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对话意识谈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特性 新闻既是一种传播文化,又是一种文化传播。①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文化。新闻传播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传播性和大众性,这就要求这种文化在内容选择和传播手段上必须符合一定时代与公众的普遍要求,而且必须主要以新闻形式和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传递与积累。  相似文献   

2.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扩散,世界各民族都可借助英语新闻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并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充分表明,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它既推动了社会的和谐构建,又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赵彤 《记者摇篮》2010,(3):32-33
新闻传播媒介不仅是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而民生新闻又是当前新闻大潮中极具人缘和市场的一种新闻类型,因此,如何保证民生新闻自身的良性健康发展,发挥其正向传播功能,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具有很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王倩  赵金 《青年记者》2000,(5):27-28
新闻传播与文化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作为人类对外部世界和本身的一种把握手段和途径,新闻传播具有巨大的思维功能和认识功能,它无时无刻不在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对新闻传播有着制约作用,规定着传播的内容、形式、方法,对传播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价,调适、牵引着传播的取向。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就受到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又全面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余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我国传统文化有着超过诸如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古文化的绵绵不绝的历史延续性,它通过影响新闻传播者  相似文献   

5.
时事漫画是以新闻事实为内容,借助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一种漫画,它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发表了一幅新闻漫画《时局图》,这是我国最早的报刊时事漫画。  相似文献   

6.
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历史地存在于人类的文化活动之中。新闻的文化学意义确定了它固有的审美属性。新闻在“创造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具有“现实与历史的功利性(邵建武《关于新闻的文化学思考》)。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文化意识的积淀,新闻审美被认作是一种浅态思维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对新闻审美属性的宏观把握,重视强调新闻传播的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指导功能、教育功能等,而缺乏对新闻审美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新闻审美功能难以取得应有的地位。就新闻报道如何提高宣传艺术,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缺憾。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抛砖引玉,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定发展市场经济,新闻报道的领域更宽广了。新闻作品除了及时真实地传递新鲜信息外,还应用最恰当的形式、美好的语言反映改革开放的风姿和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文学作品的事,其实不然。新闻美学的原理早已诞生。马克思指出,人们是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早就存在于人类的文化活动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新闻,既在创造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确定了它固有的审美属性;而社会和读者赋予新闻的愿望之一,也在于创造美的精神产品。如何使新闻作品产生魅力,它取决于对题材的选择和表现。新闻的生命不仅在于真实,还在于突破、创新。现在有人认为,新闻的职能是传播信息,只  相似文献   

8.
记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似乎是一个无可争议的话题:记者是做文化工作的,谁不知道要有文化?但是,一般的有无文化,与有无深厚的文化素养,决不是一个质级上的概念。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问题就很有议一议的必要。 为什么记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简单一句话,这是记者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决定的。 新闻传播学,文化是它的根基。我们通常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审视新闻,强调新闻的阶级性,得出的是“工具”、“喉舌”。但从文化视角来审视,看到的是新闻传播的文化属性。当然,强调新闻是一种社会文化,并不排斥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上层建筑功能。这只是新闻功能的一种。而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这种文化视角的新闻观,应该说是新闻观的本质回归。既然新闻是一种社会文化,担负着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与外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都会造成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新闻传播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促进社会进步等功能。由于历史起源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新闻传播理念和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与外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都会造成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传媒业空前繁荣兴旺、海量信息汹涌而来的今天,述评新闻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不可代替的作用。述评新闻,又称记者述评,也称新闻述评,是一种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又是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一般地说,它都以报道事实为主,但又以  相似文献   

12.
陈璟 《新闻知识》2007,(9):24-25
一、新闻编译的跨文化交际学解释 国际新闻传播是跨越国界的新闻传播活动,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特性。国际新闻编译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传播,因为它和翻译行为联系在了一起。同时,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本转换,因为它和新闻活动密切相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内参工作及其机制是我党的一个伟大的创造,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既是整个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领导层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利器、重要平台和重要渠道。它在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外交生活中,每日每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甚至巨大作用,因而它是我国60余年来所有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14.
解析现代广告中的文化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兰秋 《新闻界》2005,(4):91-93
广告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广告传播,广告文化产生了.所谓广告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广告文化是广告传播参与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它使得广告传播具有社会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二、新闻道德的社会作用 新闻道德自从成为社会上层建筑中相对独立的一种职业行为规范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随着新闻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规范人们的新闻传播职业行为方面始终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并发挥出无论是法规还是纪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新闻道德虽然反映的只是新闻传播领域内的道德关系,但由于新闻传播活动的范围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新闻传播事业又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新闻道德的社会作用,并不仅仅局限在新闻传播这样一个职业领域之内,它不可避免地会扩展到整个社会,从而对整个社会生活的道德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新闻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是用镜头真实、客观地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它既是一种摄影照片的创作,又是一种新闻信息的报道。在“读图时代”,军事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在新闻传播中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优秀的军事新闻摄影记者总是善于捕捉新闻事实的重要瞬间.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使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品位     
广播电视是新闻传播工具,从广议上讲,也是一种文化。它以传播信息和人类文明成果为已任。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播电视应该努力提高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8.
从新闻社会学角度看,新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审美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受伦理观念制约的审美的文化现象。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又是有所区别的。人们在接受新闻的同时,通过潜移默化,精神上得到陶冶,这就顺应了现代社会生活对人们的要求。既然是新闻文化,又是新闻审美,还受制于一定阶级、一定历史时期的伦理观念,那么,追求新闻的趣味美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传播是一种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着重探究的是信息如何传播、人们如何思考.本文以新闻标题为例,探讨新闻传播中的模因传播.  相似文献   

20.
时事漫画是以新闻事实为内容,借助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一种漫画,它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发表了一幅新闻漫画《时局图》,这是我国最早的报刊时事漫画。1985年,《羊城晚报》率先在国内报纸上开设新闻漫画专栏至今。而在国外,时事漫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