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过渡经济学范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国家发生的剧变和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引发了一场关于改革方式的大讨论,出现了市场社会主义、比较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进化理性主义、新制度经济学、特殊改革方式论和整体的政治经济学范式8种过渡经济学范式.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期间,以美国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为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主流派"。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和过度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各种新理论也不断涌现,如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高等教育需求持续旺盛,教育收费管制放松,进入高等教育市场存在政策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技术壁垒,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偏好以及高等学校自主权不断扩大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新制独立学院得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重要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的,经60~70年代的不断拓展和丰富,在西方国家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中,他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研究涉及到技术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政策科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其中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是关系到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几个重点学科,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显得格外密切。  相似文献   

6.
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经济学学科在引进、介绍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践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致力于创立中国发展经济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发展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创立中国发展经济学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发展经济学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了促进新时代中国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在我国学科目录内增设发展经济学为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着力把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提炼升华为国际主流发展经济学理论;加强对微观发展经济学和随机实地实验方法的研究;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卓越  张珉 《教学与研究》2007,3(11):80-87
新制度经济学批判新古典理论过于抽象,但自身也未能很好地解决制度研究的现实性、历史性和社会性问题.在新制度经济学陷入困境的同时,政治学领域兴起了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浪潮.本文从制度观,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制度变迁理论、历史、社会背景和文化在制度研究中的地位等方面,对政治学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政治学新制度主义的蓬勃发展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走出困境带来的启示及其对我国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经过60年代以来约近30年的演变和发展,现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颇有影响的理论分支,并成功地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阐释。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阐释美国当代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在三四十年代,中国就产生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学.中国的发展经济学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度重新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焦点。河连夑的著作《制度分析:理论与争议》在承接前人智识的基础上,介绍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的核心观点、面临的批判和最新走向,探讨能够有效解释公共行政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全书系统、全面地呈现了新制度主义的缘起、进程、争议和未来走向,为读者把握新制度主义提供了全套视野。从新制度主义的缺陷出发,未来新制度主义的发展既要推进理论同现实研究相结合,更要在实践基础上校验制度理论,并进一步构建新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方兴起(以下简称方):2007-2009年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陷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理论危机(1929-1933年大萧条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陷入第一次理论危机,1973-1975年的"滞胀"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陷入第二次理论危机).丙方经济学向何处去?由此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nald H.Coase曾发表《企业的性质》(1937)与《社会成本问题》(1960)这两篇向主流经济学宣战的论文,此后,理论界关于企业与市场,以及关于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之间替代选择的交易费用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且日渐繁荣。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以交易费用学说与产权经济学两大学科分支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NIE,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其变迁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分析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  相似文献   

13.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20世纪60年代才初步形成较为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 ,则是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一书。由于它是第一部比较系统阐明教育经济学理论的著作 ,因而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关注。在我国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如果说 ,厉以宁教授的《教育经济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导论》和已故杨葆教授的《教育经济学》是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开启之作 ,为本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  相似文献   

14.
王志伟 《红领巾》2005,(5):13-20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论并进行综合.“存异“和“趋同“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两大“转换“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成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大转换,即由新古典经济学向凯恩斯经济学转换.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滞胀“又促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互相接近,形成西方经济学“趋同“的发展方向.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发展演变趋势,有助于对其理论主张和政策的时效性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国家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学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在最为传统的国家理论方面。从国家和社会关系出发,吉登斯提出了新的国家类型即传统主义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现代民族国家;新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以国家目的悖论理论有力地解释了第一批现代化国家的得与失;而20世纪70-80年代很多国家的政治变迁则使亨廷顿等人总结出国家转型理论。本文结合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验证这些国家理论的解释力与限度。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论》研究中,存在两种拜物教研究进路:即卢卡奇的拜物教的"物化论"解读与鲁宾的拜物教的"价值形式论"解读.卢卡奇基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提出的"物化"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脱离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思想再造",最终走向了唯心史观.鲁宾根据苏联20年代藏的马恩原始文献,强调回到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理解拜物教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基本方法论和科学范式,概括性地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的关系,并就中国改革中的理论论争例举性的进行了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美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中正式制度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期,从殖民地时期到1890年;第二阶段为确立期,从1891年到20世纪70年代;第三阶段为革新期,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中正式制度的变迁,明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具有多元性;变迁方式主要为渐进式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供需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现状,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围绕“交易费用”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批判地继承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现实的制度分析入手,基于现实的实证研究使得人们的视野转向实验经济学。最后列举了一些制度分析可以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育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教育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校,并最早获教育经济学硕士、博士授予权.20余年来,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出版了国内广泛使用的教材,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和整合学科队伍,加强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保持在国内学术上的领先地位,在国际学术界进一步扩大影响,成为国家教育经济学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