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费用是申请人维持专利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利费用类型繁多,额度也不相同,缴费方式也有好几种,缴费人如何选择更合适的专利缴费方式成为缴费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为方便缴费人缴费,通过对几种专利缴费方式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让缴费人可以选择合适的缴费方式,进而提高专利缴费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专利费用种类繁多,缴纳期限复杂,正确的缴纳专利费用对专利的申请审查及正常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各种缴费方式的特点进行总结,以便于申请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缴费方式,提高专利缴费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专利电子申请系统的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和专利代理机构选择电子申请方式提交专利申请。本文对专利电子申请相关文件的提交方式进行梳理,特别介绍CPC客户端对专利申请提交权限的设定以及专利电子申请中可以纸件形式提交的文件,以期给申请人和专利代理人的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专利申请的审查阶段或者专利授权后,专利正确缴费关系到专利权人的根本利益,汇款人正常缴费后专利局会开具相应金额的收费收据,收费收据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汇款人的切身利益,正确的收据也可作为日后财务做账,专利维权,专利资助等重要凭证。但由于缴费方式有多种,专利收据的开具要求以及寄出的流程也比较多样。因此,本文立足于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以服务专利汇款人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专利收费收据办理方法,为广大汇款人提供一份办理专利收费收据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宋浩  刘斌强  孙中勤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152-159,183
从专利授权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视角,对相同时期和相同技术领域的Dyson公司、中国申请人和国外申请人的中国获权发明专利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专利授权进度的因素更多在于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策略尤其是申请时间策略的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在针对中国的专利申请时间策略中,Dyson公司和国外申请人整体上都存在大量的、有意识的时间延误,中国申请人更积极快速地配合专利局,国外申请人则不然。专利申请人的时间策略选择和申请人与审查员的互动行为表现最终导致专利授权进度的差异。申请人James Dyson关于中国专利局存在双重审查标准、差异对待本国申请人和外国申请人的言论没有真实、客观和准确的依据,是意欲混淆视听、不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专利申请人缴纳了专利费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要开具相应金额的收据作为缴费凭证。由于对专利收费业务不熟悉,申请人没有及时拿到收据、收据丢失,或者收据抬头开错等现象比较普遍。本文将介绍上述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汇款人没有收到收据通过银行或邮局汇款,汇款人在自汇款日起一个月左右,应当收到专利局开具的收据。如果到期还没有拿到收据,需致电专利局收费处咨询。由于无汇款  相似文献   

7.
卫星专利视野下的中国外层空间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层空间活动和空间技术基本内涵与背景出发,全面地检索了中国的卫星专利,建立了本文研究的卫星专利数据库,并从专利类型和年度趋势分析了中国卫星专利发展的整体态势.通过区分中国内地申请人和外国申请人.从发明专利占比、发明专利年度趋势、各类型申请人发明专利申清量、专利排行、专利授权量和专利授权率等角度研究了中国卫星发明专利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国当前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趋势,归纳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动因,并最终认为中国的卫星专利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上缴费系统(以下简称网上缴费系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站(www.cponline.gov.cn)提供给电子申请用户查询应缴费用、填写缴费清单、生成订单并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在线支付)完成实际支付的系统。网上缴费系统有着传统缴费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及机构用户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缴费,但由于它是一种新的缴费方式,有些缴费人对其操作规程不熟悉,在缴费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无法及时完成缴费。为了帮助专利缴费人更好地使用网上缴费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领域专利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彩霞  戴磊 《现代情报》2012,32(5):134-139
本文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对近30年来中国玉米领域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了解了玉米领域在我国的申请量、专利类型、地域分布情况、重点领域分布情况、申请人的总体发展情况、主要申请人的技术分类情况和主要申请人的专利类型情况,并针对我国玉米领域专利的申请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优先权制度的利用已由最初的方便申请人向另外的缔约国提出申请,演变成了有助于申请人于一定期限内进行专利完善、改进、价值评估并合并申请,以降低专利维持成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优先权的提出时存在投机性,在审查中又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本文基于实用新型优先权审查的原则,探讨了"主题明显不相关"的审查标准,并对优先权在实用新型专利保护中的法律效力进行了探析,对实用新型优先权要求是否正确进行了思考和建议,为申请人今后合理要求优先权给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专利间引用关系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文献与科学文献不同,它既是技术文献又是法律文献.对专利间引用关系的分析不能机械地承袭科学引文分析法.不少学者认为,专利技术的领先性与该专利的被引频次正相关,但笔者从专利法视角指出了由这一观点所导出的悖论.专利引用包括审查员引用和申请人引用,二者在引用动机、引用对象、引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根本区别.审查员提供的引用信息应该是该专利新颖性的正面证据,而申请人提供的引用信息通常是被引专利领先性的负面证据.  相似文献   

12.
现有技术信息的存在方式决定了大量的现有技术处于专利局之外,导致专利审查中现有技术信息的不足,进而导致大量的劣质专利或无效专利被授权.这种信息不足难以通过专利局方面来弥补,现有技术检索外包也不能解决此问题.而拥有现有技术的专利申请人或第三方才是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关键是如何创造合适的激励或机制,使他们将此信息提供给专利局.本文通过对国外现有的申请人或第三方提供现有技术的制度和做法进行研究,认为申请人因为利益关系难以激励其披露信息,而美国的公众专利评审模式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增强现实将真正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本文对增强现实技术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领域全球以及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并从专利发展趋势,主要申请人、IPC构成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我国相关企业进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外观设计实践中,由于申请人不能准确把握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方式,造成外观设计申请文件不能充分地展现申请人的保护意图,从而在后续程序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笔者基于《专利审查指南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整理出申请阶段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方式,结合无效阶段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标准,辅以实例介绍不同申请策略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5.
对专利申请人而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专利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保护,然而,专利保护的地域性特点却给申请人和各国专利局带来了一些麻烦,于是,PCT条约应运而生,大大简化了专利申请人申请国际专利保护的程序和手续。2007年4月1日,PCT实施细则又有了新的改动,赋予申请人更多权利。中国一方面作出了相应修改,一方面也对部分条款作出了保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专利数据,对我国固体废物产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首先,从时间变化、区域分布和技术类型等方面对固废领域的专利作一概览,得出了固废专利在这几个维度上的特点。进一步地,详细分析了国内外专利申请人的布局特点,并解读了几个重点申请人的技术创新方向。本文还阐述了我国固废领域的专利价值分布,比较了国内外申请人的专利质量的差异。最后,给出我国在固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额温测量领域的专利态势,本文基于专利数据,从专利申请量、主要申请人、专利类型、申请人类型、专利有效性、重要专利等多个维度,对额温测量领域的专利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布局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熔盐电解法制备金属镁及镁基中间合金相关专利在国内外申请的时间态势、国家(地区)分布、主要申请人分布、技术构成以及区域分布等进行分析。通过本研究发现,2005年之前,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申请人在该领域专利较多;2005年之后,中国申请人在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能够申请国际专利的技术较少,在专利质量上和核心技术上与国外申请人有着一定的差距,国内申请人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中国申请人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向产业化转移的程度还比较低,在该领域应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以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石墨烯复合材料专利检索,从技术生命周期、专利申请人和专利IPC分类层面,对我国石墨烯复合材料专利态势进行揭示。得出结论:目前石墨烯复合材料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专利年度申请量与年度申请人趋势一致,且2010年之后迅速增加;专利申请人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为主;专利集中于电气、化学等领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是石墨烯复合材料专利申请大省/市,美、日、韩石墨烯复合材料来华申请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20.
<正>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国内专利统计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利统计小结从1985年至2014年,广东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在国内申请人中都排名第五位。截至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国内申请人申请总量为123862件,广东省专利申请数量为9059件,占全国总量的7.31%,在国内申请人中排名第五;国内申请人授权总量为104585件,广东省专利授权量为7582件,占全国总量的7.25%,在国内申请人专利授权量排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