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捷 《教育科学》2006,22(1):57-59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处于一种浅表的状态。培养教师教育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践智慧,深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联,营造教师教育研究的人文和科学氛围。教育叙事可以为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方式,从而为培养教师教育研究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师的培养是成功实施全纳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其中教师教育模式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在美国全纳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依据合作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分离型培养模式、一体化培养模式、融合型培养模式三种全纳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美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为我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是俄罗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的重要任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普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学校教师以及从事与这些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工作者。教师教育一是要促进未来教师个人的社会性发展,对教师进行基础性文化培养、道德培养和公民意识培养;二是要促进教师在职业领域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其教育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育实践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职前教师能否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出实践取向的理念为职前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分析职前教师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构,从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监控、职前教师培养队伍的加强和展现平台的提供等方面来探讨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重构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新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笔者从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中解析出教师胜任力一级指标,从工作分析调查确定教师胜任力二、三级指标,并依此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丰富了教育潜件建设的内涵,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师范生培养规划提供参考,为教师岗位招聘和绩效考核提供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灵  宫君美 《教育探索》2011,(9):153-155
韩国教师教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完成了转型,实行了教师培养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一体化,即通过教师教育专业化、提供多样化的师资培训项目、严格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和教师录用制度等,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学习和借鉴韩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经验,对于提升和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实践,对我国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建立和出台我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为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养与培训、教师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奠定基础;研制中小学教师培养机构的资质标准和培养课程标准;建立教师培养的认证评估制度;对小学教师实行综合化培养;改革和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国家教师培训的指导性规范。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教育创新,因为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本文从教师自身、教师教育、环境与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处于一种浅表的状态。培养教师教育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践智慧,深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联,营造教师教育研究的人文和科学氛围。教育叙事可以为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方式,从而为培养教师教育研究提供契机。”结合目前中小学教师科研的现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握这一点,从中小学教师学会做研究方面来讲,教育叙事的出现的确是个不小的惊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卓越教师系列政策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支撑,开创了教育的新局面,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培养卓越教师,构建教师教育品质保证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政策选择。卓越教师培养政策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的教师教育,具有自身的制度逻辑和发展脉络。政策指引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外部保证;机制创新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内部保证。为保证教师教育品质,应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多元协同、内外兼修的教师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芬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具有如下特色:设置专门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重视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规范的职教教师任职资格和准入制度及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建立独立、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评估制度.这些都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渠道、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训方式、教师继续教育、教师教育评估等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成就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积累了中国自己的经验.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建设、制度保障、培养质量、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率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教育体系由弱到强,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培养培训分离走向一体化,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逐步提升教师教育办学层次.同时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建设的探索,教师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在教育事业新的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医生与教师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具有相似性,因此有必要借鉴医生的专业培养过程提升教师的专业性。职前教师和医生在培养时间、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见习与实习、职业资格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为职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需要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应用案例教学方式,改革综合性大学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各国的"国际文凭教师证书"(IBEC)大学与国际文凭组织之间合作,通过提供IB教师证书项目,把IB培养全球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者及其十大教育目标融入教师培养项目,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世界各地的IB职前或者在职教师接受质量基本一致的IB教师培育,同时又鼓励各大学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师培养基础,形成既能体现IB的国际教育理念,也能在各国教师教育中有机生长的教师培养系统。IB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全球教师合作关系网络、丰富的证书项目类型和模式以及双导师制是IBEC大学教师培养体系的鲜明特色。这一教师证书培养体系对我国教师认证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汲取相关经验促进教师教育国际化,从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着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教育综合改革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培养质量高低影响着教育全面的发展。教育综合改革倡导的整体联动、上下协同的教师培养模式已逐步成为教师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对协同创新理念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教育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创建全方位协同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教师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林 《当代教师教育》2019,12(1):66-72,85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是在大学化教师教育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教师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本文基于对学科、学科专业、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等概念的辨析,明确了教师教育学科内部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关系。同时,结合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中学科知识体系尚未明确、学科专业建制尚未完备、学科专业与教师培养未有效衔接等现实问题和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方向,以期对未来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就是在终身教育这一思潮的指导下,并按照教育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对教师进行系统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性的、可持续性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在对新教师的职前培养上,加拿大以其科学严谨、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独到的经验措施,强有力地推动着本国教师专业的发展,也为他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综合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各国教师教育的重要力量。为保证教师培养质量,首尔大学教育学院在教育理念、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体现出独有的特色,为韩国培养优质的师资队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可对我国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成为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为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激励机制,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职前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探索其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多元模式、全阶段学习、分科分类的思想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建构,以期能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