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海芸  刘杨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18-1027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本文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科技金融综合指数指标体系,以及5个投入指标、3个产出指标的科技金融效率指标体系,并以2014-2017年数据为基础,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发展效率。然后,利用波士顿矩阵模型分析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分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低-低型” 四种模式,并探讨了每一类模式的不同特征。最后,本文就四种发展模式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提升我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璠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6):94-102
为实现区域层面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效结合,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在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科技资本市场、科技信贷体系和政策性科技金融3个维度出发,分析政府、银行、创投等科技金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从融资角度搭建起区域科技金融体系架构,并进一步从资本聚集、风险分散、信息共享、约束激励等方面剖析科技金融资源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杭州市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实践与取得的成效,实证研究独具特色的"四位一体"的"杭州模式",以期为其他省份落实创新发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份为对标省份,对科技金融相关方面进行统计;从科技产出、投融资体系以及支撑体系3个方面进行指标选取,筛选出18个子指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每个指标赋权重,构建出一个有权威数据支持、由科学的指标体系构成的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模型,并得出2015年20个样本省份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新三板挂牌比例、RD投入强度、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起突出作用,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在样本省份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4.
运用2001~2013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测度,分别利用空间地理权重和空间经济权重下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我国科技金融能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受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上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衡量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15年间,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时间阶段性特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地区差异性持续扩大,总体上呈现出“东部沿海-长江中游-西北边陲”三级阶梯递减的变化规律,具有“东部高西部低、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这一区域发展特征,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缩小地区差异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现与评价中美德日四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有助于揭示不同的科技发展模式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对中美德日的科技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揭示了美国科学技术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对其强大技术全球影响力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影响;中国虽然专利总量位居第一,但其"技术与科学发展差距渐大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需要尽快调整,以提高其全球技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金融生态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政府、企业、中介和市场四个层面构建科技金融生态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2—2021年中国29个省份的科技金融生态指标进行赋权测算,并构建非参数可加模型对中、东、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生态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科技金融生态模式的构建对绿色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结果存在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贝叶斯分位数方法实证分析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结论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均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二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程度存在差异,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程度小于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较大,而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不明显。提出推行"大数据、网络化、智能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为对标省市,对科技金融相关内容进行统计。从科技产出、投融资体系以及支撑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指标选取,筛选出18个子指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每个指标赋权重,构建出一个有权威数据支持、科学的指标体系构成的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模型,并得出2015年各个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新三板挂牌比例,R&D投入强度,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起突出作用,广东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排名在20个省市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关于科技金融问题研究文献的收集,从金融对科技的贡献及科技金融的内涵、机制与体系、路径与模式、效益与风险以及我国科技金融的现状与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综述,对有关研究进行了观点梳理,并对科技金融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给予了展望,旨在为研究科技金融问题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Global Fintech phenomenon is driven by ne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at attempt to unbundle and deconstruct conventional business model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Existing research on platforms focus on platform leadership, governance, generativity and modularity, as well as their impact on agility and innovation. However, there are limited empirical studie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latform operators in providing scalable financial service delivery to a broader popul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an emerging Fintech landscape in Indonesi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eterogeneous, dynamic and evolving network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innovativ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scalability of financial services could be enhanced.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mechanisms of platform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by Fintech platform operators positively impact the scalability of financial service delivery. This stud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especially in emerging markets who are seeking to scale, facilitate and govern the Fintech revolution, and for Fintech practitioners in the design of technology-enabled delivery of financi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12.
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基于技术进步、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间的逻辑关系,选取2000—2014年新疆相关数据,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证明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关联性,在供给侧改革下新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进而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金融业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的要求不断提高,金融业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对产业升级的支持作用,在供给侧改革下新疆金融业需要得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双循环战略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方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服务业是城市的“芯片”和内核,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体现为城市功能的高端化。上海聚焦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不断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推动高端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13个富裕经济省市区的经济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创新、金融资源、财政实力都是推动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的政策启示是突出上海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中心城市高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建设区域一体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目前金融业在整个经济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研究金融会计风险信息,对提高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金融事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金融会计风险信息的种类,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金融会计风险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支持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加强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对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行政策的不足,从公共财政、银行、资本市场等方面提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董娟  郑明贵  钟昌标 《资源科学》2020,42(8):1551-1565
研究中国稀土产业发展财政支持效应对于完善稀土产业政策理论、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和实现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中国稀土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基于SBM-DEA四阶段分析方法的财政支持效率评价模型和基于面板FGLS估计方法的影响因素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区分稀土产业链前后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稀土产业的财政支持效率年平均值为1.313,财政支持对65%的稀土上市公司具有“激励效应”,整体达到了财政支持政策设计目标,但仍对35%的稀土上市公司存在“挤出效应”;②稀土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财政支持效率年平均值分别为1.145和1.377,后端的财政支持“激励效应”显著大于前端,财政支持有利于推动稀土产业链向后端延伸;③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激励效应”逐渐转为“挤出效应”,专项政策的出台能够在短期内提升财政支持效率,但长期效果有限;④财政支持强度与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本文深化了财政支持对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效应问题的认识,可为中国稀土产业的差异化财政支持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促进咨询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祥林  朱健 《情报科学》2007,25(1):37-41
本文以目前世界上咨询业比较完善和发达的美、日、德等国家为例,从咨询机构的建设、市场开拓、资金支持和税收政策以及人才五个方面对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咨询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对我国咨询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投入-产出”视角分析影响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的关键因素,通过模糊粗糙集法和随机前沿法构建指标体系,运用“VHSD-EM”模型赋权指标。基于2015—2020年49家高端装备制造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测算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结合K-means聚类划分成熟度层级。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模型检验影响数字化成熟度的外部因素。研究表明:①实证测度方面,数字化投入产出效率_利润效率、数字化投入产出效率_成本效率、数字化设备投入和数字化软件投入是数字化成熟度的关键测度指标。研究对象数字化成熟度分化明显,在指标维度上具有集聚效应,可以划分出五个成熟度层级(高,较高,一般,较低,低)。②外部影响因素中,政府补贴、金融科技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金融服务业越来越注重创新。然而,创新过度或创新不足都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研究并未厘清金融服务业创新与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沪、浙、京、粤等地171家金融企业的调查,实证分析了金融业创新活动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业的创新活动能够显著提升绩效,提高创新频率比增加创新投入对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金融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对成长绩效的促进作用比技术绩效更为显著;而且改进技术绩效能有效促进成长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出台,将经济区的发展从区域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为经济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协调与合作的平台。从调研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经济区内各地区的金融业进行详细的调研,为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与金融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