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3’,4’-三羟乙基芦丁结构中含有羟基、羧基、羰基等官能团,能和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研究了7,3,4-三羟乙基芦丁-钯配合物的合成条件,探讨了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机理.结果表明:7,3,4-三羟乙基芦丁与钯的物质的量比为2 1,溶液的pH 2.0,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 h,这些是7,3,4-三羟乙基芦丁与钯形成配合物的适宜条件;推测7,3,4-三羟乙基芦丁4位上的羰基氧和5位上的羟基氧参与配位反应形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将六水氯化镨,水杨酸与8-羟基喹啉三种物质一起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稀土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Pr(C7H5O3)2·(C9H6NO)],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推测.在配位过程中,水杨酸脱掉羧基上的质子以酸根的形式与稀土离子配位而酚羟基氧没有配位,8-羟基喹啉脱质子后以羟基氧和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形成螯环.  相似文献   

3.
CdSO4·8/3H2O与5-氨基四唑-1-乙酸(Hatza)(Hatza=5-aminotetrazole-1-acetic acid)及4,4′-联吡啶(4,4’-bipy)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生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d(atza)2(4,4’-bipy)0.5(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此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主要晶体结构数据:空间群P21/c,a=10.356(2),b=13.482(3),c=13.230(3)?,β=111.18(3)(°).在此晶体中,Cd(II)与两个来自atza配体的两个氧原子、两个来自atza配体的两个氮原子、一个水分子的一个氧原子及一个4,4’-bipy配体的一个氮原子配位,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每个atza作为双齿配体与两个Cd(II)配位,通过atza和4,4’-联吡啶配体的桥联作用,该配合物形成了沿bc面伸展的二维结构.相邻的面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结构.此外,在室温下研究了配合物固体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DDMBAB)和邻羟基萘并非荧光酮(β-HNF)分别与Sn(Ⅳ)、Ge(Ⅳ)、Sb(Ⅲ)和Mo(Ⅵ)显色形成配合物,表现出一些特征的光谱性能,本文对其配体和配合物的主要光谱性能进行了归属,探讨了配合物的结构,证实其表面活性剂不仅仅起到胶束增溶稳定作用,而且参与配合,邻羟基萘基荧光酮上2-位羟基氧原子,3-位羰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微量钼的方法。在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钼(VI)显色,形成摩尔比为2:1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22为1.03×105L·mol-1·cm-12.4×105L·mol-1·cm-1,钼含量在0-0.48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研究的新光度方法应用于食物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常温下对羟乙基氧苯乙酮与苯甲醛合成了对羟乙基氧苯乙酮缩苯甲醛。在同样的条件甚至更高温度下,对羟基苯乙酮等类似结构的酮不与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红外光谱图,归属新型维生素B3(C6H5NO2,HL)与8-羟基喹啉(C9H7NO,Hhq)稀土配合物的特征吸收,发现HL的羧基完全脱质子以酸根的形式与稀土离子配位,吡啶环的氮原子未参加配位,Hq-的羟基氧和杂氮原子与RE3+离子双齿配位,形成五元螯环,结合元素分析与热重分析的结果,推测La、Ce和Nd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两种新的含N、O配位原子,酚氧和酰胺结构单元的四齿配体、N,N’─双(2─羟基苯基)丙二酰胺(H4hpma)和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H4hpox)的合成方法。H4hpmaH4hpox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心离子配位可以去1~4个质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认了其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9.
稀土离子Tb~(3+)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光谱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稀土离子Tb3+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等对合成的络合物进行了光谱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b3+与芦丁络合形成了新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1,2:5,6-双-0-异丙叉基-3-C-(1-甲氧羰基)-乙基-α-D-呋喃阿洛糖是由D-葡萄糖衍生的一种重要支链糖。系通过以下途径制得,将D-葡萄糖羟基进行部分保护,在酸性条件下与过量丙酮进行缩合反应得二丙酮葡萄糖;然后将3位羟基进行PCC氧化得中间体二丙酮-3-已酮糖;再将中间体与-α-溴代丙酸甲酯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即得目标物,总收率为79.6%。目标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1.
首次合成了一种链式苯并酰胺配体N , N’ —双(2 - 羧基苯基) 草酸二酰胺. 其熔点为281 ℃, 对该配体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 用连续变化光度法在非水溶剂DMF 溶液中测定该配体和三种过渡金属离子Cu2 + 、Zn2 + 、Co2 + 所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实验表明, 配位情况类似低肽的配合物, 配位比为1∶1 , 稳定性顺序Cu2 + > Zn2 + > Co2 + 与Irving - Williams 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以4-(3-吡啶基)苯甲酸(4,3-Hpybz)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镉(Ⅱ)配位合成一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d(4,3-pybz)_2(H_2O)]?8.5H_2O(1).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及单晶X-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三维结构.配体4-(3-吡啶基)苯甲酸采用三齿配位模式即一个螯合羧基上两个氧原子和一个吡啶基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配合物1包含有游离的水分子占据空穴,但是热重和客体交换导致配合物1的骨架不可逆塌陷.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具有强烈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3.
《莆田学院学报》2017,(5):28-31
介绍了3-甲氧基-1-羟基氧杂蒽酮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首先,邻甲氧基苯甲酰氯与1,3,5-三甲氧基苯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然后羰基邻位的一个甲氧基裂解,得到两种二苯甲酮化合物;其次,这两种二苯甲酮化合物环合得到1,3-二甲氧基氧杂蒽酮;再次,在BBr3催化下,1,3-二甲氧基氧杂蒽酮的1位甲氧基裂解,得到3-甲氧基-1-羟基氧杂蒽酮(化合物1)。三步总产率为28%。最后,测定了化合物1的抗肿瘤、抑制酪氨酸和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没有明显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但可一定程度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外消旋的2,2’-二羟基-1,1’-联萘为原料,通过酚羟基的酯化反应、磺酸酐与格氏试剂的偶联反应、甲基的溴化反应、二溴甲基的水解反应和Wittig反应5个步骤来合成2,2’-二炔基-1,1’-联萘分子,并用核磁共振波谱来表征所得到的4个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  相似文献   

15.
王晗怡 《成才之路》2012,(25):86-86
用微波辐射的方法由2-乙基-3-羟基-4-吡喃酮和对苯二胺合成N-(p-氨基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并用其与对羟基苯甲醛缩合生成N-(p-氨基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缩对羟基苯甲醛席夫碱,以及Shiff碱与Al(Ⅲ)、Pb(Ⅱ)的配合物用UV、IR等方法对配体和配合物均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槲皮素与铬盐在无水乙醇中回流加热,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中性得到产物.合成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推测出螯合位置发生在槲皮素3-羟基与4-羰基及3',4'-羟基处.并采用TU—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一系列不同浓度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摩尔比法确定Cr3+与槲皮素的配位比为1:1和2:1.  相似文献   

17.
以柚皮素为配体与铜金属离子在乙醇溶液中配位,成功合成了柚皮素-铜配合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KBr压片)对柚皮素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探讨并优化了柚皮素与铜反应的最佳条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pH值为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优化。方法:以(2S)-5-氨基-2-(N,N-二苄基)氨基-3-氧代-1,6-二苯基己-4-烯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还原反应、叔丁氧羰基(Boc)保护反应、钯碳还原反应以及丁二酸拆分反应等4步,获得了(2S,3S,5S)-3-羟基-2-氨基-5-(叔丁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正己烷丁二酸盐。结果:合成了高光学纯度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关键中间体——(2S,3S,5S)-3-羟基-2-氨基-5-(叔丁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正己烷丁二酸盐(总收率48%,纯度>99%)。结论:获得了一条高效、简洁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关键中间体合成工艺路线,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用量热法在298.2K测定了BO(OH)2-与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偿。根据配位信确定了BO(OH)2-与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果糖等多羟基化合物配位反应的配位键数目和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文献合成α-氨基膦酸配体N-(正丙基)氨基-(2′-羟基苯基)甲基膦酸单乙酯(L1),利用L1与氧化钐在130℃下回流反应3h合成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表征配合物.水杨醛和β-溴代乙胺schiff碱与亚磷酸二乙酯的加成反应,合成了新的α-氨基膦酸配体N-(β-溴代乙基)氨基-(2′-羟基苯基)甲基膦酸单乙酯,其结构经红外光谱、1H-NMR核磁共振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