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很有必要性。提出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规范准入机制;完善培训机制;优化管理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保障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体育院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从新时期体育院校发展和学生培养角度出发,应当加大开发力度.笔者认为:开发体育院校特色隐性课程资源应从构建具有体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利用多种传媒引导正确的体育舆论导向;开发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隐性课程资源;提高教练员、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年级、班集体、专项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与体育专业课教师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帮助体育院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文素养和政治素质,实现体育强国梦。该文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从构建体育院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现状以及路径探析进行探讨,促进体育院校德育和智育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发现,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缺失,体育院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缺乏协同认知理念,工作领域缺乏交集,激励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建议: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建立辅导员与体育专业课教师角色互换模式;构建辅导员与体育专业课教师的交叉模式;创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网络平台;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建构学习型校园,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提高师生自身素质的必然选择。它包括4个层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学风建设。结合武汉体育学院建设学习型校园的实践,提出体育院校建构学习型校园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挖掘及逻辑推理法对体育院校辅导员不同的管理行为及与学生管理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院校辅导员所运用的管理行为,主要有规范型、个人情意型、动态平衡型三种;规范型管理行为引起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接受程度较低,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益;而动态平衡型管理行为可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而管理效益评价方面,采用规范型管理行为学生支持率普遍较小,而采用动态平衡型管理行为的辅导员学生支持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特点开展辅导员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特点开展辅导员工作靳道强,黄汝轩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朝气蓬勃,正处在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培...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人手少、工作强度大、实际困难多、工资待遇低和缺乏身份认同感等实际问题.应从严格选聘人员、健全考评机制、建立学习型队伍以及以人为本提高待遇等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有思想、有魄力、有特长的“三有”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文从人力资源经典的胜任力理论为出发点,从显性能力和隐形能力两个维度分析高等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要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分析,理顺职业管理,强化职业培训等多方面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高等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在做好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体育院校现阶段的就业现状,对体育院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如何发挥体育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的基地,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而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体育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的特点及原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在立足于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式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和对策。构建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俞林  吴龙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3):65-67,70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与体育科学研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校体育科学研究就是以高校体育教育现象和体育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体育教学规律及体育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科学实践活动。努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科学研究水平,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教育科研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它集中反映了时代对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体育教师培养摇篮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必须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将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国家的体育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指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保持较高水平,应充分利用“兴趣”因素,在教学中增加体育文化的内容;改革和加强高校体育的行政职能管理,应借鉴高校思想系列的相关方法,设立体育辅导员与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制度;把高校和社区的健身、养生活动融为一体,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引进输出并举,给学校健身市场的培育、发展注入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 ,如何进行再学习、自觉地进行再教育 ,以适应当今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提出自己的见解 ,希望能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教育的现况分析和专业继续教育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提高单位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和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效率的建议,其理论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今后的教育发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in 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y (DPT) curricula are increasingly used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developing clinical reasoning, communi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an authentic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1) describe an instructional model that synthesized SPs, Internet-base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to teach clinical reasoning in DPT students; and (2) a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physical therapy (CPPT) instructor''s perspective o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and student clinical skill development. Summary of Key Points: The model, employed in a course: “Integrative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 enabled the instructor to document student clinical performance and reasoning during an SP interaction. For students, clinical reasoning was illuminated through the model''s assessment process. Data collected through the assessment process provided important feedback to the instructor on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Conclusions: Examin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enabled the instructor to consider: (1) key aspects of examin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persons with cardiovascular or pulmonary disorders, (2) methods for visualizing clinical reasoning, (3) the impact of teaching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4)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CPPT. More research is indicated to investigate pedag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reasoning in DPT students.Key Words: standardized patient, clinical reasoning, reflection, physical therapy education, cardiovascular, pulmonary  相似文献   

17.
元认知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认知因素,对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有关元认知在体育学习领域的研究还不多。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元认知的培养谈起,为改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方式、培养新时期复合型体育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依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学城建设理念,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探讨提出福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师实施校际共享的内容,分别是体育选修课、运动队教练、专题讲座、体育社团指导员、网络平台互动;提出短期聘任、临时聘任、双职聘任等校际共享的方式;提出成立大学体育联盟、签订《共享公约》、搭建共享网络平台、实行联合学分制等校际共享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collaborative self-study explores how educators’ pedagogical identitie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o use a Student-Centered Inquiry as Curriculum (SCIC) approach in activity settings within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CoP). Participants included a university professor, college instructor, postdoctoral student and doctoral student. Data included 16 weekly field notes and debriefings following observations, teacher artifacts, 16 weekly collaborative group meetings, and 3 90-minute interviews per teacher. Culture, values, beliefs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were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pedagogical identitie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o use a SCIC approach within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These experiences created for some, places to further develop their ideas about teaching, whereas for others they caused great discomfort and a sense of personal loss. The CoP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pedagogical identities, changing positionalities, and negotiating culture, values, beliefs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20.
中华养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养生文化与学校体育教学接轨对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并将对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产生积极影响。体育课教学从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多样化、科学化是学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