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兴市场的企业集团为创新研究中分割的制度路径与组织路径提供了融合的基础。通过构建内部现金流和外部股权两种融资约束的测度方法,以集团属性为调节变量,控股股东支持为中介变量,研究了我国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金融危机前后的RD投资问题。研究发现,集团成员企业的RD投资对内部现金流敏感,而对外部股权融资不敏感;企业的集团属性不会显著改变两种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负向影响,即集团属性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但考虑控股股东支持的中介作用后,企业的集团属性使内部现金流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负向影响消失,即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显著存在;而实证结果不支持中介作用与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假设。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4年披露了研发支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集团上市公司能更好地利用内部资本市场降低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货币政策的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更加显著;紧缩型货币政策下,内部资本市场对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缓解作用显著高于宽松型货币政策,且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建立内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3):65-69
针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风险传染问题,研究了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传染效应及治理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危机传染路径。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传染效应确实会伴随着集团内部成员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而出现;集团良好的控制制度和资本市场效率可以降低财务危机传染效应,而高管兼任人数会增加财务危机传染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通过增加商品与劳务关联交易、资金与担保类关联交易和负债融资成本来进行财务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4.
夏冠军  陆根尧 《科学学研究》2012,30(9):1370-1377
企业研发投入需要大量资金长期持续性的投入,外部股权融资的获取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就资本市场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外部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提供的外部股权融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对规模小的企业更为明显。因此,应鼓励研发密集型中小企业上市,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投入需要大量资金长期持续性的投入,外部股权融资的获取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就资本市场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外部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提供的外部股权融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对规模小的企业更为明显。因此,应鼓励研发密集型中小企业上市,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6.
邢斐  姚俊丽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54-162
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集团及其多元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结果显示,企业集团相比独立公司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而集团多元化则能通过分散成员企业财务风险和共享集团内部的知识溢出进一步提升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集团及其多元化对创新的影响均存在着所有制差异,尽管民营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不及国有企业集团,但其能通过多元化提升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显著强于国有企业集团多元化的相应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强度决定了其发展状况,而融通资金是研究开发的前提和保证.文章以我国100家高新技术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企业资本存量与其后期的研发投入的相关性,最终得出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不断增加与融资结构并没有直接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赵立雨 《科研管理》2016,37(9):11-19
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论文以我国制造业领域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和述评基础上,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2,905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 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这两类R&D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逐渐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进一步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内部资本市场是企业集团筹集和分配资金的重要机制,我国的企业集团,形成时间较晚,在20世纪末才迎来发展期,不少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目标定位不科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没有发挥其激励优势、信息优势等功效,不利于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内涵,然后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贺娜  李香菊 《科研管理》2022,43(9):76-82
   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和金融市场失灵是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可通过税收激励来调节,而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融资约束。本文基于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视角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动态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激励对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而且税基优惠的促进效应大于税率优惠,但税收激励对研发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不足。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强度影响显著为负,税收激励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其中税基优惠主要有利于缓解内部融资约束,税率优惠更有助于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文章最后提出应关注每项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提升创新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英美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与资本结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其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熊彼特假说.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民营上市公司规模与R&D投资之间是否呈现与上述发现相类似的经验结论?基于此,以在中国A股和B股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并按其控股权性质不同分为创始家族控制的和非创始家族控制两类)为研究对象,对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关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资相互关系的启示性结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资本工具效用异质性视角,研究了跨体制性社会资本和专业性社会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家具有的跨体制性社会资本和专业性社会资本确实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由于不同社会资本工具效用的异质性,跨体制性社会资本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下对研发投入的促进更为显著,而专业性社会资本对研发投入不论是在融资约束背景下还是非融资约束背景下都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并且研究发现专业性社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促进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张信东  郝盼盼 《软科学》2016,(12):11-15
以2002~2013年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金融市场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探究了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动态R&D投资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发现:外部金融市场的变化影响着企业R&D投入,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企业R&D投入,金融危机阻碍企业R&D投入;作为二者之间重要的影响机制,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年轻企业尤其显著,但存在三年的滞后期;股权融资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1—201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供应链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增加新投入;(2)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在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作用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高信息披露质量的企业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分别在高客户集中度和高水平内部控制的企业中,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理,为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束缚提供参考,也为针对供应链金融经济后果、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开辟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9—2013年度中国A股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基于公司治理的融资约束、技术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1)技术资本配置与公司市场绩效显著正相关,与会计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对技术资本与市场绩效的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技术资本与会计绩效的关系促进作用不明显。(2)技术资本配置存在融资约束,配置水平依赖于企业的内部现金流的高低。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均会影响技术资本配置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3)外部融资方面,企业首选外部股权融资,其次是外部债权融资。公司治理水平影响技术资本配置对外部股权融资额的依赖程度;融资约束程度影响技术资本配置对外部债权融资额的依赖程度。(4)融资约束程度与技术资本配置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影响融资约束对技术资本配置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研发活动是创新的主要来源,而创新又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R&D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运用99家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入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的R&D投入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负向相关性,R&D投入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显著滞后影响.最后,建议上市公司要加大R&D投入力度,提高R&D投入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以国际经验借鉴和中国企业数据验证为视角,使用世界73个经济体1995-2008年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企业2005-2007年数据,探讨了缓解融资约束的金融市场发展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机理和路径选择问题,通过动态面板和门限面板实证分析发现:本国金融市场存在融资约束时,外资流入可以缓解经济体或本国企业创新投入的不足;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体或企业创新投入产生非线性影响,不同金融市场路径选择具有不同影响途径,在本国融资约束情况下,股权市场对外开放会对创新投入产生显著影响,而当金融市场融资约束较小时,信贷融资开始对创新投入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创新投入倾向权益融资;信贷融资对经济体或企业实物资产要求较高,而国内权益融资则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股权结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与时滞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楠  吕烨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40-143,160
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456个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适度集中,高管持股比例越高,R&D投入越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比国有更注重R&D投入。通过分析45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4年的数据,表明股权结构、高管持股对R&D投入的影响具有连续性和波动性,高管持股对R&D投入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构建了不同渠道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决策的理论框架,利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企业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不仅没有抑制我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反而促进了企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2)《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颁布后,一些企业为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及政策补贴,采取研发操纵手段,扭曲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决策的抑制作用。并且,受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动机越强烈。(3)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分组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对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研发操纵倾向;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制造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扭曲效应更为显著;同时,外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20.
李翘楚  成力为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22-1032
摘要:在Aghion企业投资结构周期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现金持有对融资约束存在时R&D投资周期特征的影响,分析了融资约束和现金持有对企业R&D投资周期特征的影响机理,并用2005-2014年世界97个国家和地区17022个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一,不考虑融资约束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R&D投资的周期特征不显著,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呈现逆周期特征。二,考虑到融资约束,无论中国、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均逆经济周期,但高融资约束只会使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R&D投资变为顺周期,且高现金持有对R&D投资的周期特征影响不显著,而发达国家企业的高现金持有确保了R&D投资的逆周期特征。三,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R&D投资仅在繁荣期存在逆周期性,低迷期由于过高的流动性风险停止R&D投资,从而R&D投资无显著周期性且高融资约束不会在低迷期显著影响R&D投资,而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在繁荣期和低迷期均具有逆周期性;高现金持有在低迷期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企业的R&D投资均无显著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资金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