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琰的《悲愤诗》情感真挚,动人心弦;继承了汉乐府叙事和写实的传统,具有高度的开创性和艺术性;她的诗展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她用她的悲愤反映了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悲痛,她的诗有着深刻的独特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
诗人林徽因是一个被非诗的言说遮蔽了的模糊形象,但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真实历史中,她却是一个极具个人特点的现代女性诗人。在较为狭窄的个人生活空间里,她的诗歌在取材上表现出了在基本单一中却相对多样的特点,在艺术上则较为注意通过理性沉思和一些技巧方法对情感进行控制,于充分的主体加工中深化诗歌的审美内涵。依据诗人的才情,她本来极有可能超越自己而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诗人,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她身上种种的可能和潜力最后并没有演化成一种具体的事实。其诗的写作较多典雅规范的古典意味,个人性的创造则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3.
朱淑真是宋代的著名女作家,她的词虽然没她的诗那么引人瞩目,但也是"清新婉丽,蓄思含情"的佳作。尤其善于运用委婉细腻的手法,表现诗人作为女性的内心世界。本文从她词中女性丰富细腻感情为切入点,探究了她在词创作中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浩茫的宇宙中,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小小的行星,但对于“地球人”来说,她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给人类展现了缤纷丽彩的世界,衍化、繁育、生长出众多的国家、神奇的景观、历史悠久而又各具特色的城市。世界美丽而壮阔,孕育着诗情、诗思与诗美。1997年,一生追求真、善、美的诗人王一批飞遍了我们的地球世界,他洋溢着“星马旅情”,实现了“佛国神游”,“飞越欧罗巴”,“踏足俄罗斯”,“穿梭北美洲”,在紧张繁忙的旅游生活中,挥笔写下了132首诗歌,展现出一个又一个缤纷丽彩的“诗世界”。在《<王一桃诗世界>咱序》中,诗人…  相似文献   

5.
诗魂论     
诗,当有灵魂。 事实是,尽管写诗人比读诗人还要多,而我们却被那些没有灵魂的诗所围困。 我便常常想到康德的批评: “某些艺术作品,虽然从鉴赏力的角度来看,是无可指责的,然而却没有灵魂。一首诗,可以写得十分漂亮而又优雅,但却没有灵魂。一篇叙事作品,可以写得精确而又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文学史上 ,郁达夫以小说而蜚声文坛 ,至于他的诗却鲜为人知 ,但是他的诗远胜于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三首拜谒岳坟诗 ,痛惜岳飞的不幸遭遇 ,借古讽今指斥时弊 ,抒发了诗人抗日爱国的满腔热忱 ,可谓郁达夫诗歌中的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当代女诗人李潮蕴在东北诗坛非常活跃,诗人以其旺盛的创作力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她的诗歌唯美深奥又蕴含丰富的生活底蕴,作为女性诗人她在诗歌视域和意象选择上都做到了性别的突破,从而使诗歌作品产生了一定的超越性和丰富性.作为知识分子,她的创作又能沉于民间,作品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忧患意识.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作品不仅有"小我"的呢喃,还有深邃的哲学追问,其诗作以一种回归诗本身、诗本真的文化立场和人本立场来表达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思辨与感性体认,为中国当代新诗写作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象,深受中国文人诗者的宠爱。本文着重讨论了"月"的几种象征意蕴,分析了中国文人诗者对她情有独钟的深层原因,以便于更好地赏析中国古典诗文。  相似文献   

9.
《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代表作。然而,笔者在对这首诗进行深入阅读后却发现这首诗有着永恒、爱、死亡相互交织的多重主题。本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反讽来揭示这首诗深刻而丰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唐代孟綮在《本事诗》中曾记载了骆宾王于灵隐寺为宋之问续诗一事,对此,古今许多人都认为不可信,但他们所持的理由却大都站不住脚,因此骆宾王灵隐续诗极有可能。  相似文献   

11.
晴雯在大观园里是公认的最风流灵巧能干的丫头,深得贾母和宝玉的赏识,但也就是这个丫头,最后却红颜薄命。在对待宝玉的感情上,她有做妾的心理,但却没有理性的思考和打算;她口直心快、言语刻薄、出言锋利;她抓尖要强、逞强好胜。终至带来深层的伤感于心,被人嫉恨以致精神世界分外孤独。正由于这些,晴雯最后陨落了,她的悲剧并非像一些学者浅层次认为的那样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害了她,而是她的自我审视意识的缺失造成的,若她能稍稍地自我反省一下,她也不致于那么快的像一朵芙蓉花般早早的凋零了,这正是她生命的极大悲剧!  相似文献   

12.
狄金森是对美国诗歌有重大影响的女诗人。她在独特的写作风格描写诗人们很少触及的诸如死亡这样的主题。在她的诗中,死亡就是永生。而狄金森对待死亡的态度,缘于她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和个人经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波眠是生长在甘肃陇南地区的一位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波眠的乡土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表现了与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同体共命的感情。“倾诉与呼唤”是波眠乡土诗的主旋律。在艺术上 ,波眠的诗表现为特色鲜明的乡村事象与独特生命体验的同构谐生 ;同时 ,波眠的诗是凝重的 ,但一些诗在凝重中却又给人以孩子般的天真与清纯  相似文献   

14.
何亚涛 《阅读》2013,(27):18-20
阅读导引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从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她写下了这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寄母亲》。让我们一边诵读,一边跟随她的纸船,悄悄地驶进她心灵的港湾。  相似文献   

15.
英美诗从它的表层结构,即格律、音韵来看,和中国古典诗词很不相同;但从它的深层结构,即题材、意境、形象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来看,却和后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的英美诗,翻译成文言诗,如果译笔高超,简直同我国古典诗词无大差别。这种现象大概可以用诗歌的共性来解释吧。外国诗当然以译成白话诗为宜,但有一些译成文言诗也不逊色。如斐多菲的一首译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却意外地成了超过所有白话译文的夺魁精品。我在下面也试着用文言文翻译几首英美诗,目的在于和一些中国古典诗词作比较,供读者鉴尝玩味。我们知道,男女间的生离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题材,而眼泪则往往是  相似文献   

16.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十分注意古诗教学,她教得活,教得巧,例如《望庐山瀑布》,她只花了十分钟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们来看实录作评析,从中获取教益。师: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学生争着背诵,积极性很高。背了《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相似文献   

17.
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声绘色,脍炙人口.我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就能背诵它,但读完了大学中文系之后,却仍然对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有两处不解之疑.一是诗人“愁”的含意是什么,或者说“愁”从何来.许多诗家、研究家的解释都不能自圆其说.诸如——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诗僧与僧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僧与诗人,双向渗透交互影响,是佛、儒相融的必然结果。诗为禅找到了一种表达的方式;而禅却对诗人的艺术思维、生活方式、作品风格等,发生了极深远的影响。以禅入诗,大致有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浅到深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爱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坛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的诗语言简洁,风格独特。代表诗作之一《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韵律节奏,前三节是8—6—8—6格式,到了第四节,格式却变为6—8—6—8格式;词汇句法,口语词汇与典雅庄重的抽象词汇并列出现,以及用偏离常规的句法来表现主题和诗人的矛盾心理;语符形式,诗歌没有标题、词汇大写、用充满歧义的破折号等。这一切,展示出诗人对死亡的哲学思考,彰显出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这是诗人栾纪曾的第7本诗集。诗人告诉我,他本是学理工的,又喜欢天文,对飞蝶、外星人也很有兴趣,却走上了诗人之路。这实在是一个谜。也许诗心就是这样,不论休学什么专业,走过什么样的生活道路,爱诗的人便总难以抗拒诗的牵引,条条大路通向诗,荒山野岭与繁华闹市都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