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苏敬勤  林菁菁  张雁鸣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59-1672
创业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资源行动与外部资源情境的匹配问题,随着资源情境的变化,组织资源行动也会发生相应的演化。本研究通过对案例数据的分析和梳理找出影响创业企业资源行动的演化路径及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创业企业的资源行动会经历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阶段性演化过程;(2)企业家精神、外部机会和组织能力是影响企业资源行动演化的主要因素;(3)企业家精神、外部机会和组织能力三种因素的演化推动了企业资源行动从资源拼凑到资源协奏的演进过程。本研究发展了对创业企业资源行动的基本认知;提出了影响企业资源行动演化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完善组织资源理论和指导创业企业的资源行为。  相似文献   

2.
沙亦鹏  叶明海  王玉馨 《科研管理》2006,40(12):262-271
企业家是一个公司的灵魂,其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会影响公司业绩。文章以企业资源视角切入,整合高层阶梯理论、动机不对称理论和企业创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对企业家创新成果的特殊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文章以企业家参与研发的专利作为企业家创新成果的代理变量,利用2011-2014年中国创业板公司企业家参与研发的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创新数量来看,企业家参与研发的发明专利成果会显著提升公司业绩;从创新质量来看,发明专利成果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大于企业家参与研发的外观设计以及实用新型成果的贡献。该结论丰富了企业家创新的相关理论,对新时代培育、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创新创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精神对外部知识能力及网络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伟  聂鸣  李顺才 《科学学研究》2010,28(5):763-768
外部创新网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企业利用网络关系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讨论联盟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包含企业家精神、外部知识保存能力、吸收能力、结构嵌入能力及关系嵌入能力五项要素的理论模型,并以220家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外部知识保存能力和吸收能力对网络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家精神促进外部知识保存能力和吸收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网络能力高低。从提升企业网络能力的角度,对企业家精神及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司企业家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从组织层面研究已创公司保持持续竞争力问题的一个学术领域,该理论独立于企业战略管理,也不同于微观个体层面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对1982-2018年的代表性文献进行梳理,研究主要如下:公司企业家精神概念及内涵的界定;公司企业家精神的评价方法;公司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公司企业家精神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分工和知识流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文章论证了从集群内部学习是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主导途径,继而又指出,集群外部知识资源对于整个集群技术能力的更新和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因而需要集群中企业各级开展外向于集群的技术学习活动。考虑到集群中企业在经济实力和吸收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了学习的分工模式,即集群中的强势企业瞄准集群外部高新知识进行外向型学习,而弱势企业则从这些知识在集群内部的后续扩散中学习,从而形成“外部引进--内部扩散”的良性知识流动,以此推动集群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群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与形成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回顾了企业集群形成的相关文献,假定具有创新精神的当地企业家以及可利用的市场机会两者都极大地影响了集群形成的一般过程,描述了企业集群形成的一般过程各阶段的特征,进而提出集群形成的评价标准:对区域的相对经济贡献、在该产业的市场影响力、集群规模、集群企业的相对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李政毅  尹西明  黄送钦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212-2219
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市场化战略资源,对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探究微观层面上企业家精神和宏观层面上外部创新压力对二者关系的权变影响。本研究利用2016年全国工商联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在实证检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高阶理论出发,探究企业家内在价值观和外部创新压力如何影响二者关系。结果显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投资倾向和研发投资规模,企业家精神和外部创新压力显著正向调节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的关系。这表明政治关联作为市场的互补性战略资源带来的资源效应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企业家对政治关联这一非市场化战略资源的运用既是主动减少创新风险的举措,也是主动应对外部创新压力、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从企业家决策逻辑和高阶理论视角拓展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认知,为企业优化创新战略、加快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优秀企业家能力从何而来?传统研究分别从经济职能视角、特质视角、行为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近来,研究者开始从学习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文章从隐性知识学习的视角,对企业家能力差异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企业家能力包括机会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概念能力和承诺能力。企业家能力主要来源于隐性知识。企业家隐性知识是一个包含了内容、情境和取向的三维立体结构,其形成与企业家创业活动、价值观和认知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隐性知识结构进一步导致了不同的企业家能力以及企业家绩效。  相似文献   

9.
以222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作为对象,对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影响,组织学习是发挥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和完善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和企业绩效理论,指导先进制造业企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222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作为对象,对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影响,组织学习是发挥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和完善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和企业绩效理论,指导先进制造业企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互联网创业的集聚特征与区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互联网+”战略推动下的,互联网创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焦点问题,其空间态势对中国“新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以2000~2014年间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空间基尼系数和负二项回归等方法探讨中国互联网创业的空间集聚和区位选择。研究发现:总体上,近十几年互联网创业快速兴起并伴随着显著的区域差异;空间结构方面,从先发优势、产业地方化等方面解释中国互联网创业空间集聚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在技术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类型行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集聚水平差异,技术性强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趋向于集聚,而市场性强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趋向于分散;从区位选择看,负二项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互联网创业公司空间区位与风险资本、专业人才、服务业经济水平等方面要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创业平台和技术创业型企业是原创技术孵化的关键主体,其共生关系的形成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聚焦于创业平台对技术创业型企业的单向资源供给,或内部资源整合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资源共生对提高孵化效率、实现价值共创的关键作用。鉴于此,选取Y Combinator、创新工场、概念证明中心进行案例研究,剖析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的共生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表现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螺旋上升的共生演化过程;(2)多元化资源收益驱动创业平台与技术创业型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其中技术资源收益促使创业平台打破局限于经济收益的互惠共生,步入技术资源拼凑的偏利共生;(3)构建横向创业链和纵向创业链是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形成寄生、偏利共生、基于经济收益互惠共生关系的实现路径;创业平台拼凑共生资源、协奏形成资源结构化,并嵌入横、纵创业链集成创业网络,最终实现网络资源获取的互惠共生。研究结论明确了共生资源收益和创业链构建、资源整合对驱动和实现共生演化的关键作用,为形成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的互惠共生,促进创业平台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化,实现价值共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田晓明  蒋丽  蒋勤峰 《科研管理》2013,34(8):98-105
以往研究表明创业策略对组织绩效有积极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却并不明确。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探讨创业策略和组织绩效之间的中介因素:经营能力和社会交往。对36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创业策略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经营能力在竞争策略和组织绩效间起中介作用,社会交往在社区策略和组织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创业策略对组织绩效产生作用的中间过程,研究结论能够为创业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珂  苏宏宇  宋琦 《科学学研究》2012,30(5):793-800
科学与产业合作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大大激励了创业型科研组织的发展。借鉴当前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联盟能力理论,提出合作创新能力概念,并以创业型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管理的视角出发,将合作创新能力的内部构成和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统一到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性的过程中,构建了创业型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理论探讨,将具体的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行为抽象为其背后的合作创新能力研究,不仅是融合战略管理和科研管理的有益尝试,更是对创业型科研组织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决策逻辑在认知层面影响创业者在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决策,基于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创业决策过程呈现出明显差异。本文阐述了创业者两种决策逻辑的主要差异,从个体、组织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梳理了两种创业决策逻辑的前因变量,探讨了创业决策逻辑对创业、创新和国际化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吕佳  林樾  马鸿佳 《情报科学》2021,39(10):152-157
【目的/意义】目前越来越多学者聚焦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为了明晰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和知识治理之 间的协同效应,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协同模型。【方法/过程】回顾和梳理了创业生态 系统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治理结构,进一步解释了基于不同 创业生态系统类型的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的协同机理。【结果/结论】在创业生态系统初创阶段的主要知识治理结 构为分层治理,系统中各参与主体的交互依赖于核心主体主导的单向知识流动,体现出知识协同演化的特点;在成 熟阶段的主要知识治理结构为关系治理,系统中的核心主体不再具有核心地位,各参与主体基于双向知识流动共 同发挥作用,体现出知识协同与竞争的演化特点。【创新/局限】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 协同模型,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利用实证方法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胡蓓  杨辉  黄蕾 《情报杂志》2012,31(6):202-207
创业人才通过获取特定的资源和信息提升个人创业能力,产业集群内部丰富的资源为创业人才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资源观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可以为构建集群创业人才学习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创业人才学习的四个内容维度结构:自我学习,业务学习,关系管理学习和企业管理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集群共享性资源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共享性资源的三个维度(集体声誉、资源的交换与组合强度以及当地机构的参与程度)对创业人才学习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创业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创业理论的三个演进路径:1)对创业者职能的探讨,从生产组织内部背景到社会经济运行背景的演进;2)对创业者禀赋的探讨,从创业者个性心理特征到其资源禀赋的演进;3)对创业过程的探讨,与传统管理理论的融合与分离.揭示了这三个脉络之间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创业行为本质上是创业者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从而为从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视角展开创业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雯  夏清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2):284-293
 学术型企业家在大学衍生企业的创建与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全国“211工程”大学衍生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实证检验了在学术与产业两种不同环境的支持效应下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驱动机理,并探讨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如何作用于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表现。研究发现: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了环境支持对于创业行为的促进模式,形成了“环境支持→创业感知→创业行为”的创业驱动机制,并且,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对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表现有显著的积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环境支持要素与产业环境支持要素的支持方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创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主题,对建设系统性创业支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以往基于单一要素视角对创业活动的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关注主体互动及其所处环境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运用编码方法进行文献梳理分析,提炼总结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详细论述创业生态系统的当前研究主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界定的系统类型划分与测量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影响以及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演化路径研究。最后,为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从4个方面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清晰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