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秀梅 《中国教师》2013,(16):17-19
通过"变异理论"的课题研究,我们尝试运用"变异理论"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概念的本质属性,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变异理论"的实践研究通过学习"变异理论"和观摩听课,教师普遍认识到,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往往没有经历对事物"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辨析,以致难以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变异理论"恰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打造"质量和平"的品牌,我校开展了省级"十二五"课题《构建小学数学双主体下的"三部九步"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作为一名课题参与者、一名数学教师,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拘泥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也曾采用自主、合  相似文献   

3.
韩淑红 《中国教师》2013,(16):16-17
针对小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特点,教师须在数学教学中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以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全面把握。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变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体而言,大致概括为三方面。一、学习源于系统的重复和变异"变异理论"认为:一定数量的重复对于学习来说绝对必要。因此,为了认识某事物,就必须注意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能够切实实现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减负增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自2010年3月起,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合作,借助北师大专家的力量,在海淀区部分小学开展"变异教学理论的课堂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经历了理论普及到指导实践的过程,使参与的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并逐渐提炼出变异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关键点",现分享给大家。一、变异理论变异理论是由瑞典课堂教学研究专家马飞龙  相似文献   

5.
说课活动与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推出的。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关注。据有关材料介绍,已有20多个省、市、区的一些单位开展了这一活动,“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也已成立。1996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全国首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  相似文献   

6.
胡爱萍 《中国教师》2013,(22):10-11
"变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认识某个事物,就必须注意到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不同。为了注意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某个属性上的不同,这个属性就必须在某个维度上发生变化。在所有其他属性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属性才可以被识别出来。"变异理论"的四种范式,即"对比""分离""类合"和"融合"。其中,"对比""分离"和"类合"关注的是事物、现象或概念的  相似文献   

7.
你相信吗?人可以变成"怪物"。如果不相信,请听发生在我们课堂上的故事。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课《我像谁》一课,就重点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还让学生准备了全家福照片、小镜子等,为研究自己  相似文献   

8.
白永红 《中国教师》2013,(16):13-14
"变异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平台。学习、研究和实践"变异理论"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教师带着原有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学困惑进行"变异理论"的学习与研讨,通过不断理解、实践和反思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提升对教学的理解,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旨在以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例展现"变异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提高初中数学教师高效课堂的实施水平,凸显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本文就如何把优质课晒课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青海师范大学人文价值项目课题研究小组来我校开展"人文价值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课题研究,笔者有幸参与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将人文价值理念渗透到数学课堂中这一全新的视角深深地吸引着我。根据我校数学课题组制定的主题"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公正、公平价值的课题研究",我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分数应用题"一节的教学作为我的第一次课例研究内容。本节课涉  相似文献   

11.
李卫平 《广西教育》2014,(48):50-50
正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对于历史,他们却选择了"遗忘",其"遗忘"历史的速度之快同样令人咋舌。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决定在教学中做一次新的尝试。我选取的课题是《红军长征》。单从教材而言,这一课的内容不多,但是,我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长征的前因后果。为此,我在课前找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素材,并决定在这些课里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花费了两天时间,反复酝酿课件的设计思路,筛选有关的音像、文字  相似文献   

12.
变异理论是瑞典哥德堡大学马飞龙教授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合作进行课题研究,探索如何运用这种理论来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根据此项研究的经验,变异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理解为:学习是为了获得应对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离不开对事物差异的感知。运用变异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其关键属性,注重学情调研和分析,合理选用典型例证,并依据目标引导学生注意例证的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13.
秉承"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学习预期为指向、以学生特点为依据、考虑实施的可行性"的原则,我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的,在日常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基于网络环境的、基于白板软件的科学学习。下面将结合我执教的《油菜花开了》一课,谈谈我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课题研究中的些许心得体会。一、关于《油菜花开了》【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确保校本教研工作全面开展 首先.我们在确定研究课题后,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围绕课题研究确定教研课题,积极上好"五课"(即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课,初级教师的优质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探讨解决问题的视导课),评好"五课".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现实的状态是数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存在研究经验不足,选题视角偏窄,研究规范欠缺,反思能力不强,有为了课题、为了任务、为了职称而做课题的现象。为此,在理念上要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处理好工作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在行动上把改进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完善教研一体化机制;在反思上把元反思作为新基点,不断总结提炼课题研究经验,从根本上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同一课题我在全区连续做了三次研讨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导学案的设计和有效运用.下面就根据自己执教的一节课——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节"谁的包裹多",谈谈导学案中有关"先学"的设计与思考.一、课前先学的设计与思考按照"先学"时间上的分类,我根据需要安排了两种先学内容,一是课前先学,二是课中先学.所谓课前  相似文献   

17.
课题课就是在教研活动课中,更多地关注个人或集体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成分,让教师真正在"发现问题--找到办法--解决问题--总结提升"中成长.课题课分为研究课与课题汇报展示课,既可以作为单项科研课题活动开展,又可与常态教研活动结合开展.为了使课题课有效发展下去,从女性的保养角度说开去,在选择适合自己"护肤品"的前提下也应先做好它的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18.
变异学习理论,基于现象图式学,探索人们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理解、体验和思考.以事物或现象出现的原初状态为"基值",通过不同形式变换"基值"使学习者逐渐认识事物或现象本质的一种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会开展数学复习课教学,针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本文针对提升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进程中,教师的教学意图得到有效渗透和融入,学生的学习技能得到有效锤炼和培养。在以学生为核心、以能力为要义的现代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的实践课教学活动,必须始终围绕学生主体有效实践探究做文章,让小学生在数学实践课进程中,能够主动融入进去,"学进去",并能根据时间所得所悟,有效"讲出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作者结合"学讲课堂"教研课题,就开展好、实施好小学数学实践课教学活动,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