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当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为3.48%,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作为占据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主力军——新闻出版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部门和重要力量。文章利用2006—2012年图书出版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对图书出版产业的总量、结构与速度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近些年来,特别是"十二五"初期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为图书出版产业乃至整个新闻出版产业的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纵观全球图书市场,目前童书已成为推动整个出版市场前行的一大动力.童书出版已经成长为中国出版业最具活力的板块.过去的十年(2006—2015年)是中国童书出版业繁荣发展的"黄金十年",童书出版的"黄金十年"成为出版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热议的话题.以图书价格为切入点,可考察分析过去十年间中国童书出版的行业生态状况.从对中国童书价格的数据分析可以洞悉童书的出版、定价与竞争状况:童书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童书出版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童书的定价总金额增长迅速,单册童书平均定价持续上升;不同种类童书的定价差异大;童书定价呈现两级分化.由童书价格折射出的童书出版行业生态问题有:童书整体定价水平偏高带来负面影响;系列化童书存在"捆绑销售"问题;网络书店售价严重冲击实体书店;童书版税不断抬升进而影响童书价格.中国童书出版能否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将取决于整个童书出版行业能否实现良性发展,优质的原创内容及有序的童书出版市场环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数字化新思维从世界范围的数字化出版进展来看,出版商对数字化的关注,已经不再是对接受还是惧怕的犹豫不决,而是如何切实扩大数字业务收入。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版国(从品种的角度),年出书20多万种。但根据2006  相似文献   

4.
2006年,少儿图书出版仍然是竞争激烈,许多专业少儿出版社仍在寻求突破;与此同时,一些大社、强社、民营书商也纷纷进军少儿出版领域.更多的出版社涉足少儿读物出版,使少儿图书出版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也使2006年少儿图书出版的各个板块在2005年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发现"地球是圆的"到宣布"世界是平的",人类历经500余年发展.全球化时代已真正来临.曾出版过<时间简史>等系列图书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  相似文献   

6.
徐永平 《出版参考》2007,(6S):31-31
俄罗斯书业在“市场饱和”、“图书滞销”的一片惊呼声中度过了2006年。今年4月,俄罗斯书库总经理瓦连京·西罗仁科对2006年的出版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过去的一年,图书品种首次超过10万个,是俄罗斯出版历史上破记录的一年。苏联时期最高是8.4万个品种,2005年9.55万个品种,2006年出版有10.2268万个品种。俄罗斯图书出版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仅次于中国(21万个品种)和美国(20万个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特征和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版图书数量的角度来看,英国与美国、中国一样,每年出版的新书种类超过12万种;从图书销售市场的角度来看,英国仅次于美、德、日、中,是拥有第五大国内市场的出版大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l图书出口国<'[1]>;从出版管理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英国拥有先进的出版管理理念和操作技术,是其他国家同行学习的典范.本研究课题基于出版产业链的研究视角,通过收集和整理2000/01到2006/07年英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相关数据.试图分析和总结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以期有助于中国同行更好地了解英国的图书出版现状和制定相关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儿出版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飞 《编辑之友》2010,(10):22-23
一 中国少儿出版的现状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剖析. 1.出版格局 中国的少儿出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出版,更不是"小儿科"出版,而是全行业参与竞争的大众出版、大门类出版、大少儿出版.全国581家出版社,有523家出版少儿图书.2010年,全国上报图书选题总量190250种,其中少儿类图书选题36417种,占19.14%.32家专业少儿社上报图书选题8324种,占22.8%;非少儿类专业的其他各类出版社上报的选题28093种,三分天下有其二.并且,非经营性的人民出版社系列也纷纷出版少儿图书,上报了1764种少儿图书选题.  相似文献   

9.
《出版广角》2011,(5):27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200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动的一项工程,旨在为外国读者用自己熟悉的语言阅读关于中国的图书,了解中国提供便利,主要采取资助翻译费的方式,鼓励各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国外出版机构在谈妥中国图书版权转让事宜后,可以通过"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www.cbi.gov.cn)直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以及图书出版单位扩张规模的市场行为特征,利用前10家图书出版单位的相关数据分析2004--2006年图书出版产业总收益的影响因子,发现资产规模对总收益的影响明显,但是通过对收益规模弹性系数的分析,发现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经济性不强.  相似文献   

11.
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陆566家出版社就已有528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近两年来这一数字又有所攀升.教材教辅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因为如此,许多出版社对教辅图书的出版情有独钟,正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重庆出版业以实施重大图书出版工程为切入点,以继续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为着力点,更新出版观念,调整出版思路,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地挖掘地方资源,基本形式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突出的出版格局。三家图书出版单位其申报年度选题658种,整体上呈现七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索"CNKI数字出版平台",将检索范围限定在2001年至2007年间.检索"信息科技专辑"收录的院校图书采访研究的文献题录,共检中734条.对上述文献的分布、作者结构和研究路向作分析.同时就某些研究"热点"试作辨析.  相似文献   

14.
"非出版营销"是指常规图书营销之外的经营活动. "非出版营销"能够拓展图书出版营销的新领域,使出版行业与其他行业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出版营销的经济效益; "非出版营销"能够体现图书出版的服务功能,以主业为线索实现多元化经营,提高出版营销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陈万雄 《出版参考》2006,(3X):26-27
2006年台北书展期间,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陈万雄先生出席“2006年华文出版论坛”,并发表一篇题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演讲,总结了2005年香港与海外图书出版业务三件负面、三件正面及三件难分正负的事项。现辑录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互联网,思维,解析并重构图书出版机构的角色与功能,通过对"互联网P时代图书出版的利润分析,探讨图书出版机构的组织变革.  相似文献   

17.
王岳 《编辑学刊》2006,(4):29-33
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重申"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按专业分工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布<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总署连续颁发文件,旨在强调:只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定,具备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才能出版辞书.并依此原则实施长效管理,以建立规范的辞书出版秩序,切实提高辞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成果显著 据统计,1996年以来,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和引进的比率基本维持在0.1∶1左右,2002年升为0.12∶1,可2003年又跌至0.07∶1,直到2004年、2005年才又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分别达到了0.13∶1和0.15∶1,连续两年小幅递增.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9382种,而输出仅1434种.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法国共出版和再版了214种园艺图书,比2006年增加29%,但仍未达到2005年252种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尤其是原创的科普图书出版工作可以说举步维艰.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有80%以上是亏本的,虽然有志于科普出版的人们怀着崇高的理想苦苦耕耘,屡败屡战,但收效甚微.就连国家花大力气组织推出的"院士科普书系"也淹没在茫茫书海中,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浪潮."科普图书叫好不叫座"甚至成为了出版界的共识.随着出版社的转制,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之下,出版社和编辑们还有多大的勇气和精力能投入到科普这项两个效益都很难立竿见影的事业中,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