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之间的协调对于促进中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通过DEA模型测算2009年-2017年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以反映各地的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基尼系数计算各地在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上的差距;其次通过测度耦合度反映不同地区间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相互作用的强度,并计算耦合协调度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最后通过计算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重心及重心偏移一致性,从空间演化视角说明二者的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创新水平的低下是制约创新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各地创新水平的差距和创新政策的差距都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发展;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较好,但各地短板不同;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之间协调度的提高可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创新政策和创新水平在空间上的协调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性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与提高能源效率协调一致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论文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2000年-2010年)和能源效率水平(2000年-2009年)进行系统的评价,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及协调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高水平区都呈线状分布,两者都具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越高,高协调度区域表现出沿海、沿江分布的特点;③高协调度省区由点线状向线状和面状扩展,东部沿海、北部沿海、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省份协调度增长最为明显,东北、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省份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3.
陈欢  汤易兵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157-162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同模型,测算2006—2015年我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耦合度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水平、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也由初始的严重失调演变为中度协调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呈动态发展。研究结果为我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耦合协同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它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越来越彰显绿色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加入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更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关系,目前文化产业集聚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显然,需要更全面考虑其他因素来协同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当前更应该着力促进二者发展升级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环境规制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从环境规制视角探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亟待深入。为此,基于环境规制视角,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20年面板数据,分别运用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区域碳排放效率及传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水平,并采用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两业融合与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1个省市的平均碳排放效率由2000年的0.811下降至2020年的0.511,整体下降幅度较大,其中上海市的碳排放效率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两业融合水平增长速度较快,其中东部地区的融合水平较高,与中西部地区有明显分化;两业融合水平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是有效的调节变量,负向调节两业融合与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推动两业融合,打造高端绿色化产业园,并合理制定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以反映各地区的创新政策与创新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尼系数、耦合协调度和重心测度其特征及关系.研究发现:创新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创新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各地区创新技术水平的差距和创新政策的差距都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创新政策与创新技术水平之间协调度的提高可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二者在空间上的协调度逐渐提高但协调性有待发展;创新政策与创新技术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较好,但各地短板不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2006—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区、市)的区域创新及信息化评价指数,进而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算出二者之间的协调度,并测算区域间和区域内协调度的差异变动,得到如下结论:(1)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的区域创新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创新要滞后于区域信息化(2)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区域信息化发展呈现出高水平耦合共振状态,但是当考虑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时,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虽然逐年向好,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考察期内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3)经济带整体协调度差异先扩大后缩小,地区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方,而地区内的差异又主要来自于西北地区的贡献。在分析和解释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鉴于目前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县级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析和时空跃迁分析,以成渝双城经济圈141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2005—2020年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及差异来源,阐释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机制,同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处于拮抗阶段,逐步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与重庆主城区为双核心的放射性分布特征,重庆主城区的放射作用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增强,但是成都主城区的放射作用在逐渐减弱;(2)区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较为稳定,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总体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差异;(3)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潜力和城市空间因素都对区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干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协调耦合水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成渝地区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措施、兼顾和强化与邻近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极值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6年可获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云南省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纵向研究,对云南省与我国东中西部的浙、苏、湘、鄂、贵、桂6省(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横向对比,对云南省内16州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内部分析。研究发现:从纵向看,云南省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从横向看,云南省科技进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度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较高;从云南省内各州市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度分布较为均匀,协调度昆明一枝独秀,其余州市处于中度协调水平以下;专利对云南省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相对更重要。据此,从认识观、创新驱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科技经济增长极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新疆2000—2012年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且两者都不高,但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工业化弹性系数为0.9991,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2000—2005年的高耦合度是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协调性较低,2005—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性过渡到中级协调状态,并逐年缓慢递增。在未来十几年内,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将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并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优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根据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进行了定义;其次,在协同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的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3年到2010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行了评价;再次,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定义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全要素融合效率评价指标,并运用仁慈型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1997年到2010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0年,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但是融合效率却越来越低,融合"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现象十分明显。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相应结论,为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何洋  宋林 《科研管理》2022,43(4):20-28
   本文根据信息化投入类型的不同,对中国各工业行业不同类型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化软件水平提升对工业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较信息化基础设备投入的影响更显著,信息化基础设备水平上升仅促进了高市场化行业的创新效率提升,但对低市场化行业影响不显著。信息化软件服务水平越高,则非政府部门研发的创新效率越高,而信息化基础设备水平提升对非政府部门研发的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研究从市场化程度和非政府部门研发角度揭示了信息技术发展中“索洛悖论”产生的原因,建议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行业更多进行信息化软件服务投入,提升信息化对创新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杂巨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可以破解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危机,而且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天然的耦合性。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动态耦合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新能源汽车产业系统和美丽中国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新能源汽车产业-美丽中国系统耦合度始终处于由拮抗向磨合过渡的阶段,但两大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耦合协调效益正在逐步提升;(3)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系统与美丽中国系统协同发展功效持续增强,耦合协调度将从中级协调跨入良好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天然的互补性决定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必然性,探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对两大产业发展的潜力以及第三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的分析,运用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广州2007-2013年数据对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和协调水平在不断提高。并进一步完善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进行结构解析。收集2000—2013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及子系统的有序度进行准确测度,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的总体趋势是动态上升,但平均协同度不高;技术转移子系统是其协同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2)技术转移子系统的波动主要是由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序变量的不协调导致。(3)在技术引进序变量的构成中,五大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所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有示范基地的省份的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优于没有示范基地的省份,基本上体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接着从文化在科技研究活动方面的成果和科技在文化方面的成果统计视角分析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程度,又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对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文化与科技整体融合度不高,且技术融合度要弱于市场融合度。进一步对融合度进行分类,并在测算分析基础上对加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文化服务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使信息服务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成为必然,也催生了新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文章为探索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关系,构建了耦合评价模型,对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处于相对较低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机制,提升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内部行业、三产中其他行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文化创意产业与三产中其他行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但其内部发展不平衡。旅游、休闲娱乐对GDP影响最大,文化艺术和设计服务与GDP有较高关联,但这3个行业占GDP比重偏低;广告会展与GDP关联较小,但占GDP比重较高,发展比较充分;艺术品交易与GDP关联最小,占GDP比重最低,提升空间较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行业都有较高关联。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对2000-2016年间七类细分制造行业的耦合协调度测评发现,化学、医疗设备行业已达到中级协调水平,而纺织、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仍处于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进程对七类行业的协同程度提升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分别仅对纺织、化学、医药、医疗设备四类行业和化学、医疗设备两类行业的协同程度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