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影响编辑出版现代化实践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对编辑出版现代化基本概念的商榷>一文中,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概念作过详尽的探讨.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编辑出版主体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运用到编辑出版领域,作用于编辑出版客体,从而不断提高编辑出版技术水平的一个动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和《出版文化史论》的评介,着重阐述了中国出版史的起源和分期问题,提出中国出版丈化史分为刻写出版、印刷出版和电子出版三个阶段的观点,并指出,将出版文化的内容审选组合,编制成可供储存和传播的符号媒介,主要靠编辑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3.
方静 《东南传播》2011,(3):97-99
编辑出版美学综合了编辑出版学和美学两门学科的特质,使得其整体学科定位较为尴尬.编辑出版学偏重于技术层面,可归入社会学科,而美学则侧重人文关怀,属人文学科.两个学科的结合因为更多地借鉴和应用了美学理论来总结和提升本学科的精神追求,编辑出版美学可定为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4.
编辑出版学学科定位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全 《现代传播》2005,(4):102-104
本文以高校编辑出版学系(专业)学科定位的探索实践为研究个案,主张把学科教学与科研的方向和结构的定位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编辑出版学学科定位宜分为学科基本定位与学科具体定位两个层面的观点,同时描述了学科教学与科研方向与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并揭示了“两层定位”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编辑出版学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媒介环境意识,媒介偏向意识,媒介推广意识,媒介教育意识.本文试就编辑出版教育的四个方面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佳佳 《编辑学刊》2021,(5):105-110
鲁迅先生向来以文学方面的成就为世人所敬仰,其在编辑与出版方面的贡献世人了解较少,近年来陆续有学者进行探索.文章首先梳理了鲁迅编辑出版的相关研究文献,从自己翻译国外作品并编辑出版、帮助他人出版译文、自编外国翻译文学作品并将其收纳成册结集出版等三个方面探究了其主要的编辑出版和翻译活动,然后剖析了其独特的编辑出版和翻译思想,最后总结了这些宝贵精神遗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多媒体技术与电子出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扬  刘清海 《编辑学报》1998,10(4):209-211
介绍多媒体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及其在编辑出版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全文分四个方面:(1)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发展应用;(2)多媒体技术及其对信息管理(包括编辑出版)的影响:(3)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辑与创作特点;(4)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创立新的高校学报模式:横向联合办专业学报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观城 《编辑学报》1991,3(4):228-232
从1919年第一本高校学报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在不算短暂的岁月里,高校学报虽然几经波折,但毕竟在成长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模式—“校自为战”的东方型的传统模式,即以一所高校为依托,从一所高校内筹措资金、配备人力、提供条件、组织稿源,以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作为高校学报办刊的主要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浪潮的冲击,这种传统的模式开始受到挑战,人们开始思考:这种传统模式应不应该改?可不可以改?如何改?笔者不揣浅陋,试提出如下管见,就教于学报界同仁。  相似文献   

10.
京道 《编辑之友》1989,(4):21-23
“挖掘”与“引进”是少数民族科技图书编辑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问题。所谓“挖掘”,是指整理、总结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财富;所谓“引进”,是指吸收和普及兄弟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先进科学文化为本民族所用。一、挖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科技图书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民族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着生产活动和生存斗争,从而积累了各不相同的、适应和改造本地大自然的生产技巧和生活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虽然常局限于特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进步对编辑学研究的若干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燕  赵藏赏 《编辑学报》1999,11(2):65-67
论述了信息技术进步对编辑学研究的影响,包括对研究方法的创新、对传统编辑学理论的某些突破、基础研究与教育的关系、以及研究成果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并对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一本书主义”,如今难得有人提起;“一本书运动”则是本人的杜撰,拿来和各位编辑出版同人讨论。  相似文献   

13.
面向知识经济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舒干  吴智勇 《编辑学报》1999,11(3):157-158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 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对于主要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来说无疑是挑战, 也是机遇。一是要正确理解知识经济里的科学技术知识 ( 信息) , 因为它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需要的知识 ( 信息) ; 二是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应转移到面向知识经济上来, 以适应和推动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三是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发展阶段,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就是要做好与知识经济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 信息) 的创造、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因此,总结、回顾俄罗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办学历史,比较研究俄中两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有助于发现我国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促进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彭圣浩 《编辑学报》1999,11(4):206-208
为了提高期刊质量 ,建筑技术杂志社自 1998年第 1期开始举办了读者有奖挑错活动 ,每期公布勘误表。经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 ,期刊差错率下降了 5 0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 ,提高了编辑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健全了编辑出版管理工作 ,提高了作者供稿质量 ,调动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7.
李云 《兰台世界》2009,(11):66-67
本文论述了当代类书必须在类书编撰的目的与功能、内容与体系以及载体三个方面实现转换与创新,同时提出了当代类书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出版人才与编辑出版教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23日头版头条刊登了《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一文。文中指出,当前的中国出版业对编辑出版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在表示“求贤若渴”。但是,当前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却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出版社不爱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文章提出,为什么“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没有分享到做大了的“奶酪”,这样的尴尬究竟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个问题值得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当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2003年5月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部分学生在肖东发教授主持下,针对这一问题,在网络论坛上开展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参与讨论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有见地的观点,对于认识当前编辑出版教育的诸多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下面择要发表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党刊面对换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