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箭锋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F0002-F0002
2007年3月13~14日,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协作组组长单位组织专家对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实地评估考察。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整体情况汇报,对研究生院、能源学院和资料档案馆等进行实地考察,系统查阅该领域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及管理等方面的材料,并分别召开任课教师、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代表座谈会后,对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与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专家组就如何进一步确保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领域的工程项士研究生类人才的培养为例,探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技术手段等若干问题。提出了针对培养该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灵活式、开放式办学等的几点建议。这些思考与建议同样对我国其它类别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工程硕士起步晚,规模少,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践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根据教育部关于工程硕士培养的总目标,我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资源,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初步探索,在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征、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选题等各方面都有了足够的认识,发现了实践中遇到的影响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我校新一轮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工程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其“工程”特色,在充分体现工程背景、工程要求基础上,合理地构筑知识结构、设置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5.
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下文简称工程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必须改变传统培养观念。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培养环节进行了充分探讨,力求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多样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选好学位论文课题,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工程硕士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如何选择论文课题?是工程硕士所在企业和培养单位共同关心和培养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我校在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中作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下面谈点初浅认识。一、工程...  相似文献   

8.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佼佼者,在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有其独到之处。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院与科尔曼·冯工程领导研究所联合开设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未来工程的领导者为导向,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申请、课程设置、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鲜明的特色体系,对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文件精神,我校于今年6月间,自选自拍了学校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例及优秀人物事迹录像。在拍摄的过程中,对工程硕士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工程硕士涵盖了34个工程领域,每个工程领域覆盖至少两个学科,是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  相似文献   

10.
工程硕士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规模、招生对象等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新见解 ;探讨分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的关系 ,提出了该专业学位应该得到相应政策和人事制度的保证 ,以及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要与国际上工程师考试和注册师制度相适应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发展高等工程教育 培养更多合格的工程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2000年第6期发表两篇文章:“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和认识”和“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探讨”,读后深受启发。我国开展“在职人员申请工程硕士学位”工作,高等工程教育开始培养“工程硕士”,是很有意义的。两篇文章中讲了工程硕士培养的成绩,也提出工程硕士培养中的问题:①师资不适应;②工学矛盾;③异地教学;④批量培养能力和柔性培养要求的矛盾。也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工程是领域,有两种科技人才:一是技术科学家,研究有专业、技术导向的科学。一是工程师,有科学基础,能进行技术开发、工…  相似文献   

12.
培养工程硕士 致力科技强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1997」57号文件批准我校可在“仪器仪表工程”、“航天工程”和“电子与信息工程”等三个领域中招收“常规兵器试验与鉴定技术”、“航天测试发射”、“航天测试与控制”及“综合电子战”等四个方向的工程硕士生。这为军队跨世纪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将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一、培养工程硕士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需要一大批人才进行鉴定、验收、监制、改造及维护等工作,这些人才需要有较丰富的与…  相似文献   

13.
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分外部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和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我校在结合多年该领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基础上,针对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从建立前提、关键环节、必要手段、有效途径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框架,以期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校纺织工程硕士点对优质课程设置及建设的要求,针对我校纺织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型纺织工程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增材制造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专业认知程度不深、工程基本能力不强等问题,深入发掘增材制造理念内涵与外延,强化锻炼工程思维与能力,严格夯实基础能力培养,切实提升工程创新能力.提出了"内涵深化—工程思维—基础涵盖—创新提升"的四维培养方法体系,提升该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能力和水平,提升该专业工程硕士的基本能力和工程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其基本经验或许能为其它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其基本经验或许能为其它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多年工程硕士培养的经验分析,提出了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些建议,如选拔高水平导师,严把开题关和中期检查,加强学校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合作促进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等。为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工程硕士涵盖34个工程领域;每个工程领域涵盖至少两个学科,是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 一、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 从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的试点培养到正式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 1984年到1989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校中进行工程类型工学硕士培养试点工作。1989年到1997年进一步推广试点工作,大部分高校加入工程类型工学硕士培养行列.启动工程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能力培养需要对工程硕士课程分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工程发展对工程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在调研基础上,归纳分析出工程硕士教育应侧重获取知识、实践应用、研究创新和沟通组织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能力培养需要,提出分类规划领域基础、技术应用、领域前沿、实用工具和交叉学科五类工程硕士课程,对工程硕士生能力培养发挥支撑作用;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加强各类工程硕士课程建设,对工程硕士生能力培养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