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专题说明近三年中考常见的方案设计型问题主要有设计最佳方案、设计测量方案、设计图案三种类型.其中,设计最佳方案的问题是重点.复习设计最佳方案的问题时,要重点关注确定设计方案所使用的数学模型.分析近几年的中考题,我们发现设计最佳方案常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三种:(1)构建不等式(组),利用不等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第三册(必修 选修)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方案的设计”,教材重点讨论了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全面介绍了一个完整实验方案所包括的要素(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和实验结果处理).显然,教材例题的“教学”功能还远远不局限于此,下面通过对这则例题的延伸和创新改编,探讨如何挖掘教材例题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贴近生活关注热点的应用性试题逐年增多,其中不少是有关方案的问题.例如设计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判断方案是否合理,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等等。这些重点考查了运用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救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活即数学”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本以2004年的中考试题为例,谈谈确定最佳方案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达到“减负”和“提质增效”的理想效果,教育者应十分关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全面规划、审慎思考,确保课堂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从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化课后的分层辅导、注重作业的设计优化这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文章重点从这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提质增效”的方法与实践进行分析论述,希望可以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5.
所谓“三体”就是指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有三个物体.一直以来,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三体”问题更是其中的难点.“三体”问题一旦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一般是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其难度系数是不言而喻的.解读“三体”问题的特点和规律,透析“三体”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是高考第二轮复习的一大重点.本文拟对几例“三体”问题进行归类剖析,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例题 现有“PZ110-100”、“PZ110-40”、“PZ110-25”的电灯各一盏,把它们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压上,要使三盏灯都能正常发光,设有各种电阻可供选择,试设计最佳的组合的方案.并画出所采用的电路图,求出所选择电阻的阻值及其消耗的电功率。  相似文献   

7.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古典概率、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等.重点考查两种事件之间概率的运算,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本文仅从运算角度看概率问题,举例(2004年高考题)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媒体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多媒体的审美设计就逐渐成为制约政治理论课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使多媒体教学模式真正成为政治理论课的最佳表现形式,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政治理论课多媒体的审美设计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华 《中学理科》2007,(5):6-96
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书育人”,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因此新课改下班主任工作就是围绕“教书育人”开展.笔者认为下面几点应该是值得班主任关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谭志先 《广西教育》2005,(1B):27-27
2005年的高考相信将继续坚持三个“有助于”的原则.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呢?笔者建议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三难”:起笔难、组材难、表达难。针对这“三难”,我指导学生从“小”“真”“想”三方面入手进行写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专业化日臻成熟的教师。要蛹破三层茧缚.羽化一种“蝶”境。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试卷中的固定题型.近几年来试题中渗透了一些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应用性热点试题,将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社会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中考试题的一个新趋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这类应用题的教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人就中考数学热点应用题的特点、求解步骤、题型作一浅述,供同仁参考.一、中考数学热点应用题的特点1.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型设计的渗透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销售年利率问题”、“‘选最佳方案问题”、“买卖问题”.通过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  相似文献   

14.
章阐述了高校乐理教学中“调式”“调性”“调号”“调”的特性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寻找出对大学生比较实惠而形象的解释方法,设计出最佳方案,使学生思路清晰,起到“兴一反三,融汇贯通,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透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切入点.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个别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即以“问题设计——学习方案、研究方案的设计——构建学习场”为基本理论框架.倡导在真实问题的情景中去解决真实的问题和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以问题为导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个别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模式.并对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多体重复作用”的物理问题是指两个物体甚至多个物体交替“作用”的问题.解题通常要引入“n”.由于多体重复作用问题可以设计出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等中学物理中的重点内容容纳进去,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落实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能力要求.因此,这类问题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下面谈谈这类问题的通常解法.  相似文献   

17.
盛云生 《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26-26,80
本文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为例,从科学设计课堂问题和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两个方面进行专题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原理.探究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案.分析方案的优缺点。对于关键的加速度测量启发学生合理运用转化思想,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8.
理解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这几个类似但又有区别的物理量。这对于学好交流电的有关知识.解答交流电相关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下面通过例题分别对这几个物理量加以解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般的教研形式往往存在“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缺乏互动交流、研讨味不浓”等局限性。为了突破这些局限,我们设计了一种“问课一剖课一辩课”的课例教研形式。这种教研形式的基本程序与主要任务有:研讨主题与素材的确定;听者问课与授者答课;行家剖课引出研讨问题;通过辩课交流提出整改方案。该教研方式能够使研讨信息由“单向性”变为“互动性”,使评课行家由“评判者”变为“指引者”,使活动人员由“参与者”变为“研讨者”,从而提高研讨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1.“三讲”、“三不讲”。明确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学生的现有基础.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课程设计的生长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在课程设计中,要构建“三讲”、“三不讲”的有效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三讲”指讲重点、难点、盲点;“三不讲”指学生已经知道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