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是中国学者中投稿最多的一位,他将电气冶金技术、玻璃制造技术、克鹿炮的制造等西方工艺都通过《格致汇编》详细介绍给国人,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先进的西方工艺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启蒙意义,并且为近代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文学会在1930年创办的《宇宙》期刊,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科学普及期刊,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学科普及期刊,《宇宙》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又注重语言的通俗性,为近代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是中国学者中投稿最多的一位,他将电气冶金技术、玻璃制造技术、克鹿炮的制造等西方工艺都通过〈格致汇编〉详细介绍给国人,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先进的西方工艺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启蒙意义,并且为近代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是中国学者中投稿最多的一位,他将电气冶金技术、玻璃制造技术、克鹿炮的制造等西方工艺都通过〈格致汇编〉详细介绍给国人,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先进的西方工艺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启蒙意义,并且为近代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科学画报》是中国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画报期刊,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内容、通俗的语言,传播了大量的科技信息。本文论述了《科学画报》的发展以及期刊的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普及和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科学画报》的特色和办刊经验亦可为当前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格致汇编》与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在清末的传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以原始材料为依据,讨论清末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创刊缘与刊行情况,分析其内容与特色,论述它在清末传播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贡献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视角,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对1919年创刊的《少年中国》编辑出版、办刊宗旨及自然科学传播作了历史考察与研究,梳理五四后期综合性期刊在中国传播自然科学的历史脉络。研究认为:《少年中国》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本科学精神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翻译、引进与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影响并推动了五四运动后的科学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自然科学传播和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早的一部近代生理学译著——《身理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理启蒙》系艾约瑟译的《格致启蒙十六种》之一,初版于1886年,它是迄今所知并且可见到的最早的一部介绍西方近代生理学的专著,尽管该书程度不深,内容也不全面,但它刻意介绍近代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诚为一部入门教材中的佳作,遗憾的是,该书在当时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商务印书馆1915年创办的《妇女杂志》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全国性女性期刊,科技是其重要内容。《妇女杂志》的科技内容包括女性生理卫生知识、医疗、保健以及护理知识、家庭实用技术、一般科学原理、科技新闻和对先进的科技产品的介绍。《妇女杂志》的科技传播特色表现为科技传播文章的作者多为女性;注重服务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编排方式多样;科技传播和经济效益相结合;题材不断拓展。《妇女杂志》对当前女性期刊进行科技传播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考证并运用科技史方法,对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科学技术传播内容和特色进行论证,纠正了过去有关潜水器具报道、有关建议中国创设农会、有关中国第一个西医医院等错误论断,使鸦片战争前夕经由期刊传入西方科技知识的原委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考证并运用科技史方法,对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科学技术传播内容和特色进行论证,纠正了过去有关潜水器具报道、有关建议中国创设农会、有关中国第一个西医医院等错误论断,使鸦片战争前夕经由期刊传入西方科技知识的原委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13.
王珂 《科技风》2013,(12):20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世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成就被介绍、传播到西欧。因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不是单纯的"先进"与"落后"的对比关系,而是承先启后的关系。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是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随着《几何原本》等西方文献的汉译,在西方社会盛行了近两千年的公理化方法来到了中国。这种方法中国古代没有,且和近代科学的关系密切,本应受到国人的欢迎,并能尽快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和传播。但事实却相反,公理化方法传入后一直被国人冷落,直到晚清。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1、《几何原本》生涩难读;2、“西学中源”说轻视西方科学;3、公理化方法传来的时候本身不完整。正是这三个原因造成了当时公理化方法传播的停滞。  相似文献   

15.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的体现,同样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被广泛传播和推广。通过具体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身体素质、解剖学身体观的传播、科学量度观念与体检等问题,认为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推崇有利于具体的西方身体卫生知识和体检实践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体检实践的落实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西方身体观念的传播。这一时期的体检技术与实践既呈现出源自西方科学的医学特点,亦表达了救亡图存时代对国民体格强健的民族诉求。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3,34(1):209
<正>《内江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已被收录进《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并由邮局在全国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本刊的作者主要为高校教师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科学救国"思潮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科学时报》是宣传"科学救国"思潮的阵地,对中国近代的科技传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科学时报》在传播和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救国观念。《科学时报》的内容选择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注重传播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权威性。通过开设多类专栏、采用图片、积极与读者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增强刊物的传播效果。《科学时报》的科学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并对当时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学中源"说是清代学术史上重要的思潮之一,贯穿清朝始末,尤其在甲午后泛滥,达到高潮,出现了《格致古微》和《格物中法》等集大成之作。本文则是通过深入分析这两大部书之一《格致古微》成书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论证方式等方面,最终展现甲午后"西学中源"说论证方向和论证方法上的特点,并揭示清代学术史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数学期刊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近代数理期刊的发展状况,着重对《数理杂志》、《数理化》、《数学季刊》、《中国数学会学报》等4种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期刊的内容和创办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最早的数学期刊为创刊于1897年的《算学报》,并认为周达在中、日数学期刊的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傅兰雅为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传播实践作出了贡献,他通过创办杂志、开设书院、编译西方近代科学著作等方式,广泛传播了科学知识,对近代中国科技知识的更新和观念的转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在当时所进行的科学名词实践活动,对于当今的科技传播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