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所谓思辨能力,指一个人对事物的思考辨析能力。目前学生审题能力不强,认识事物片面肤浅,而高考作文要求却有所提高。下面我想结合《考试大纲》写作部分中的三项要求——“符合题意”、“深刻”,“有创新”,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出现话题作文以来,话题作文的考查形式日趋灵活,检测能力更全面。尤其是近几年的话题作文,既有关注道德和人生观的,又有思辨色彩浓厚的。其中,带有思辨色彩的话题,重视学生理论水平的培养,往往要求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提高自身的理论分析水平。2003年和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就有明显的思辨色彩。由此看来,带有思辨色彩的话题,◎陈红玲辨色彩的话题,无疑在审题、立意上增加了难度,令不少学生难以把握。怎样才能突破思辨类话题这“写作瓶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训练呢,根据笔者的实际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3.
甲练前导引审题与立意解读“审”,仔细考察,反复分析,认真推究的意思。审题,是一种能力,是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运用。《考试说明》的基础等级写作规定要“符合题意”,就是作文要符合题目的意思。具体来讲,作文要符合试题所要求的内容、中心、角度、文体和字数。审题失误,是原则错误,是全局性错误。此着不慎,满盘皆输。作文失误,影响高考全局,影响上线录取。作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审题正确。我们试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来说吧! 200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呈现为“材料话题作文”样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自古有之。《红楼梦》的诗社常以某一事物为话题吟诗作对,苏轼兄妹亦常有以某话题来赋诗咏物的。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又一次拉开了话题作文训练的序幕。话题作文受到青睐,其重要原因在于便于训练或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话题作文教学应怎样指导才能更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2003年高考语文说明》表明,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符合题意,因此应试作文第一步就是审题。每年高考中都有一些平时语文素养很好、作文水平很高的考生在“阴沟里翻船”——很明显,作文被人家判为“离题”了。痛定思痛,不难发现,这尴尬“都是话题作文中所给的材料惹的祸”。一道高考作文试题往往可以分为“标题”、“材  相似文献   

6.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  相似文献   

7.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考生作文的文笔  相似文献   

8.
无题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陕西省这名考生的满分作文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考点精讲]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因为“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只有符合、切合题意,才有可能进入一等。可见这一条决定作文成败,切切不可忽视。什么是“题意”?就是命题者在题干、材料、话题和要求中所体现出来的测试意向,诸如内容范围、中心、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都属“题意”。要使文章符合题意,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的考查已经历了三种方式。一是命题作文,如《习惯》、《尝试》等。二是材料作文,“达芬奇画蛋”和“小姑娘与玫瑰花”等便是。三是话题作文,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等等。其中,从1998年到2005年,连续8年话题作文成为全国和地方省(或直辖市)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实践表明,话题作文是迄今为止高考测评学生写作素质最为理想的形式。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语、提示语、话题和要求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狭隘的“道统观”是当前高考作文评分的一个痼疾。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一批因写了“阴暗面”、“消极思想”、“错误言论”等内容而被判低分的作文。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女生费滢滢,曾在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中获金奖,出版过多本散文集。但在2003年高考中,作文只得了25分,原因是“跑题”了。所谓“跑题”,就是没有论及话题。费滢滢的高考作文《人情与季节》,用四个中国传统节日来表现现代人因感情淡薄而忽视古代传统节日,因人情疏远而丧失感知细小事物的能力。肯定地说,费滢滢的作文完全在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之内,符合…  相似文献   

12.
考点简说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新形式。考生对此亦喜亦忧:喜的是,这样的作文题给了考生驰骋思维与展现才华的机会;忧的是,全无限制,四顾茫然,不知怎样下笔才符合题意。话题作文,要求针对同一谈话中心下笔,始终紧扣话题,这是符合题意的前提;要求独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说体会,谈看法,不人云亦云地说套话;要求打破常规思维,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因此,紧扣话题、独抒己见、独特创新,就成了符合题意的三个要求,换言之,达到这三个要求,便是“10环”! 譬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说诚信”,只要你不曾忘却假酒、毒米、黑心棉之苦,洞察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的重要性,“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就符合了题意。多数考生对此话题发表了议论,也有的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这都符合题意,而有位考生不仅如此,还很有创意地写了一个寓言,借用寓言说理,使该考生获得“10环”的嘉许。  相似文献   

13.
《不要轻易说“不”》是一道思辨色彩强烈的“命题作文”题。与广东省往年试题和今年全国各省市的试题相比,这又是一道适合中学教学.变而不偏,有针对性,考生容易下笔,突出书面表达考查特质的高考作文题。笔者以为,2009年的广东省高考作文,将继续这一正确思路与导向。其实,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应以准确考查考生的写作素养而不是阅读素养(通过增大审题难度)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关系型话题作文具有多元性、辩证性、发散性等特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所以,关系型话题作文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从2003年全国高考卷话题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到2004年全国高考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从全国高考试卷到各省自主命制的试卷,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身影”无处不在。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概念题,如北京的《安》、重庆的《自嘲》、广东的《纪念》,粗看像是命题作文,但是却比命题作文的范围更广、写作空间张力更强。第二类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单说今年全国高考语文…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7,(Z1)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所谓“规定性”,无非就是要求你必须写什么,必须怎么写,这会涉及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一、话题作文审题指要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是主要形式。话题作文为发挥考生的写作才能而缩小了限制性,加大了自主性,相对材料作文而言,题目的要求说  相似文献   

16.
[小引]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切实体现“立意自定”的作文要求,200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今后高考作文很有可能继续提供一些哲理性较强或有争议的材料,要求考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作文。[对应训练]话题:退一步想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当遭遇挫折或不幸时,常有人作“退一步想”,也就是承认结果是不好的,但又庆幸不算是最坏的。这种思想方法,有人认为是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学,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辩证的思想方法,是积极的。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有过“退一…  相似文献   

17.
在高考作文以及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常会要求写一些感悟类文章。如1986年全国卷《树木·森林·气候》,它提示考生“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直接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来写。1999年上海卷要求以《“回声”的启示》为题作文。2000年全国卷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这些作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的面目出现,几年来,它的形式和命题倾向都在不断变化中。尤其在形式上,由2001年的“诚信”这一单一型话题到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和20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从他人的意见”这样一些复合型话题。形式的变化带来的是关系的复杂化和审题难度的增加。因为复合型话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这就加大了作文的限制力度,更侧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许多学生面对这些复合型话题作文时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构思选材,总担心脱题偏题,原因是他们不会对话题进行切分,影响了思路的打开。什么是切分话题呢?切分话…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前 ,高考作文要求根据材料、按指定的文体写一篇作文。 1998年开始 ,高考作文提供材料 ,然后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引出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 ,由此也就引出了高考新题型———话题作文。  这一新的题型正在走向成熟 ,在此过程中启发了许多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新话题” ,其中不乏积极研究者的见解和主张。最显眼的观点是 :(相对于过去的高考作文要求 )话题作文淡化了审题。试题所提供的材料 ,仅供引出“话题”之用 ,而“话题”不是题目 ,而是一个宽泛的主题 ,只要跟这个主题的信息相关的内容 ,不管其表达方式如何 ,都是符合题意…  相似文献   

20.
纵观30年高考,寓言与高考作文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从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到2003年以《韩非子》中一则寓言引出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再到2008年全国Ⅱ卷根据“海龟和老鹰”的寓言材料的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