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研究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要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实际行动中研究,并在对话与合作中实现教育的创新与超越。一、在教学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品质和特征。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研究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实践智慧获得的重要途径。根据教学的过程,教学反思分为3个阶段:1郾教学前反思。指反思活动指向未来的教学活动,通过与自身经验及别人经验的对照、比较以及分析和归纳,使教学设计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达到教学设计的优化。2郾教学中反思。指反…  相似文献   

2.
一、对教育反思与叙事的一般理解1.教育反思"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一种存在理论、技术、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反思的内容指向过去,功能却是面向未来的。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日益受到业内关注。这里的反思,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借助于学生、同事、各类专家及理论文献等媒介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和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的观察、分析、调节和评价的过程。它包括教学反思和自我反思。前者以个体教学为指向,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各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控,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践教学过程、学生评价和反馈等;后者以教师自身为指向,是教师对自身教育理念、教育责任感、合作精神、知识结构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毛菊 《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0):66-71
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反思主义教师教育思想,以蔡切纳、瓦利为代表,其思想可分别归纳为“个体-社会”倾向、“个体-伦理”倾向的观点.二者都跳出了囿于个体反思指向的局限,从社会、伦理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反思主义教师教育.反思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核心素养”一词迅速成为教育界的热频词。提炼心理学科核心素养并梳理学科知识网络,对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力、社会适应力、学习品质。由此提出,探讨构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网络:自我认知、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生命教育,并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习得的“情境浸润”“问题驱动”“活动体悟”“评价反思”四个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反思与叙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一种存在理论、技术、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反思的内容指向过去,功能却是面向未来的。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方面一些纯技能性东西的反复琢磨;另一方面是对教师个体整个历程的回顾。反思的本质在于评价地、判断地朝向那些曾被进行过的意识行为。教育反思就是指向教师教育生活、教学工作的原认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记录教师经验的全部,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反思直接指向的是教师个人和群体的教育实践,它促使教师思考教育实践的发生发展及实践的意义。反思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帮助教师审阅自己的教育行为,意识到自己是教育实践的承担者。反思也使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调动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改进教学,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范生的反思指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解放旨趣下,师范院校可通过培养反思的实践者、增加实践性课程、营造反思性课堂文化、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来建构反思型教师教育课程文化,滋润反思型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双向维度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在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同时,更在深层上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正当性和反思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正是这种外延和意向的统一,它将元理论的逻辑形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之中,在面向自身寻求差异化的理论维度以及面向实际的实践维度中展开精细化论证。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以反思性意识夯实现有理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系统工程,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实践经验,在不同思想酵素之间做到实践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反思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反思直接指向的是教师个人以及群体的教育实践,它促使教师去思考教育实践的发生发展及实践的意义。反思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它可以帮助教师去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意识到自己是教育实践的承担者。反思也使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形成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在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同时,更在深层上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正当性和反思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正是这种外延和意向的统一,它将元理论的逻辑形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之中,在面向自身寻求差异化的理论维度以及面向实际的实践维度中展开精细化论证。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以反思性意识夯实现有理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系统工程,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实践经验,在不同思想酵素之间做到实践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而影响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生长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是强调社会的支持与互动,中观层面描述的是学校文化引领,微观层面又可凝结成教师教育信念与德性追求、教学思维力与专业学习、反思实践与教学研究等.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生长最终指向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STS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进行审视与反思,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综合科学素质教育。20多年来STS教育的指向渐行渐明,指向于全体公民科学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成为当代科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STS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设置课程、建构内容、教学实践等方式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反思是提高教育实践质量、实现教师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厘清“反思”和“教育实践反思”的概念和意义,旨在使反思成为教育者的习惯和自觉,成为教育者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文化。分析和研究教育实践反思的策略,就是要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指导教育实践反思,解决教育实践反思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成事”与“成人”、“做人”与“为师”的关系以及“反思行为”与“反思意识”的关系,最终实现培养合格教师的任务和目标。教育实践反思的策略明确之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须将反思策略的指导性与反思路径与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样,反思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任何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既要有理论思维、逻辑思维的支撑,也要有哲学的指导与帮助。以哲学思维对思政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既是思政教育存在性、合法性的理论前提,又是保持其实践活力的重要所在。文章从哲学思维引领思政教育的学理支撑和实践要求出发,探讨思政教育的实践哲学和实践指向,旨在以哲学系统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助力思政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关键时期,实习生健康发展有利于从业后的专业性发展.通过对优秀实习生日记的研究分析,发现优秀实习生对学前教育关注的不是狭窄的个人情感,而更加指向幼儿发展和教育;优秀实习生日记不仅是对现象的记录,更重要的是能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解释学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体现在应用指向、对象和原则、价值上。其应用指向包括人对内在自我的反思、主体间关系的反思以及教育技术与人的关系的反思;应用对象为文本,应用原则包括解释学循环、间距化、质疑、应用和自我理解。运用解释学方法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者反思研究立场、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中民主概念的模糊性来源于作为其思想前提的教育自由概念具有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双重指向,这一差异也导致了弱势民主与强势民主两类民主方式的分野。不同类型的教育民主在理论的前提、遵循的逻辑和论证的方法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也造成了教育民主在达成过程中的不同实践逻辑。必须在前提反思的基础上澄清教育民主的双重指向,在教育的宏观与微观语境中通过弱势民主与强势民主的协同推进,建构具有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教育民主。  相似文献   

19.
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能仅靠一颗红心,而要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为根本保障。教师必须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精彩的课堂才能呈现。笔者以《课程改革纲要》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为指向,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反思,悟出了以下“三个转变”的认识和体会,供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20.
反思“教学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的时髦话语。但是,一些理论研究工作者对教学反思指向的界定过于泛化,致使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实践操作上无所适从。我们在关注教学反思的同时,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略对教学反思的前提与基础的关注,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