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培养中职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并在分析中职生身体素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课内外体育教学经验,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黄斌全  刘国幸 《广西教育》2013,(11):39-40,42
以广西广播电视学校为例,对中职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提高中职生德育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中职生攻击性行为社会心理因素并提出应对办法。研究中职生内在的心理驱动力,作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有效控制中职生攻击性行为。从家庭因素、不良影响、从众心理三方面分析中职生攻击性行为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网聊时代”“微博时代”和“网游时代”,比较容易养成网聊、网博和网游的习惯,久而久之便成为网恋。作为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网恋心理特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沟通、咨询和辅导,使他们摆脱网恋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的学习潜力、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中职生网恋心理的成因(一)人际关系因素中职生的第一大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有关调查表明,中职生正值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方面特征突显,更多地注重与同学之间、与父母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1.自卑心理因素。中职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一些中职生心胸狭隘,同学关系不融。有的看到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在网络中寻找可以摆脱自卑心理的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心理韧性与自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测量463名中职生。结果:(1)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上,二年级显著高于一年级,女生积极认知显著高于男生,家庭支持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高心理韧性中职生的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幻想、忍耐得分显著高于低心理韧性中职生。(3)心理韧性与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幻想和忍耐显著正相关;自尊与问题解决、求助显著负相关,与幻想显著正相关。(4)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和忍耐直接影响心理韧性,同时,自尊在问题解决和心理韧性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中职生的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帮助中职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困难,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可以提高中职生的自尊水平,有助于中职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心理教育的角度,利用心理效应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使中职生在思想教育中化解心理郁结,更富有成效,使中职思想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心理健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对50名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有选择性的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等干扰活动。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素质的手段和媒介。使中职生具备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是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职生实习期有多种心理状况,了解其内在心理,有利于对学生实习给予根本帮助及心理支持。同时,学校、实习单位、家庭及实习生个人也需共同努力,使实习成为中职生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并为中职生最终的就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当下全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尤其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十分有必要关注中职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本人分析了中职生就业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总结了对中职生进行就业心理调适的方法,力求消除他们的心理焦虑,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最终能够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竞争形势,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与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并设计出一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以期能提高中职生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改善他们的职业生涯决策状态.同时为职业生涯咨询或中职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与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并设计出一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以期能提高中职生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改善他们的职业生涯决策状态,同时为职业生涯咨询或中职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中职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之后,重点关注如何对中职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学生面临就业焦虑心理的排除,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职生心理健康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位一体”心理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骨干。结合社会相关部门,广泛、多渠道、全方位地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改革试点。在丰富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增进社会爱心和扩大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也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从而成为中职生管理中的难题。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应该树立新的学生管理理念,从学校、学生自身、家庭等多个环节入手,探讨与中职生心理状况相适应的中职生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陶勤 《上海教育》2010,(12):62-62
我进入中职系统任教已经快两年了,也担任了班主任,对于中职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由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在心理发展上也体现出变化显著、可塑性强的特点。作为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注意教育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廖石美 《考试周刊》2014,(32):178-179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心理状况。分析得出中职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心理具有多因素性;中职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表现为喜欢学习和不喜欢学习的基本各占一半;面对就业,中职学生表现为信心不足;就业意向具有多向性和就业待遇抱高期望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职生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中职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在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角色选择策略进行分析,以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这是学生身心发展关键的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变化较激烈的时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调节,就会引发行为偏离,生出事端。因此必须通过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整好中职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概述中职生心理健康,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如何进行中职生心理辅导工作,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