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6课。A案【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词语;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互文对照、简笔画、表演等手段,品味语言运用的传神、准确与妥贴,感受作者观察之细致。3.树立观察的意识,学习观察的方法,并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抓住翠鸟外形、动作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初读感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认识哪些鸟类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种鸟儿与同学们认识。(板书:翠鸟)你能叫叫它的名字吗?(齐读课题,正音,提示"翠"为平舌音,"鸟"为鼻音。)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相似文献   

5.
<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刘和珍等青年的爱国情怀2.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高标人格【教学重点】1.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时代意义观照2.作者为正义呐喊的大无畏精神探析【教学难点】1.理解和探究文中有丰厚意蕴的语句2.探究鲁迅作品“忧愤深广”的特点【教学方法】点拨启发对话互动合作探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幸的是,  相似文献   

6.
【课例简析】《我爱故乡的杨梅》文情并茂,描绘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杨梅树和果的特点来描写的。教学时可采用“以读导写”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种自己家乡的特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结构,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长城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梳理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爱的不同表达。2.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爱的不同表达的理解和思考。【教学流程】任务一:梳理爱的不同表达(一)学习活动一:观察课题,发现特点1.观察课题,说说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蕴含的道理【教学设计】一、导语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仔细观察一组图画,根据情境提示,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大胆想象,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组织语言,表达所思所感,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3.体会图画中蕴含的情感,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具体表达。【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运用定律进行初步的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尝试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  相似文献   

12.
桑文波 《现代语文》2010,(10):91-92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的爱国思想,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理解"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品味重点语句。2.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3.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困境。【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科学技能: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经历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提高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各一包,搅拌棒3根,一次性透明度较高的塑料杯5个(三分之二杯水),烧杯1只,自来水、抹布、过滤器、滤纸、塑料水槽(废水槽)。【教学过程】一、…  相似文献   

15.
戈冬莹 《学语文》2023,(1):18-22
<正>【教学目标】1.积累三篇典范游记散文中的重点文言字词,丰富文言文素养。2.品味精彩语言,赏析表达技巧及艺术效果,涵养语言读写与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欣赏精彩片段,鉴赏景物描写的技巧。2.领略山水之美,体悟作者寄寓山水之情趣。【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方法】研讨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设置)近期,我们学校的旅游社团制定了本周的活动主题:“与古云游,参乎造化”,即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与古人同游,欣赏大美自然。  相似文献   

16.
徐烨 《语文天地》2017,(2):14-15
【教学目标】1.赏析并概括说书人的人物形象。2.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和把握说书人的人物形象;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创意】紧扣专题教学目标,围绕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展开,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结合文本分析并归纳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组织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生活现象数学化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物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物体组合摆放的异同。【教学准备】圆柱、圆锥、长方体、魔方等实物。  相似文献   

18.
龚晶  杨佩君 《快乐阅读》2013,(18):92-93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重点学习课文第12、13自然段,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想象"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丽景观,初步感悟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  相似文献   

19.
【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朴实生动的语言特色,理解和掌握情与景的完美结合。2.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搜寻隐含信息、理解深层含义的能力。3.体会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不管是建立了丰功伟绩,还是终与草木同朽,都要通过…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探究深挖小说结构特点及作者情感;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2.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把握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