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我国电视体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通过对我国电视体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得出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的卓越表现,体育的产业化、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与集团化是我国电视体育取得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还从体育频道的设置、节目的制作、播出和收视几方面概括了我国电视体育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我国电视与体育的结合;2.电视传媒产业化、集团化推动我国电视体育的发展;3.体育产业化加速了电视体育的发展;4.目前我国体育频道的设置及体育节目的制作、播出与收视现状。(1)目前我国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电视频道自1995年开设以来,截止2003年年底,全国共开设42个体育频道。此外,国内没有开设体育频道的省级电视台或是开辟了文体频道,或是开辟了其他有体育栏目的频道。这些体育频道在传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视体育发展的动因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研究我国电视体育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我国电视体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得出我国电视体育取得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我国体育健儿参与国际赛事并有卓越表现、体育的产业化、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与集团化。还从体育频道的设置、体育节目的制作、播出和收视几方面概括了我国电视体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等进行研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架和科学对策:完善竞技体育的市场运行体系和机制;完善竞技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发挥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功能;树立经营开发意识、打造品牌效应,为构建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线电视体育节目市场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问调查等方法。结果表明:以体育频道为主的我国有线电视体育节目传播委员全已成为初步具备了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电视组织机构;目前,我国有线电视体育频道发展中存在缺乏国内体育电视节目、市场经济能力较弱等问题。建议:各级体育组织要统一对开发体育电视市场的思想认识,加强体育组织相关权益及其市场开发的规范管理,尽快发展体育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从对体育产业化本质和内涵的理解,透视了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潜能;并运用经济理论,从社会发展角度说明了体育产业化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方向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因素,并提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外竞技体育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做了总结,并联系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的实际情况,提出可以从国外竞技体育产业化的实践中得到如下启示: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 ;提高行业自律能力;树立经营开发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程度;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产业化中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产业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经济学、体育学、社会学等角度阐述了在实施体育产业化经营中必须注意把握的五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与栏目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的发展与栏目设置提出建议。主要结论:一方面,栏目化是电视体育频道生存之本,这主要体现在它加强了体育频道的整体性,能优化传播效果;有利于创造品牌栏目,提升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等。另一方面,电视体育频道是栏目的载体,这主要体现在栏目化要与体育频道的整体风格相统一;优质的电视体育频道有利于品牌栏目的建设;专业体育频道有利于扩展赛事类栏目的内涵等。建议:构建整体化的体育栏目体系;坚持以受众为本位设置栏目;加强跨媒体合作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体育产业化经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分析,论述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影响发展体育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发展壮大职业足球俱乐部 启动体育消费市场:兴建新的运动休闲场所 优化市场运作环境并建立体育产业人才市场等。  相似文献   

11.
体育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当下我国体育电视媒体的发展主题。作为我国体育电视频道的龙头,CCTV-5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道路上,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央视体育的主要电视频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CCTV-5的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前CCTV-5专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北京奥运会背景下CCTV-5的专业化发展战略,这对我国各级体育电视频道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世界一流专业体育电视频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视体育节目是通过电视播出体育比赛的实况画面、报道与体育有关的新闻评论、展现体育内涵的传播活动.中国电视体育节目面临着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同时在传播理念、政策制度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主要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美国ESPN是全球最大的娱乐与体育电视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视频道之一,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经营策略。作为我国体育电视频道的龙头,CCTV-5与ESPN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本文对美国ESPN与CCTV-5频道的运营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CTV-5与ESPN在专业化的品牌定位;独特的传播方式;品牌栏目的创新;特色的活动策划与培育;全面的品牌产业推进;科学的品牌建设路径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与我国电视传媒改革的滞后性,电视产业以及体育产业市场发育的不完全有关。因此,探讨CCTV-5与美国ESPN存在的差距,以及需要借鉴的地方,对我国体育电视频道的进一步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体育电视频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西方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和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退缩闭守,与其传播中的电视缺位不无关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电视相合的特性进行梳理,提出应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电视营销,中国电视体育传媒界应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议程设置",建立公共体育栏目、频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进伟 《体育科研》2008,29(2):77-79,86
通过对我国省级电视体育媒体的生存状况的阐述,分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省级体育频道联合体——CSPN的运作模式、自身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电视体育新闻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电视体育新闻的三个发展阶段。认为:1978-1984年是第一阶段,电视体育作为电视领域中的一支新军而独立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电视体育新闻初具规模、渐成气候。1985-1994年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高潮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1995-2006年为第三阶段,体育频道的成立是其开端。在此基础上梳理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媒介的专业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传播发展的一大趋势,电视频道专业化趋势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主持人专业化。电视受众是所有媒体中规模最大的受众群。在2008年奥运会来临之际,电视体育节目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通过探索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培养模式,旨在为专业化、系统化培养体育节目主持人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体育和媒体结合的社会文化审视——解读电视体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解读电视体育为主要研究目的,分析了体育与电视联姻并建立起共生关系的特质属性;探讨了电视如何按其自身准则在电视二维平面上重新构架体育,再现给受众的过程;从强调胜者世界、突出个性化、强化代理满足以及媒体文化奇观等方面解读了具有媒体文本意义的电视体育.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视体育栏目的表现形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电视体育栏目的表现形态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电视体育栏目的主要表现形态:体育赛事现场直播;电视体育新闻栏目;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电视体育杂志栏目等。揭示我国电视体育栏目的发展趋势:新闻本位意识回归;受众意识日益突出;娱乐化趋势日益明显;专业化趋势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育电视发展沿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商业体育的强劲发展,促进了体育传媒尤其是体育电视的活跃与繁荣,体育电视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一个又一个重要贡献.2008年,中国体育电视凭借北京奥运会的机遇,为国际奥委会提供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和特设项目武术等共8个项目的全球公用信号,为后奥运时代的体育电视信号制作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研究我国体育电视的发展沿革.探寻我国体育电视接轨世界一流的屹立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