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师资队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观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依赖于相应的机制体系和良好的综合环境,要重视树立团队意识、优化人才环境,营造宽松自由、相互促进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代友伟 《甘肃教育》2022,(17):58-61
目前,国际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社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提高人才素质,必须提高各阶段学校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文章针对新时期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刚 《江西教育》2006,(10):4-5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理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超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优势。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升靠的是教育,只有教育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才能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教育兴,民族兴。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民族的发展.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论新时期高校师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进入瞬息万变的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担负着培养新型人才,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神圣使命。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教育新文化理论的提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次提升。随着教育新文化等教育理念被广大的校长所接纳,学校的系统文化建设已被提到了学校的日程上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围力的加强,社会对学校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的竞争,看似技术和人才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的文化理念、育人取向的竞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师德是教师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师德建设的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重视知识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切民族生死攸关的大问题。知识经济使一个国家的成功 ,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她的科技水准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知识经济使“教育成为立国之本”。未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竞争将导致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 ,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是教师之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建设就是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重铸师魂和提高师能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 ,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是…  相似文献   

8.
一、新形势下教育目标解读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分析了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各教育先进国家的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后 ,市场由国内推向了国际。预言家们都认为 ,以后的竞争 ,不是商品的竞争 ,而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从哪里来?就是要靠教育进行精心的培养。笔者认为人才的培养 ,应分为三类。即世界级和国家级科技拔尖人才、国家高层建设人才、地方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陈福华 《时代教育》2010,(5):219-220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是人才.学校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桥头堡,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重要力量.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未来培养.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保持旺盛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邓小平最关心的是人才问题,而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的优劣。因此邓小平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是教师队伍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这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国家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教育;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师德。师德的提高,不但靠师德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更要靠教师从思想源头上加强理论修养以提高对师德的认识。而儒学精神对此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导——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要培养造就建设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4.
陈平 《考试周刊》2007,(15):78-80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本质是教育的竞争,如何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建设一支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数量适度、质量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在省内外的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是振兴我院教育的希望,是我院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院工作中的永恒主题。作为“授健身强体之知识,铸健康强壮之体魄”的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体育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素质,方能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事业需要人才来开创,事业发展又造就了人才。湛江卫生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近几年来,学校用战略的眼光实施人才工程,解决了学校建设的主体力量问题,保证了学校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一、树立“人才兴校”的战略思想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队伍的竞争。学校  相似文献   

16.
直面WTO、中国教育的机遇和挑战,迎面而来的是人才的激烈竞争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于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实验教学,如何应付?入世后,教育结构、学科结构、人才需求数量结构的调整变化,实验室体制建设和改革如何中变化?本文就此问题归纳了一些经验和看法,供商讨。  相似文献   

17.
师德、“德性本位”与教育观念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他们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既是学校改革发展和培养人才的主体力量,又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教育竞争的关键是教师人才和教育技术的竞争,建设一支能掌握和应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采取各种形式,创造必要条件,迅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声音     
高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革命酝酿新的突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巩固和增强香港竞争力,还是促进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发展和提升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国际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为之而努力奋斗。一、认清现状,找准原因,增强建设教师队伍的针对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地方教师的物质待遇相对偏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部分教师不安心工作,无心教书。于是有的从事第二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