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模范学校、南京市旗帜学校、江苏省名校、全国名校600 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该校即以作文教学改革和"活动化教学"见长。1990年代以来,又以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闻名。近几年来,该校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勇敢地开拓创新,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情智教育的主张,并围绕这一主张,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尝试,如:以"情智教育"为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创设情智课堂,培养情智教师,塑造情感和智慧共生的学生等等。他们的实践,无疑为广大小学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和样本。素质教育,重在实施。作为实践素质教育的老典型,北京东路小学不吃老本勇立新功,这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首先值得提倡;而在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千方百计地、主动地、积极地创造而非被动地、消极地应付,这样的努力,尤其值得学习和效仿。2006年是素质教育年,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寻找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把北京东路小学有关情智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推荐给大家,意在丰富素质教育的经验,开拓素质教育的思路,引发关于素质教育的新一轮研讨。  相似文献   

2.
“情智语文”:走向高远的境界有人说“:语文世界,尤其是文学作品,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世界,语言到了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提出的“情智语文”就是要超越“实用价值观念”,发掘“语文”所蕴含的特有的灵性力量,孜孜追求那种“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高远境界。—“—情智语文”指向学生智慧看得见的地方。它以“文本中的语言”为基点,注重唤醒、诱导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追求有思维性的、有表现力的、富有智慧的言语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孙双金老师倡导“多元启悟,悟中生智”。在深…  相似文献   

3.
仇高兴 《江苏教育》2014,(10):61-62
文化,以文化人之意。学校文化究竟应该"化"谁?这好像不是一个问题。很显然,学校是人类希望向下一代集约化地传承文明成果的产物,一代一代的新人类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创造。建设学校文化,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在学校里所受到的教育更有效,影响更持久。由此来看,学校文化要"化"的人最终无疑应指向学生,抛开学生谈学校文化就成了无稽之谈。换言之,一所学校的文化如果不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来建构,那它就是伪文化,至少是走错了方向的文化。而事实上,在目前中小学普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情境下,无视学生、自说白话式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以小学为例,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去儿童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情,就是情感,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密码;智,就是“智慧”,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密码。构建“情智”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需求,更是开发学生智慧需求,使学生更具有发展性。一、情智课堂应是“和谐”中的“共振”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真谛:师生间只有真正建立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达到和谐统一,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教学中常用:“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听!”“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方法,你们看行不行。”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成熟的办学主张和理念。情智教育深刻体现在学校发展目标与远景规划、学校课程设计及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更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主观见之于实践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以文化人之意。学校文化究竟应该"化"谁?这好像不是一个问题。很显然,学校是人类希望向下一代集约化地传承文明成果的产物,一代一代的新人类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创造。建设学校文化,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在学校里所受到的教育更有效,影响更持久。由此来看,学校文化要"化"的人最终无疑应指向学生,抛开学生谈学校文化就成了无稽之谈。换言之,一所学校的文化如果不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来建构,那它就是伪文化,至少是走错了  相似文献   

7.
陈俊 《教书育人》2008,(10):52-53
古往今来,在人类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很多都因为渗透了人类最美好真挚的感情而流传至今。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都因为怀惴一份救民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憾天地泣鬼神。无论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英雄豪杰,它们都用“情”字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我们民族为之骄傲的英魂。  相似文献   

8.
沙洛维和梅耶在1990年把情绪智力描述为一种由3种能力组成的结构:(1)准确评价和表达增绪的能力;(2)有效地调节情绪的能力;(3)将情绪体验运用于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过程的能力.弋乐曼在其著作中对情绪智力的界定却与沙洛维和梅耶有所不同,他强调情绪智力应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优化"初读"策略,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珍视阅读期待,让学生走进文本;重视谈初读感受,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重视学生在初读中的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优化"初读"策略,无疑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直觉思维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增强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而为建设"以情启智,以智育情,情智共生,情智交融"的情智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创建于1921年的广州执信中学经过一代又一代执信人的努力,以其严谨的治学传统,执着的敬业精神,卓著的办学成绩而为社会所称颂,已成为一所省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学府式优质品牌中学。面对21世纪来自教育内部和外部的热点,我们必须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大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校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寻求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把学校办成国际化和民族化臻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位高级中学。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执信中学至今仍在奉行的校训———“崇德瀹智”,集中体现了“执德至弘,信…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我有幸去长春参加著名教育家朱绍禹教授在解放大路小学为该校教师做的“情智一体教育”演讲报告,听后产生共鸣,我忽然想到,我儿子不就是“情智一体教育”的典型代表吗 儿子上小学时年龄较小,没有经过学前教育便进了课堂,与较大一些且经过学前教育的孩子相比,他显得很吃力,不到一学期,当初背上书包吵吵嚷嚷要上学的那股劲头在打折扣。儿子所在班级人较多(57人)。儿子年龄又小,同学和老师都叫他“小不点”.老师太忙顾不上“关照”“小不点”.为了让儿子对学习有信心,我抓住他的几个优点和弱点,让他选择了美术、…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模范学校、南京市旗帜学校、江苏省名校、全国名校600 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该校即以作文教学改革和"活动化教学"见长。1990年代以来,又以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闻名。近几年来,该校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勇敢地开拓创新,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情智教育的主张,并围绕这一主张,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尝试,如:以"情智教育"为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创设情智课堂,培养情智教师,塑造情感和智慧共生的学生等等。他们的实践,无疑为广大小学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和样本。素质教育,重在实施。作为实践素质教育的老典型,北京东路小学不吃老本勇立新功,这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首先值得提倡;而在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千方百计地、主动地、积极地创造而非被动地、消极地应付,这样的努力,尤其值得学习和效仿。2006年是素质教育年,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寻找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把北京东路小学有关情智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推荐给大家,意在丰富素质教育的经验,开拓素质教育的思路,引发关于素质教育的新一轮研讨。  相似文献   

13.
晋人李密的《陈情表》,区区不足500言,但自其面世以来却久传不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真个是千古名文费思量!吟诵品读再三,笔者终于悟得该文是应了一句写作名言——情真自然成至文。《陈情表》中所陈的“情”,总括起来可归为两大类:一为“情况”,一为“情感”。作者叙写了哪些情况呢?一是自己少时孤苦无依,全靠祖母躬亲抚养而至  相似文献   

14.
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保证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限度的知识传授,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但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情智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重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够把学生的情感潜能与智慧潜能发掘出来,促进学生情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语文世界,尤其是文学作品.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世界,语言到了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提出的“情智语文”就是要超越“实用价值观念”.发掘“语文”所蕴含的特有的灵性力量.孜孜追求那种“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高远境界。  相似文献   

16.
曾经与一位校长朋友聊天,偶尔聊起"一所学校最适用的校长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朋友认为,校长最重要的素质应该是智慧,主要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现在有些校长说起来一套套理论,名词术语比谁都多,可是真管起学校来却都是银样镴枪头,根本不抵用。倒不如一些经验型校长来得实在,做一项工作就成一件事,扎实务实。"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智慧火花来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要努力创设充满生命活力,充盈情趣的课堂,让学生在情智交融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开发学生的“情”与“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构建情智交融的英语课堂,促进学生的情智发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一、创设情境,联动知识,用鲜活的场景激“情”促“智”,提升学生对新知的“悟”与“用”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学到知识。如在6B讲授问路的主题时,利用教室的课桌作为直观教具,有序排列,中间空出适当距离用做街道社区,然后让学生把课前自制的带有社区单位的如school,hospital,toilet,the bus stop,the police station等的卡片放在课桌上,表示各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形成某个建筑群的模拟情境,再让学生操练陌生人问路的对话。在这种现实的“浓缩版”中,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向左转与向右转,并且懂得中西方在交通规则差异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同时,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与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简介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始建于1920年,座落于山青水秀、景色优美的陆郎小镇,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南京市"园林式"校园、江宁区少先队标兵学校、江宁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众多荣誉。九十余载的风雨历程,积淀成了陆郎小学"厚重、求真、合作"的学校文化。一代又一代陆小人,用生命润泽着生命,逐步形成了"营造‘体验’文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代文坛盟主,韩愈因执着于道而遭人不少诟病。该文在指出韩文道元素的同时,着重论述其文的情元素,并进一步论证和分析了韩文情感力量的源泉在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