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艺术,而且是两种文化的转换。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决定了文学作品翻译的不可译性,因此,翻译过程中补偿手段必不可少。但是补偿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尊重原作者,不能曲解作者的意图,或是任意增减原文信息,出现"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文学翻译补偿原则的研究对于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使用补偿手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令丹 《海外英语》2011,(9):218-219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作者不仅翻译出原文的词汇,内容,结构,而且要传达出原文的写作风格,这样的译文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将试从对风格翻译的阐释及语言形式的选择出发,分析并探讨文学翻译中风格的传达。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化差异会导致文学作品翻译中一些美质的损失.对文学作品翻译中审美损失进行适当补偿,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审美元素,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文章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审美形式的功能丧失及补偿,审美形式的价值冲突及补偿,审美形式的形义统一性丧失及补偿.文学作品翻译的审美补偿问题的探讨对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有一定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芳 《教师》2011,(10):122-122
一般性翻译,只要译文准确、通顺,大抵就说得过去了,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本文通过举例,谈谈如何在文学翻译中理解英语原文的字词,表达原文的韵味.  相似文献   

5.
语言风格是一篇文章语言的总体特点。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能否将原文的语言风格译出,关系到译文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翻译的成功、出色与否。通过比较《艾默大叔》和《名利场》的幕前语两篇译文。阐述翻译过程中译者理解掌握原文语言风格,并用贴切的汉语表达出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究字幕翻译的特点,从目的论翻译理论角度研究字幕翻译策略问题。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译者往往需要"背叛"原文,做到真正的高层次上的"忠实"。为了达到让外语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对原文的进行创造性翻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属性中的"绝对"与"相对"概念入手,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存在"不等而等"的现象,即译文与原文的"不等"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传递原文意义,真正与原文的等值。以期对翻译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8.
英语文学作品涉猎的题材广泛,与其他题材的文章相比用词的语域最宽,语言现象最丰富、风格最多样,因此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难度很大.要做好英语文学作品的汉译要深透理解原文,译文要符合原文风貌,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文学文体学引入翻译研究,开拓了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视角.然而,此类研究多集中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体裁的翻译研究,对戏剧提及甚少.本文采用文学文体学所提供的新的视角,以鹿金的<玻璃动物园>的译本为例,论证了戏剧翻译中文体风格对等的重要性.如果译者忽视了原文的文体风格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则容易导致"假象等值"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对于人物个性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翻译时不仅要努力做到内容上忠实原文,表达上尽量保持与原文一样流畅,而且要在风格上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在翻译《红楼梦》人物语言时,译者必须考虑相对权势、文化素养、人物个性等多种因素,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式,再现原作中人物语言的言语风格。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人类的认知、大脑机能和语境效果,语境在我们理解话语和文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翻译文本需要译者根据动态语境进行推理,动态语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和环境的关联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找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某种关联,尤其是最佳关联。根据最佳关联的原则,译者可以正确地理解原文,然后推理出最合适的语境,将其恰当地翻译成目标语。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源语文化经由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传递到译语文化中去,各种主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在其中.译者在选择翻译材料,进行翻译活动时,译作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其所属译语文化的烙印.而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活动更倾向于翻译的社会功能,其时代赋予译者的文化重任更凸现在其译作之中.  相似文献   

13.
翻译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译文“宁信而不顺”倡导异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译文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为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提倡同化。英文汉译应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兼顾汉语读者的可接受程度,进一步优化“异化”的译语,使译文既保持“异国情调”,又符合汉语习惯,“一仆二主”,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其中"翻译单位"的选择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命题。翻译单位是一个浮动的单位,可以小至音位和词素大到语篇。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需要根据原文的具体内容作出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A study on Eco-translatology star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00 s aims at studying the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a translator and eco-translation. It requires translators to acclimatize themselves to translating ecosystem so that their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may follow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which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versio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writer, the translator and readers, the culture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paper shows the harmony of eco-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Wang Zuoliang's translation of Of Studies in light of eco-translatology.  相似文献   

16.
译者作为原文和译文的中介 ,要处理好与原文作者、原文及译文读者等几个方面的关系。译者首先要了解原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及其写作风格 ,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解读原文。译者在翻译原文时 ,必须注意译文和原文在字词、句子结构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对等现象 ,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行文传达原文的意义。另一方面 ,译者在翻译时要尽最大可能地忠实传达原文风格 ,压抑乃至隐藏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处理和译文读者的关系时 ,要充分考虑读者群的接受能力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 ,及由此形成的读者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17.
文化预设是沉淀于源语及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原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宏观上也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提出了翻译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分析模式,预设性分析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Nord关于文本功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问题的论述,结合文化预设的例子,讨论分析Nord提出的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对文化预设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哲学阐释学视角审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是当下译学研究突破传统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结构主义藩篱而开辟的新视域,有相当的探索空间,而借哲学阐释学理论探析译者的阐释之旅,透视翻译的本质与特性,也颇具尝试性意义。文章认为译者阐释的主体性客观存在,但“努力再现原著”仍是译者阐释原著时必须遵守的道德性原则,这也是丰富和发展译语语言能力的绝好路径。而“再创造”翻译观混淆了创作与翻译的界限,模糊了译者主体能动性之度的把握,如果阐释者一味追逐创作而非专注于对文本的理解,那么,翻译将进一步蜕变为一种既不像创造也不像翻译的畸形文类。因此,准确界定译者的翻译行为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古籍的英译过程中,被动结构通常可以相应地使用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但由于文本的作者、译者、表达和含义之间的关系是积极的而不是随意的,因而在不少情况下,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适应性原则的要求,古汉语被动结构亦可使用主动语态进行变通转译。  相似文献   

20.
动态对等原则以“等效原则”为基础,其标准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程度大体上要与原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一样;其追求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原语的信息。动态对等原则的体现并非限于某个领域而是多维的。本文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的角度,解读了动态对等原则,以求对该原则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