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自由职业者,从表面上看在中国似乎是一个产生于现代的流行词汇,不像来自于近代历史语境中的历史名词。其实,“自由职业者”和“自由职业团体”的称呼,在民国时期的报刊和官方文件中均已频繁出现,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词汇。所谓自由职业者,在民国时期主要是指需要通过专门的考试,取得资格后得以从事专门职业的人,范围包括律师、医师、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教师、记者等。由于这些人共有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技能,所以也有学者称之为近代中国的专业群体。如所周知,社会群体不仅在社会学研究中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而且在历…  相似文献   

2.
1921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民国时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教育团体,下设32个专门委员会,历史教育委员会即是其一,该委员会是最早专门研究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民间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3.
所谓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并非现在泛指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而是有着特定的时间和范围限制;它不是当今研究者想当然式的自我概括而成,而是在民国时期即已有之,因而完全是一个"原生态"的历史概念。研究近代中国的自由职业者群体,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不乏现实借鉴意义。要在现有基础上推动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向纵深发展,除了在挖掘相关原始资料上苦下功夫,需要对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兴起原因及其初步发展,对其职业观念、职制建构、职业活动、社会活动、政治参与、生活样态、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发掘,并进一步讨论作为整体性的自由职业者群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变化、国家—社会关系演进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1·1关于词汇的范围问题,高名凯先生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版的陆通语言学》中就曾提出并讨论过,但他反对“拿数目字去回答词汇的范围问题”,认为“词汇的范围是很难规定的”,因为语言的词汇几乎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在这种情形之下,要确定一个够用的词汇的数目,以至确定一个语言的词汇的数量和范围是很困难的”“尔后几十年中,我国有关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论著,很少见到专门讨论词汇的范围限定问题。2·l九十年代初,多年从事汉语词汇学研究工作的刘叔新先生独辟跟经,运用描写主义语言学的思想和方法,出版了《汉语描写词汇学》一…  相似文献   

5.
邵阳方言“把”是一个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非常丰富的高频词,集“给予”、“被动”和“处置”于一身,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从历时角度探求了"专门"词汇化及多元语法化路径和过程,并探讨了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最初,"专门"连用有两种结构类型:定中结构与述宾结构。到了唐代,"专门"出现了两条演变路径,一是定中结构的"专门"出现在名词前面修饰语的位置上,一是述宾结构的"专门"出现在动词前面状语的位置上。由此,"专门"形成了多元语法化路径。到了宋代及明清时期,"专门"进一步词汇化和语法化,形成了"专门+NP"结构和"专门+VP"结构。到了民国时期,"专门"彻底完成了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专门"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包括语法位置的改变、使用频率和重新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一个开放系统,词汇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一个终生的认知过程。许多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正确的引导,结合教学大纲,采用词汇记忆法教学,鼓励学生先“泛”后“精”、以“泛”促“精”,使词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复兴历史教科书》是中等教育研究专家徐映川于1933年7月依据新课程标准编以供高小学生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就现在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而言,我们都觉得这是一本在作业设计方面有着鲜明特色的历史教科书,体现了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复兴教科书》的作业设计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之前有“问题设计”,课之后有“习题设计”,而尤为可圈可点的则是课之后的“习题设计”。  相似文献   

9.
我到外文书店买书,听到两位顾客在议论:“我想买本《〈新概念英语〉词汇手册》,你看如何?”“书上那么多单词,又零碎,背得我眼花缭乱。我还专门把生词抄在一个小本上,没事就背背。”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是海南文化历史上变化最为多端的一个时代,是从“古代”向“现代”迈进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时代。文章主要探讨行政建置的变化、华侨文化的作用、近代文化的传入和殖民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在这一时期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太郡宝卷》编成于清末民国时期,现仍宣讲于江苏张家港市杨舍地区的“佛会”活动中,它在“五通神”转化为“本堂”神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去邪返正、重塑信仰的联结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一是指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另一个是指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 语法教学的误区表现在语法教学周期过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针对以上的教学误区,着重解决词汇和语法的巧学、巧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巧学和自学。 一、词汇、语法、阅读三…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浩瀚的英语词汇中,有一个大家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有关动物的词汇。这些词汇受到动物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以及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影响,因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这就使得动物词汇的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 “视野”(Horizon)在哲学解释学中常被用来描述理解的形成过程,其含义十分广泛。它借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汇“地平线”,寓示理解的起点,这形成了理解的视野或角度,表明理解向着未知与开放的可能性前景,以及潜隐于理解的起点背后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美眉”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无疑都是时下最为流行的时髦词汇之一,按其字面意思理解是“美丽的眉毛”,现在被用以专指漂亮的女性。殊不知,“美眉”一词,在古代却曾是专门用来称呼美男子的,而其指代上的转变,更包含着一段充满趣味的历史佳话。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教师的“我们”从历史中走来,在时代中延展,是历史逻辑和时代逻辑的统一。从历史来看,从教者和为人师者的专门称谓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称孔子为“夫子”,称荀子为“老师”,教导国君或储君的人可被称为“师”“傅”“保”。可见,“教师”并不是一个天然的称谓,“教”和“师”二者的结合是历史产物。首先,“教”与“师”各有侧重。《说文解字》中“教”的解析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是一个政教意义上的“以上率下”;“师”在荀子的理论体系中,是人之“化性起伪”的关键角色,“今之人性恶,必待师法然后正”。所以,  相似文献   

17.
在经历了“黄”的神圣威仪和“红”的躁动喧嚣之后,汉语词汇开始进入了一个“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时代。语言中“绿色”的扩张,是对自然界绿色缺失的一种全球化的文化共识与理性呼唤。当今,“绿”意思和用法无法简单地用“颜色义”来解释。因此,我们考虑重新划分“绿”的义位。绿色词义的升华、绿色词汇的扩展、绿色词汇的更新与充实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在语言和言语规范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和加强。  相似文献   

18.
词义始终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研究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是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抱朴子》复音词词义的发展概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为词汇交的研究提供点滴参考。《抱朴子》成书于东晋初年,在词汇史上,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因此,《抱朴子》复音词在词义方面.既有对上古的继承性又有其自己的发展演变特点。一、承古《抱朴子》夏音词绝大部分是从上古汉语继承来的。如:弥纶、包罗、统括义①《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内·释滞》“九圣共成赔经》足以弥组阴阳,不可夏加也。”《内…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1,(2):48-48
“美眉”——这个词你应该不陌生吧?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这都是个非常时髦的词汇,被用以专指漂亮女生。殊不知,“美眉”一词,在古代却曾是专门用来称呼美男子的,而其指代上的转变,更包含着一段充满趣味的历史佳话。  相似文献   

20.
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认为在理解古代作品中的词语时须树立历史的观点,他指出:“语言中的词汇和词义都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此,训诂学不能满足于对词汇和词义作静态的、共时的描写,还要对词汇和词义进行动态的、历时的考辨和分析……由于缺乏历史观点,许多注解家往往用词的今义去代替词的古义,以致误解了原。”语教材的编在注解言词语时大体上秉承了历史的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