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解析民族团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德育的主旋律,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我国民族和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和集中展示。运用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A·班克斯的多元文化课程理论分析现今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模式,以中国教育人类学家滕星教授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探视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试图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解读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所谓"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的原话主要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孝通于20世纪末提出文化自觉,是针对中国文化面临后现代主义文化(时间)的颠覆和全球文化(空间)的冲击而提出的应对思想。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全球化、一体化具有现实性与不可能性。现实性在于物质性文化与表层的精神文化全球化、一体化是可能的、现实的 ;不可能性在于各个民族深层文化的原本的多元性特征和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文化素质所形成的文化价值、精神使然。多元文化中存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两者相遇 ,通常是冲突与融会 ,当今则是冲突、融会 ,还有被快速的销蚀与消灭 ,存在不同文化的自身价值与其自卫 ,实在难以达到一体化的。世界文学是各个国家、民族优秀文学的汇集 ,很难说是某种独立的文学形态。不同文学之间存在趋同性 ,但并非一体性 ;文学在交往、融合中创新 ,获得新质 ,同时又存在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学受到现代性的制约 ,具有开放的世界性倾向 ,但又受到本土化、民族特性乃至民族主义取向的影响。文学的生命力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 ,而不是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 ,也不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既是开放的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既是世界的 ,又是民族的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文化多样性     
正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不同文化间需要有创建的交流。费孝通先生曾强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不仅适合世界各民族,同样适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的终极作用是提升人类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是整个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代表国家民族、彰显文化特性、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身份",进而达成一种基于文化自信之上的文化间的相互欣赏与赞  相似文献   

5.
初彤 《文化学刊》2011,(4):75-79
文化全球化的未来趋势远比经济全球化的走向更加难以预测。未来的全球文化将出现同质的一体文化还是多元的"混杂文化"?本文试图将博弈论的思想引入到中西文化交际领域,从中西文化博弈角度探析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双方遭遇的冲突、融合、吸收和抵制局面,从而为未来文化全球化趋势的预测提供根据。同时,新的研究角度也扩展了跨文化研究和全球化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乐黛云在《文史哲》2008年第3期《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中撰文指出:中国人长久以来,强盛时以“大国心态”傲视他族文化;贫弱时,或自卑投降或演变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因此,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自觉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因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认识一种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和种子。但是,一种文化只有种子还不行,它还需要发展,需要开花结果。传统失去了创造,  相似文献   

7.
"自由即创造力"这句名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呼号,它贯穿汤一介先生活动的一生;汤先生还较早地提出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这一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汤先生晚年又大力倡导建设"综合马、孔、罗"的新哲学;并特别强调在人类文化思想日益多元、同时文化寻根和民族主义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时代,树立"反本开新"和民族的"文化自觉"十分重要。我们要实践先生"以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指示,使新哲学的建立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罗珍 《文化学刊》2008,(2):38-47
顾颉刚先生的民众文化研究,研究者一向认为是其研究古代史的辅助或曰取径。但笔者认为:从其研究民众文化的缘起看,是秉承北大蔡元培校长的扩大国学范围至民间的歌谣、风俗等的倡议,所以,他对民众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从属于国学的范围。在其对民众文化的调查、研究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民众文化与圣贤文化为传统文化一体两面、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的民众文化观。所以,顾颉刚先生民众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顾颉刚的民众文化观及其研究民众文化的模式,预设了当今史学界对历史文化的整体性研究,是现今民众文化研究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文化,有各种不同解释。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相似文献   

10.
易正春 《职业圈》2012,(34):94-94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脉,更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为此,建设既富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立足古老中国大地,又面向多元文化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发展的新文化,是新的发展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经历了发轫、发展、壮大几个阶段,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成就斐然。然而,现实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究其根源,在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中缺少对文化与教育关系的深层观照。事实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自身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及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不断地相互碰撞和融合,使得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日趋复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虔敬之心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以自豪之感认同中华主流文化、以开放之态应对西方文化。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如何沉着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基业,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也是必然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时代,要从世界来看国家,不要从国家来看世界。周有光提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这个命题的路径,是从关于人类文化的深入思考入手的,是长时间探析人类文化发展轨迹的结果。当下,面对中国乃至历史的现实和世界与中国的互动性发展状况与态势,周有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这个命题及其视野,至少可以引发我们三点启示性思考。首先,是让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凤凰涅槃"。其次是,破除狭隘的故步自封和"大国小民"心态,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不二选择。第三,在全球化现代文明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与世界和谐共进。祝愿文化老人——文化启蒙思想家周有光先生112岁华诞康寿快乐,周有光文化精神之光不断光大!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构建民族框架的有机命脉,这些传统文化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和转化升级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与传统文化弘扬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通过产业融合、文化内核挖掘、整合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文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和谐文化观。其中和谐思想始终贯彻在各个发展阶段,和谐文化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2 1世纪 ,中国文化的信心与身份阎纯德 (3 1 /2 0 0 1 .1 ) 1…………………………………告别 ,为了文化的生长阎纯德 (3 4 /2 0 0 1 .4) 1……中国文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费孝通 (3 1 /2 0 0 1 .1 ) 2………………………………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作出的贡献乐黛云 (3 1 /2 0 0 1 .1 ) 9…………………………全球化的二重性吴易风 (3 1 /2 0 0 1 .1 ) 1 5…………中国文化专论关于中国文化走向的思考张岂之 (3 1 /2 0 0 1 .1 ) 1 9…………………………………………………易学与秦汉…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文化,它代表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生产和活动,同时也因时代、地域、民族的不同显示出独特价值。全球化背景下,受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趋同化潮流的冲击,民俗文化面临流失的危险。面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国情,应当采取措施做好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新世纪创新发展意义上的"国学"主体自觉,应体现出富有历史担当意味的实践理性。其具体表现为:全球多元文化互倚生态中的"国学"自觉与"中国形象"国际化实践中的人学精神;大历史通观的"国学"自觉与中国文化精神凝练之际的"民学"意识;现代教育学的"国学"自觉与德性学问讲求中的"思想者"品格。"国学"自觉最终关系到思想创造,"国学"主体因此须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独立思想与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文化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中的基础,文化自信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厚历史力量的现实迸发。时处世界多元文化融突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多元文化价值追求的形成,多民族国家族群关系所关涉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问题日渐纷攘。而民族类博物馆是展示其中问题纷争的重要窗口之所在。以展厅叙事为话题,切入广西民族博物馆"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展厅的叙事内容、形式、主题,讨论其展厅叙事背后的认同建构、文化自觉与文化对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阿拉腾 《文化学刊》2012,(1):102-105
"满洲国"期间,日本人在东北地区针对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这些活动虽往往有军方及治安部门的参与,但由于这些部门想要获取的大都关乎这些民族最基本的资料,与人类学家的目标基本一致,因而提供了有关当时这些民族社会文化状况的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