须始终坚守自己的思想灵魂,必须以尊重档案的本质属性和维护档案专业的社会功能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易》曰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自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档案就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相伴而生 ,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忆 ,迄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吴宝康先生主编的《档案学概论》将其称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代文献。而档案学从1571年德国人拉明根写出《论登记室及其机构管理》只有400余年的历史 ,意大利人卡萨诺瓦1928年写出《档案学》一书 ,则仅有80余年的历史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档案学从民国档案学算起仅有不到80年的历史。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 ,档案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也应该是一个富有朝气、生机活泼、不断变革的学科。但是 ,…  相似文献   

16.
面对民国的社会状况,钱穆表现出将史学研究与社会抱负结合起来的态度,而傅斯年则主张"客观主义"的史学研究。然而终极意义上都主张历史研究与社会抱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记忆与档案学研究的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记忆观在档案学诸多重大学术事项中的不断出现,如何看待社会记忆观对档案学学术的发展具有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史学论文的鉴审赵兴元【吉林】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历史学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过去曾经发挥过,现在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史学论文是史学工作者对历史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表达方式,历史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史学研究工作实现的。然而,史学论文...  相似文献   

19.
高焕 《云南档案》2008,(8):43-44
本文从档案馆学建立的三个基本条件即社会实践的需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比较了档案学与档案馆学的不同,最终认为档案学与档案馆学不是等同的,档案馆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档案学不应该命名为档案馆学。  相似文献   

20.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乾嘉年间的历史学家和方志学家.他一生潜心于史学的研究、地方志的编修与方志学的研究.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毫州志>、<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等.这些著述中蕴含了丰富的档案学思想,可以说章学诚的档案学思想是其史学思想和方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局限以及学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章学诚对档案学的诸多论述还仅仅是一种主张,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但是他对档案学的系统论述及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无不对我们今天的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