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设想]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王艳红) 本次说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学生是初次学习乘法,本课的学习对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知识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正确写出乘法算式,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认识乘法”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  相似文献   

4.
课前思考:在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中发现,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能熟背乘法口诀。所以,本节课作为乘法教学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一种新运算的需求,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经历乘法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的开始.通过本节教学,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建立乘法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是进一步解答乘法应用题和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并能用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用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可按以下的思路来安排。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到6的乘法口诀,以及求相同加数的和乘法应用题。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到6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乘加、乘减的式题是新增加的内容,通过计算形如3×2+3的题目,使学生看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  相似文献   

8.
三册第一单元《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第二节课,内容有例2和练习四的6~11题。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熟练地会用同一句口诀算两个乘法算式。这种内容,在第二册和本册前面的教材中已经出现过,因此这节课不必细讲,可让学生自学、思考,并给他们以充分的练习。一、自学,思考。例2教学前,先组织学生复习用3、4、5、6的同一句乘法口诀算两个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材理解: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对9的乘法口诀学生就会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推导.教师应在学生推导口诀的过程中,注意1~6口诀方法的延用,初步形成开放式教学,培养探索精神,并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姚慧明 《山东教育》2013,(10):45-45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两部分组成。其中,乘法的初步认识安排有3个例题,知识点有乘法意义的初步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会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2-6的乘法口诀部分安排有7个例题,包括口诀的编写、意义的理解以及记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是人教版六三三制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能够读、写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强化乘法的本质,体会乘法的意义。第二部分是2-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结合直观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运用口诀正确计算。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熟记口诀,难点是4和6口诀的教学。本单元共安排了10个例  相似文献   

12.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每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简单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关于9的乘法口诀的实际问题。教学的重难点是: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4、65页。 二、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熟练地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后面要学的8、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在内容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材编排顺序上,它又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这个单元的首课时。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唤起学生已有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分一分与除法”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第一次认识除法。本单元内容包含: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5.
《表内乘法(一)》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三册的第三单元。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乘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一、二册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学生在运算和认识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初次接触乘法,学生会感到陌生,理解上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好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自然地弄清乘法的意义及来源,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尤为重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②会读、会写乘法算式,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为此,我对这一…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73页第1—5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以下概念:①乘、除法的含义(重点除法的含义);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使学生根据每句口诀的来源,熟记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三单元表内乘法(一)包括两部分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现就如何教好本单元的知识提出几点建议:一、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乘法的意义,难点是被乘数、乘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关键是通过直观使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1、弄清“相同加数”与“个数”的概念,为建立乘法概念奠定基础.为了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能够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几个几连加”的形式叙述出来.教学时,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19.
“表内除法(一)”的教学探讨兰州市城关区教研室翟伯华本单元教材的内容主要是: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应用题。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20.
准确理解口诀含义才能掌握口诀内涵。乘法口诀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口诀的具体解释理解其含义,协助学生回归算式本身,回归乘法意义本源,回归理性思考,思维演练乘法"心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