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改版已成常态 2015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宣布改版,该报于2014年6月、2015年3月已两次改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改版三次,在我国报业改版史上实属罕见.仅仅过了一天,10月13日,广州另一知名报纸《羊城晚报》宣布全新改版,《羊城晚报》上一次改版是2014年元旦.在2015年改版的不止这两家:10月26日《重庆晨报》改版,10月8日《今晚报》改版,8月《三湘都市报》改版,7月《河南商报》改版,6月《都市消费晨报》改版,5月《楚天都市报》改版——该报宣称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大改,3月《北京晚报》改版.  相似文献   

2.
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所著《改版——一位报纸总编辑的手记》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从2003年7月15日~9月2日这50天,是《经济日报》筹划改版的50天。在这段时间里,作者编报之余每天写手记一篇,在对《经济日报》改版林林总总事情的夹叙夹议中,还阐发对于新闻学、传播学的精辟分  相似文献   

3.
符珞珈 《青年记者》2016,(23):85-86
在,新媒体强烈冲击传统媒体的今天,《华西都市报》积极迎接挑战,主动求新求变.2016年1月4日,《华西都市报》全新改版,保留纸媒优势,融合互联网思维,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革新,强化自身竞争力.本文分析《华西都市报》此次改版的特征. “改版致读者”分析 改版当天,《华西都市报》在第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有你在灯亮着——改版致读者》一文,一千多个温情而不失力度的汉字,提纲挈领地指明了改版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新闻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战略的阔整以及网民需求的转变,有必要对网站进行创造性的“变脸”——改版。从新闻网站涎生那一天起,改版似乎就是一种“时尚”,是网站持续吸引网民眼球的一种好办法。然而,如果只是为改版而改版,那就失去了改版的真正意义,纯属赚取吆喝而已,对于网站的长远发展,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 当下,许多多的电视频道为了收视率、收视份额、美誉度与影响力,当然,还有最直接的广告收益而上下求索,频频改版,颇有“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味。可是,在白热化的电视竞争大环境中,观众其实并没有看到太多的新形式与新内容——因为混淆了改版的目的与手段,我们只看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改版“忙与盲”: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1日,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一档全新的新闻、资讯、服务类栏目——《科教时讯》如约与观众见面,开播不到六个月,收视率即节节攀升,并获得业内外人士的认同和好评。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产生这么好的“改版效果”,似乎有些意外,但是稍加思考,却又是在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此次改版,溶入了现代传播理念,有非常明确的改版思路,且有非常强的目的性。与其说是改版,倒不如说是一种传播理念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年末岁初是各家电视台栏目的改版时节。改版的理由千奇百怪,方法千差万别,而类型不外乎两类,笔把它概括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型”和“突然死亡型”。前是在不取消栏目番号的前提下,对节目内容以及结构、形态、主持人、片头等形象识别标志及节目时段、时长等内容进行调整;后是一种极端的改版方式,取消栏目腾出时段让位给其它节目。电视栏目改版如果能够遵循栏目运行的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8.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主办的纯文学双月刊——《百花洲》,于2000年第4期开始改版。改版后的《百花洲》系国内首家女性文学专刊。这份创办于1979年的刊物,历经20余年,有过辉煌历史。在近年来纯文学期刊不景气的状况下毅然改版为女性文学专刊,内容涵盖女性文学创作、女性文学批评及性别文化理论,引人关注。时至今日,《百花洲》改版近两年,笔者撰写此文,力图对其改版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论分析,希冀对纯文学期刊的理性化编辑和市场化探索提供一点启示。一、改刊背景与定位《百花洲》改版为女性文学专刊,是以10余年来女性文学理论尤其是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繁荣作为基础和后盾的。女性文学这个80年代的“星星之  相似文献   

9.
6月16日,"微改版"后的《南方都市报》摆上报亭,成为今年传统媒体"改版潮"中的新一员。从《新京报》到传统门户腾讯网再到《南方都市报》,与前几轮纸媒改版"综合大报化""报网互动化"的"大口吃胖"不同,本轮改版更多的是给自己"瘦身",为用户"转身"——这背后隐含着内容产品的工业化思维。如果工业生产所蕴含的效率性、标准化、用户导向,能帮助传统媒体打破"屡败屡改,屡改屡败"的怪圈,何尝不可一试!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观察     
《南方日报》的发展是与其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紧密相关的。六年间六次改版,每次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成绩。六次改版凸显了《南方日报》怎样的发展思路?其不断调整、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我瘦天下肥"——与曹轲关于〈南方日报〉六次改版的对话》探讨《南方日报》的改版经验和党报改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赵金 《青年记者》2008,(1):39-43
《南方日报》的发展是与其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紧密相关的。六年间六次改版,每次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成绩。六次改版凸显了《南方日报》怎样的发展思路?其不断调整、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我瘦天下肥”——与曹轲关于〈南方日报〉六次改版的对话》探讨《南方日报》的改版经验和党报改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2010年4月开始,主管全美档案工作的美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将其官网——美国国家档案网——的改版列入议事日程,网站的改版工作随之开始。2010年12月13日,面貌一新的网站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李平 《中国广播》2004,(8):60-61
近年来,广播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广播最终产品——节目的改革,各频率一般称其为“节目改版”,几乎是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许多人认为,节目改版就是将节目改头换面,不过,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实际上,节目改版是广播体制和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节目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新闻与写作》2008,(11):64-64
1.编辑您好,我看到《新闻与写作》2009年改版的宣传,请问改版后杂志会有哪些变化? ——北京张立松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的尝试《解放日报》改版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首先是它崭新的版面安排。改版第一天的头版头条,是大字标题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消息。这次会议决定减征公粮4万石,公草1000万斤。这件关系边区百万群众利益的大事,理应放在这样显著的位置,而过去只能摆在三版或四版。从这一天起,整个版面都作了调整:一版——以解放区消息为主的要闻版;二版——陕甘宁边区和国内消息版;三版——国际消息版;四版——综合副刊版。这个安排,一是大大扩大了报道解放区和陕甘宁  相似文献   

16.
报纸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改版是正常的?《报纸改版九问》的作认为,一次改版后的报纸风格最起码要坚持十年。在国内一些频繁改版的媒体看来。这样低的频率未免太缺乏创新精神。创新和坚守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中两的此消彼长最终会产生媒体前进的最佳方向。但究竟是什么促使国内媒体频频“创新”?除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外。媒体创新的随意性常常导致对创新结果的责任感的缺失——反正这次不行还能再改嘛!  相似文献   

17.
“早报午出”、“当天新闻当天看”——《天府早报》(以下简称《早报》)的这一改版口号,不仅道出了《早报》改版的内容,而且说明了其改革的实质——亮出与成都市内其他三家市民报或都市报不一样的出报方式,以午后出报来抢占下午及晚上的阅读市场,并以当天的新闻资讯来满足读者对新闻时效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从4月1日辽宁日报正式改版到现在,已经运行了两个多月。在改版创新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在不断否定中完善自己。今天我从几个方面与大家作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报业竞争的需要,一些地市党报在每年末,都要对报纸进行改版,通过对版面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来不断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不管改版的力度如何,受众市场始终是党报改版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无锡日报这几年改版取得了成功,报纸受到读者欢迎,发行量稳步上升,尤其是自费订阅量上涨幅度更大。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报纸附加值——广告的快速增长。无锡日报的改版理念和思路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大报品位,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2007,(6)
6月15日,由华商报社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华商报》改版十周年系列图书面世。据悉,这一套三本的图书是为庆祝1997年7月1日改版的《华商报》迎来十周年纪念日而出版的,包括——揭开典型案例采编内幕、阐述华商新闻理念的《民本成就公信力》,描绘报纸视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