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稿对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创造性贡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编辑和同行专家对稿件的鉴审是保证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审稿不仅仅是对稿件质量和发表价值作出恰当的评判,而且可以对原作有创造性贡献。所谓创造性贡献即对原稿内容提出了有创见的补充、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为作者所认可或采纳,从而使论文在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等方面的质量水平有实质性提高。审稿对论文质量创造性贡献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应积极提倡和鼓励编辑和审稿专家对稿件内容作出创造性贡献,以促进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编辑初审是审稿过程的第一关。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初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初审工作时滞长,初审编辑对稿件的把握不强。为了提高初审质量和效率,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好学术不端处理工作,合理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完善网站等窗口信息建设;加快初审速度,坚决做到不积压,源头上缩短审稿周期;对于退稿和退改的稿件,要明确初审意见;初审编辑从审稿统计数据看审稿人选择审稿人;完善外审专家数据库。最后指出科技期刊编辑要成为复合型学术编辑,要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人文精神,才能有利于科技期刊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挥审稿人作用 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稿人的审稿质量对于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审稿人的选择、影响审稿人审稿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审稿质量的措施等的论述,探讨如何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提高审稿质量,从而促进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审稿是编辑的中心环节之一,是科技期刊保证其学术质量的重要措施。从编辑初审、审稿专家的选择、审稿专家库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了审稿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专家审稿将直接影响到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四平  倪鹏  王溪婷 《学会》2009,(8):58-60,64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专业的发展,科技期刊工作中作为审稿关键一环的专家复审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了保证稿件审理质量和速度,科技期刊有必要在原编委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新审稿专家队伍。审稿专家的信息来源途径有很多,但各有利弊,所以在信息的筛选和专家的确定过程中,编辑要严格把关,及时更新、评价、补充,努力建设一支有效、实用的科技期刊审稿队伍。  相似文献   

6.
在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责编审稿与专家审稿共同承担着稿件审理和质量把关的重大责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了解责编审稿和专家审稿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加强责编与审稿专家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审稿质量,进而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的科技期刊稿件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分析科技期刊编辑控制稿件质量的关键步骤以及可行措施,为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HACCP体系的危害分析原理梳理科技期刊编辑处理稿件流程中初审、送审、编辑加工和出版4个环节中影响稿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应用关键控制点判断树法分析稿件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探讨编辑在稿件处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编辑控制稿件质量的关键点是送审、编辑加工和出版3个环节。编辑在稿件处理流程中控制质量的主要措施包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初审方式,从源头上控制稿件质量;多渠道筛选审稿专家,建立科学的评议制度,确保审稿质量;采用“三读四性”加工方式,从学术内容和编辑规范角度提高编辑加工水平;采用规范化的校对方式,提高出版质量等。【结论】 将HACCP原理应用于科技期刊稿件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控制和提升稿件质量,有助于促进期刊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编辑在稿件科学性控制方面的责任与作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论文评审方式实行同行评议,稿件的学术质量主要由审稿专家把关.在具体编辑实践中发现,审稿专家在稿件的科学性控制方面还不够,编辑应有所作为.文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析了审稿专家容易疏忽而需要编辑在稿件评审、退修、加工及清样审读过程中注意的科学性问题.并就编辑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影响科技期刊论文专家审稿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69-1372
为了解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编辑遴选优秀审稿专家提供依据,选取《广东医学院学报》160篇论文送予89名专家进行审稿,并以问卷形式对审稿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教授与副教授的审稿率、审稿时间和审稿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下专家的稿件审回率最高且审稿质量最好;60岁以上专家的审回率则最低,但其审稿时间亦最短,且其审稿质量仅次于40岁以下的专家;审稿方式、审稿制度、个人素质、审稿人身体状况和审稿心理均是影响专家审稿质量的因素。建议编辑在遴选审稿人时应根据稿件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专家的特点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审稿中的需求与服务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岭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42-1245
同行专家审稿对科技期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期刊应重视专家在审稿中的需求。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专家在审稿中主要有五种需求:减轻审稿负荷,规避审稿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通过审稿获得友情和归属感,通过审稿获得利益回报和精神回报,通过审稿促进自身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服务建议:降低专家审稿劳动强度,帮助审稿专家规避风险,帮助审稿专家在学术共同体内建立更广泛友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审稿专家获得更多的利益和精神回报,助力审稿专家科研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中医杂志》审稿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学术期刊审稿专家队伍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审稿专家的数量、学科分布与细化、地域分布、年龄结构及专家信息动态管理。认为科学地建立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是确保审稿质量及期刊学术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专家审稿意见在科技期刊论文中合理呈现的价值、形式和基本要求,为其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借鉴。【方法】从科技期刊中充分搜集呈现专家审稿意见的例文,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结果】发现纸质期刊随文刊载专家审稿意见并不普遍;主要分布于脚注和文后注释中,正文中较为罕见;形式上多为笼统致谢,具体描述专家审稿意见及本人处理情况的不多。【结论】专家审稿意见的合理呈现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其普及和推行有利于形成新的学术规范,加强审稿规范化,完善审稿机制,提高科技期刊利益各方的学术水平,推动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杂志》审稿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学术期刊审稿专家队伍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审稿专家的数量、学科分布与细化、地域分布、年龄结构及专家信息动态管理。认为科学地建立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是确保审稿质量及期刊学术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科技期刊激励外审专家措施提供系统理论支撑。【方法】 依据扎根理论的思想,选择16名科技期刊外审专家进行访谈,对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找到影响科技期刊外审专家审稿意愿的因素,进行归类和关系确定后,构建科技期刊外审专家审稿意愿模型。【结果】 外审专家的审稿意愿受到效价性因素和成本性因素的双重影响,效价越高审稿意愿越强,而成本越高审稿意愿越低;效价性因素包括学术地位、学术水平、掌控感、启发思维、情感体验和社会贡献,而成本性因素包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结论】 科技期刊应提高掌控感、启发思维等审稿效价并降低审稿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学科技期刊稿件的专家外审结论与定稿会结论的一致性并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 对比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中华神经科杂志》6次定稿会讨论稿件的专家外审结论与定稿会结论之间的异同。【结果】 各类稿件的专家外审结论与定稿会结论的退稿一致性均较高,而录用一致性均欠佳,专家通过定稿会集体讨论得出的审稿意见比外审意见更为严格、科学和全面。【结论】 在稿源充足的条件下,若稿件的外审意见不佳可直接考虑退稿,缩短审稿周期,提高稿件的处理效率;而有必要将外审意见良好的稿件提交定稿会进行再次讨论,为稿件的学术质量进一步把关。通过对比外审结论与定稿会结论的一致性,也可甄别审稿专家的审稿专业程度。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稿件外审的作用与实践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家审稿是保证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长期以来多以校内选聘专家为主,但学报稿件内审和外审效果大不一样。高校学报与专业性期刊既有相同的期刊属性又有自己的不同特点。高校学报在办刊宗旨、稿件来源、编辑队伍组成等方面不同于专业性期刊的这些特点,使得学报稿件外审更加重要。尤其是在选聘校外“小同行”专家审稿的条件下,学报稿件外审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录用稿件,有利于促进学校科研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多年的实践作出了诠释。  相似文献   

17.
朱大明 《科学中国人》2007,(11):128-128
稿件的鉴审对决定论文是否发表及其质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正规的学术期刊都把同行专家审稿作为评价稿件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能被学术期刊尤其是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聘为审稿专家,意味着一种学术荣誉和公认的学术地位。但现实中,同行审稿除依靠自己的学识能力和理性思维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受主观意识,心理状态,品德修养等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而能否对一篇学术论文公正评审,既取决于健康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也取决于审稿人的修养和责任自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态度与认知水平,分析学术不端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识别与防范学术不端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调查内容和指标,利用问卷星网站分别对编辑和审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我国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严重,但对学术不端类型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前者认为主要是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而后者认为是篡改和捏造数据。学术不端的个人成因主要是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压力,但编辑认为职称晋升是主要动因,而审稿专家认为科研考核压力是主要动因,不过两者都认为缺乏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学术不端的主要环境因素。在防范学术不端方面,编辑和审稿专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所差异,前者强调编辑加大审查力度,后者强调作者提高自律意识。【结论】 编辑和审稿专家应深入学习学术不端规章制度,严查稿件的学术不端,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不端稿件的发表。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出台更加明确合理的学术不端规章制度、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审制度,避免以文章论英雄。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中华耳科学杂志》45篇来稿的同行审稿质量, 对审稿专家的对口程度、是否认真审稿、对稿件的整体评价准确与否及所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量化分析。结论是,同行专家对稿件学术价值判断准确者达95%,是编辑部决定稿件是否刊用的重要依据。但是,同行专家的审稿质量参差不齐,经过同行专家审阅的文章仍然隐伏不少“硬伤”, 编辑部应该选择“完全对口”即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的文章与所审稿件有相似主题的、审稿认真的专家进行外审,并对文章仔细复核,对其学术质量进行终审把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其他英文科技期刊编辑选择合适、准确的审稿专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中国化学快报》为例,介绍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快速选择合适、准确的"小同行"评审专家的途径和原则。【结果】通过选取编委/青年编委、利用已有的审稿专家库、利用网络数据库、作者推荐、其他专家推荐或者学者自荐等途径,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为稿件选到合适的专家审稿。【结论】建立并及时维护审稿专家库,全面掌握审稿专家信息,可以提高审稿效率和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