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晓丽 《培训与研究》2007,24(3):7-8,14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聚焦美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位如今被公认为20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的文学声誉和人们对他作品的批评接受历经了从大起到大落,再到大起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菲茨杰拉德”现象即使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本文通过对菲茨杰拉德的文学生涯与心路历程的剖析和对其主要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的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菲茨杰拉德现象”留给人们的启示和思索以及“菲茨杰拉德研究热”产生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具体描写了日本社会这一舞台,但读来更似一种美国小说,比起日本文学来,他更倾心美国文学,在众多的美国作家中,他最为钦佩的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村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两部作品都是探讨都市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恋爱小说;都对主人公予以高贵、滑稽、悲剧性的描写;都以"我"的第一人称倒叙体的形式来叙述故事;作品中都交织着各式各样的对立体:生与死,感伤与快乐;幻想与现实等.可以说村上春树就是当代的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这个视角对于考查魏晋文学的重情色彩、玄言诗在东晋的繁荣、山水诗歌的萌动等文学现象都有重要启示.把上述文学现象置入<世说新语>所提供的"原生态"环境中,或能加深对魏晋文学演进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4.
古人认为石是一种载体和大地文化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石头"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意象,是一个承载着极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审美蕴涵的特定文化符号.曹雪芹对这一意象创造性的成功运用,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终结性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接受美学在联邦德国兴起,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重视.然而,有一位特殊的"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家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他就是作者.作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我们称之为作者的"自我阐释",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够促进文学意义的生成与发展,同时为文学互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论史上,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历来有争议,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20年代的编年史家"的菲茨杰拉德,为美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长期来,人们只关注他对美国梦破灭的描写,却忽视了他作为一个有着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作家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若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重新解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这种歧视和偏见充斥在他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8.
王昭君是著名的历史人物,更是中国文学传播接受史上的著名人物,由此而构成了一种文化的现象。故当人们言说昭君之时,其实是需要作出分辨的:是历史的昭君,文学的昭君,还是文化的昭君。而这三种昭君的形成,揭示了昭君题材不仅在中国文学传播史上有着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特殊意义,而且更具有一种文化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上,京派是一个非常复杂难辨的文学现象。京派的能指和所指常常滑动不定,有的甚至否认京派的流派特征。现代学界也也远未能达成一致。观念的歧出,乃是因为不同的人从诸如审美的、阶级的、文化的等不同的视角看待京派的结果。"京派是否存在"、"以怎样形态存在"乃是一个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相矛盾的历史问题。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们透过种种偏于一隅的视角,经过对民国相关文献的钩沉磨洗、检索阅读,对京派的原生形态作了一个勾勒,揭示、界定、描述了作为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京派史实。  相似文献   

10.
"朦胧诗"现象的发生是从对极左政治的怀疑与批判开始的,它承接"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文学"的传统,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核心地位,表现出了对人的情感、个体生命体验的强烈关注,它是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直接开启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关于"人"的价值、命运的思考历程.  相似文献   

11.
马爽欣  李莉 《考试周刊》2014,(98):14-14
"迷惘的一代"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著名作家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代表和领军人物,通过其作品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上"诗骚"传统与"辞赋"范畴,作为共识而被人们接受,其中内涵对经典的树立以及由此形成的迷障,却鲜有提及,与此相关而呈示于赋域的"诗赋"与"骚赋"两大传统,也因为属于常见的批评范畴,没有得到系统地梳理与清晰地展现.而在赋学批评史上,源自汉赋用<诗>形成的"诗赋"传统以及其依经立义的批评观,与围绕科举用"赋"而产生的"骚赋"传统以及其"祖骚宗汉"学说,特别是后者所体现的传法定祖的思想,形成了由"诗赋"到"骚赋"的理论变迁,这既有研讨赋论史传统的价值,也有重新审视文学史变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菲茨杰拉德小说创作的研究是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所内涵的指意系统重新审视,将小说创作纳入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文化的表征中加以透视和考察,力求参悟现实,鉴往知来。  相似文献   

14.
《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喜儿"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两个方面分析了"喜儿"的艺术形象.喜儿的文学形象从天真的农家少女到坚韧不屈的复仇者,作者分别用不同的音乐主题代表"喜儿"不同时期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天使”。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重新解读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 ,希望通过盖茨比作为“开心国王”在狂欢广场上的加冕和脱冕 ,折射出 2 0世纪 2 0年代美国社会的喧嚣与堕落 ,能为人们对作品主人公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宫体诗反思     
千百年来,宫体诗被视为"色情文学"、"淫声媚态"之作,这些评价已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然而"宫体诗"既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存在于文学史上,则必有其存在之合理性.文章对"宫体诗"加以界定,并探讨其题材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期的土地私有制,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较为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剖析、观照"农民意识"成为中国现代历史上一种鲜明而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观念.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了解农民的作家,他们塑造的一系列农民形象,构成了民主革命以来中国农民命运的发展史和灵魂演进史.  相似文献   

18.
约翰·厄普代克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作品深入人心.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是对当今社会的真实反映,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性爱主题也是他的作品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历来惹人非议.本文从性爱主题入手,挖掘出其创作中鲜为人知的一面--双性视角,并分析了其表现方式,探讨了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澳门土生葡人文学是澳门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文学现象,有着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现阶段的澳门,这种历史上遗留下来文学现象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在客观上有走向式微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海晓丽 《文教资料》2008,(15):25-26
菲茨杰拉德的文学名篇<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盖茨比的个人经历展现了美国社会的悲剧.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菲茨杰拉德采用了不同的叙述者和叙述层次.根据小说的内容需要,菲茨杰拉德娴熟的控制着叙事的时序和时长,使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