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促使教育系统干部“进课堂”听课带课,进一步提升其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晋中市出台《晋中市教育局长校长教研员听课带课制度》,把过去一直强调的领导听课带课要求变为一项常规性制度和硬性规定。要求市、县教育局局长每学年至少要听10节课,副局长每学年至少要听20节课,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每学年至少要听50节课。  相似文献   

2.
今年,新学期开始,德宏州教育局的领导同志带领全局干部,分两组深入州民族中学、州师范学校听课。全局参加听课的十三人,共听了二十八位教师的一百三十二节课。他们采取普遍听(各学科都听)、重点听(集中听一部分新、老教师的课)、比较听(听同年级二位老师讲同一内容的课)等方法,向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学习,直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的一天,武安市教育局局长祁有山拿着听课本,走进团城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与学生、教师一块听了该校校长郭鹏的语文课——《少年闰土》.祁有山一边听,一边认真做笔记.听课结束后,祁有山与上课、听课教师及教研员进行了集体点评. "这节课教学设计、知识点渗透、情感教育都很到位,但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还有差距,一定要结合新课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知识的深度、厚度,丰富教学技术,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祁有山总结点评说. 据武安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连日来,武安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不打招呼,随机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密集型听课,并开展面对面评课、座谈,与教师谈感受、谈教学,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这仅仅是武安市教育局"局长进课堂、听评课、抓教学"活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听课不能盲目听,听课也要“备课”。当然这种说法听起来令人不可思议,听课就听课,干嘛还要先去备课?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当然这个备课,不能像授课者那样备课,但听课前总要大体了解一下授课者这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就像我们平常看戏,事先要了解一下剧情,看电影、电视事先先看一看电影说明、看一下电视报,了解这一集的大体内容一样。否则就是盲目  相似文献   

5.
史欣 《教育》2009,(12):42-42
今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发出通知:校长必须走进课堂,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听课、评课,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得少于50节;同时,倡导副校长兼课,听课节数适当增加。北京市海淀区采取“一票否决制”:校长听课不达标不能评优。专家呼吁:校长决小能远离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摸清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及瓶颈,提升教育行政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责任意识,马鞍山市教育局提出了"机关干部进学校进课堂沉下去了,教学一线的情况上来了"的工作要求,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少坐在办公室指导多走进课堂听课,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为期半个月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听课调研活动。活动中,要求每位机关干部走进全市各中小学,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认真查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主动向教学一线的教职工征求意见建议、交流探讨,调研学校在办学  相似文献   

7.
信息网站     
中南大学倾情援助水湾村小邵阳市二中试行“生择师”制度常宁市教育局100名机关干部忙视导近日,在常宁市中小学校活跃着一批教学视导员,这些视导员不进会议室进教室,不进厅堂进食堂,在广大师生中一时传为佳话。这是常宁市教育局开展的百名机关干部下乡视导活动。活动紧扣教学工作这一中心环节,以夯实常规教学为基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重点抓干部作风建设和教学常规落实。该局一抓制度建设,出台了《常宁市教育局教学视导工作方案》,要求局机关所有干部每人联系一所学校,每月到所联系的学校调研或听课3~5天,一学期听课30节…  相似文献   

8.
这学期,施校长每天都要听好几节课。到现在为止,许多老师已被听了七八节,可我一直都没被听到过,心里也便放松了些。哪知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前,在我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施校长拿着听课笔记大踏步地走进我的教室,我顿时有点措手不及,好在我的课  相似文献   

9.
1980年5月上旬,我们和在河南开封参加历史教学法科学讨论会的同行一道,经开封市教育局教研室安排,听了开封市一中傅洪老师的一节历史课.傅洪同志是1979年9月才成为中学历史教师的.他的课得到了听课同志的肯定.这节观摩课的题目是《明末农民战争》.听课以后,很受启发,深感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现仅就我们感觉到的谈一些想法.一、关于如何处理教材内容多,授课时间少的矛盾问题.内容多,时间少,这是目前历史课老师共同感觉到的一个难题.《明末农民战争》这节课的教者在探讨这个问题上已经迈出了一步.这节教材见初  相似文献   

10.
葛敏芸 《中学教育》2007,(10):36-37
时下对校长的要求越来越高,校长的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学者呼吁:校长要姓"教",校长要走进课堂一线,上课、听课。上级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得少于多少节。于是乎,校长们忙里偷闲走进课堂听课。很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年要听所在学校的每位教师的15节课,全年听课总量达450节~480节。他认为,如果没有听够15节课,对这个教师就毫无了解;如果一天没有听够两节课,等于一天没有办事。由此可见,听课对于每一位校长而言,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领导者听课的方法可以有如下几种:一是散点式,也叫“随机抽样法”,即有时间就去听课,不拘科目,不拘师资情况。这种方式对新校长来说,尤其有用。如我刚调到零陵师范学校任职后,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便采取散点式的听课方法,拿着学校的总课表,想听哪位…  相似文献   

12.
怎样写听课笔记,本身没有可以遵循的模式。一些学校和教研单位有时给听课者印发听课记录本或听课卡什么的,一些听课者时常是按上面的栏目填空,我认为不足取。听课,跟授课一样,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听课者要有独特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鉴别能力、领悟能力、评判能力,听课时的所听、所看要变成所感、所悟,而这些都要用笔记录下来。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备忘,为以后的评课和为自己的反思、领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听课小议     
学校领导听课是常有的事,但如何听好一节课,发挥听课的作用,让授课者、听课者都有提高、有收获,却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笔者认为:一、听课,要听有备之课听课的目的是了解教学现状,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而不是找毛病,找岔子,借听课整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某初级中学听了一节美术公开课。讲课的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县级教学新秀。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是剪纸。 这位老师在简单讲解剪纸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边进行演示,一边教学生动手进行剪纸练习。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鸟兽、虫鱼图案呈现在了眼前。听课的许多老师都啧啧称赞不巳。  相似文献   

15.
受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的委托,我前后听了育才二小等3所学校104节语文课。“实践是学习”,“实践出真知”,听课激起我不少思考,现将接触到的一些问题整理出来,供教师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反刍、思考
  听课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学”。是要通过“听”的形式来实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做到取长补短,进而切实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所以,我们在听课结束后,必须认真对照听课记录及时地进行“反刍”。这里的“反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唤醒”,而是通过“课堂再现”将自己置身于整堂课的教育情境中,对课堂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深度分析、研究:一是,要站在“听课人”的立场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不仅要找出本节课都有哪些亮点和缺失,而且还要用心去感受授课者“教技”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并及时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二是,要站在“授课人”的立场进行反思研究,如果自己是授课人又会怎样设计本节课?与之前授课人相比,自己的“授课”又有哪些长处和不足?前授课人的课堂与自己的课堂又有哪些共性和相通之处?有哪些亮点能对自己有所启示?有哪些优点是适合自己进行学习借鉴的?又有哪些不足是需要自己规避的?今后如果自己讲授该课又应该怎样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要将他人课堂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思索及时进行聚合、总结,并叙之以文予以记录,这样我们的听课所收获
  的就不只是对课的外在形式的感知,而是真正领会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如此,我们的听课效果就必然会与之前大不相同,真做到听有所悟、听有所学。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听了一节评优课。令所有听课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这节课的课件做得相当不错,因此,这节课上得也算非常成功。座谈中,当听到授课教师说这个课件花费了他4个工作日的时间才制作完成的时  相似文献   

18.
蔡英 《教书育人》2010,(4):22-22
这学期,施校长每天都要听好几节课。到现在为止,许多老师已被听了七八节,可我一直都没被听到过,心里也便放松了些。哪知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前,在我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施校长拿着听课笔记大踏步地走进我的教室,我顿时有点措手不及,好在我的课准备得还算充分。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之后,我还是信心十足地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19.
徐晓华 《考试周刊》2014,(91):175-175
<正>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听别人的课。既要"听",又要"记",还要"思",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听课。通过有效听课,可以引导教师走上自我发展螺旋式上升道路。通过有效听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听课过程中,优秀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生动娴熟的教学语言,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灵光闪现的教学智慧,加上听课者的所见、所闻与所思,必然会在自己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一、"听"——听教师的授课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荣幸参加了滕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评课观摩活动,听了优秀教师一节王龙老师的公开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整节课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深深吸引和打动着我,真是受益匪浅.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 课上,王老师首先出示课件情境图:“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商场里举行“冰箱冰柜大展销”活动,热闹的场面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张鹏、李笑、王军三人也跑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