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理论的需求,亦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往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与现实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为此,调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方向、实施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依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特征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并将思政课堂与网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上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新要求。理解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厘清两者的关系并将其有机结合对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技能强国的理想信念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具有重要价值。为把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需切实围绕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运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提升高职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职院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融入高职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蓝墨云班课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智能优势明显。以蓝墨云班课为例,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信息化、智能化思政课教学模式,为实现智慧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丁康 《华章》2012,(13)
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极具现实必要性.本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宗旨,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整合优化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兼顾体系的完整性;专题加案例式教学;加强时效性和针对性;学生的需要与关注点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论证加强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改革创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利弊、迫切性与必要性,及其制约的关键因素,试图探索并推广混合式高职英语翻转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从升级多媒体教学设施、构建微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及教学资源库、加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构建新型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及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传统高职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翻转,力求最大限度挖掘学习者学习潜能,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沈晴晴 《亚太教育》2023,(21):116-118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倒转传统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分配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外预习、课堂内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积极影响,最后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具体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课堂内的互动和讨论、实践活动的组织、评价方式的创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模式,为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此,要上好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需要在把握新媒体下高职学生特点和思政课根本目标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从整合和挖掘教学内容、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和落实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课程评价入手,切实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建成一支集良好的理论、能力和师德于一身的稳定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思政课“金课”内涵及标准基础上,借助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授课平台选用、翻转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反馈与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打造一堂思政课在线“金课”。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的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方式单调、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政课考核过程与结果脱节等问题,我们探索了"系统集成、泛在学习"的教学资源体系、"学生主体、翻转互动"的教学方式、"二维一体、虚实对接"的教学支持平台、"过程导向,多元评价"的考核机制,这个"四位一体"大大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加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职思政课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调研结果,以学生主体性原理为基础,从主题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孙凯宁  孙勇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89-92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谢费斯 《成才之路》2023,(15):45-48
要发挥高职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确保其教学效果是题中之义。当前,高职思政课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组织欠佳、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不足。在高职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遴选、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时代的到来,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日益凸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职思政课教学应充分利用微时代提供的新机遇,构建师生互动的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增强课堂的新意和活力,扩大学生的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思政课的评价指标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思政课评价具有多方面的必要与可行性,它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CIPP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将思政课评价指标构建为教学大纲指标、教学进度表指标、教师教案指标、课堂教学指标、课程考核指标等.基于思政课堂的实际问题,高校要营造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政课课堂氛围,加强对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重视程度,倡导多样化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为思政课的开发与评价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主张以生为本。采用激励性评价、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创造力培养等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主讲"这一教学实训形式,实施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结合的校内实训实践教学改革尝试,旨在探索高职思政课获得学生认同、参与并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自身需要、学生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与典型案例教学相结合四方面进行思考,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下的“三位一体”高校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模式。“三位一体”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在平台选择和资源建设的基础上,突出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理论实践的融通整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组织实施中,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师生任务,强调将虚拟实践适当嵌入各教学环节,并充分实现虚拟实践和线下实践的灵活翻转。“三位一体”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具有显著效果。推进思政课融合式教学,需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并增强教学支持与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李晓方 《孩子天地》2017,(5):192-193
本文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即提高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重视思政课师资的配置与培养、加强思政课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指导他们的学习实践。本文以思政课中"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教学内容为例,阐述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强化学生的公德意识,真正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要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善用“大思政课”能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奠定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基,“大思政课”教学内容铸造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魂,“大思政课”教学方法夯实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根。践行“大思政课”理念,要因材施教:培养“大先生”,建设善用“大思政课”育人“大队伍”;因事而化:化用新时代“大事件”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因时而进:开展凸显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以及“互联网+”新态势下的思政课创新教法;因势而新:建设“大课程”体系,搭建思政课教学“大平台”,应用协同育人“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