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今年初又提出”以德治国”,由此使“德”与“法”并举相济,成为我党治国施政的基本方略。江总书记“德法相济”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德与法本身的含义,还是德与法在治国中的地位,都与我国古代儒家的“以礼治国,德主刑辅”、“德礼刑罚,相须为用”的治国思想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德和法,在人民性上实现了有机统一,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法是体现人民利益的良法。“德法相济”就是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和法,加强党的建设,治理国家,实现民族强盛。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治国理论的一项新贡献。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法制建设,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但是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道德建设方面一直未能取得积极的进展,以致于各种社会关系受到扭曲,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公共部门中的腐败泛滥问题,虽然有着法制还不完善的原因,但更为主要的是一个道德问题。再如,在对腐败问题的治理方面,我们可以说惩治腐败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但是在预防乃至消除腐败的问题上,就需要强调道德的功能。所以,一旦我们立足于“以德治国”的基点上,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可以在反腐败的问题上开拓出新的局面,而且会使中国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3.
“德治”是中国古代治国的优良传统,汉代是“德治”的重要时期,主要是“孝治”,两汉都号称“以孝治天下”。汉武帝确立“孝治”政策,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汉初成功经验的总结决定的。经过统治者的强化,“孝治”不但成为辅助治国思想,而且有了立法。对汉代“孝治”的研究对我们提倡尊老敬老,提高全民道德水平和“以德治国”建设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世纪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又一重要治国思想。深刻认识、理解并认真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做好当前乃至今后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群伟 《人才与科技》2002,(8):41-41,43
江总书记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日臻成熟与完善的具体体现,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的结合,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支梓桐 《华夏星火》2016,(8):101-102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借鉴隋亡的历史教训,制定了“以德治国”的兴国方略,正确定位君民关系,兴儒学、重民本、清政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贞观之治.这一黄金时期的出现与他确立的“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人类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有了文化就有了道德,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步入新世纪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治国方略的精神,投身于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建设,努力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图书馆员应具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促进以德治校的工作,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才能都是作为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要实现的,这篇文章仅就德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结和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必将对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挥方向引领作用和指导作用,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0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苑》2004,(12):19-19
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大连市中山区民政局于12月16日下午召开全区福利院工作交流会议,畅谈老年人福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高校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重要环节。把好选人关口,搞好理论业务学习和管理考核,是加强高校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欣 《未来与发展》2004,25(3):53-56
《管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典籍,集中记述了春秋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管仲,一生为相四十余载,辅佐齐桓公治国强齐,成就霸业的赫赫功绩。齐国之所以能够由衰变强,由危转安,由乱到治,最终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仲非凡的政治才干。为此,深入研究和探讨《管子》中的管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把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范畴的道德建设提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以德治国,就是要求社会首先是执政党和全体从政人员,必须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用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要求去治理国家。广大从政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坚持“为政以德”。什么是德?怎样加强“官德”?如何为政立德?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诚信,就是真诚待人,做事守信。古训曾说:“言而有信,信必昭著;言而无信,寸步难行”。在古代中国,诚信作为一种个人道德修养被社会高度肯定,同时作为一种治国方略被历代君王所推崇。正所谓:“言以出信,信以立志”,“治国不可失信.失信则国不立”。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誉的传统。进入新的时代,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与构筑,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FuYue”、“FuZhi”二星官,在部分典籍中亦用“铁Yue”、“铁Zhi”。文章对此二星官名称的源流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铁Yue”、“铁Zhi”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笔误和以讹传讹,并非名称通用。  相似文献   

18.
邹旭怡 《科教文汇》2008,(23):192-192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治国”道路时,非常重视团体和党的作用,“以党治国”思想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以党治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从革命初始的“团体救国说”到向欧美学习政党思想再到向苏俄学习以党治国的经验,同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党治国”恩想体系。孙中山认为“以党治国”的党是具有革命党性质的党,“以党治国”是以党的主义治国。  相似文献   

19.
郑日金 《人才与科技》2001,(3):33-33,44
如何理解和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是新时期国家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需要我们从多方位上去把握,从一系列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找出“综合着力点”。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  相似文献   

20.
福州光饼     
可能是福州地方口音的问题,听不清楚街上小贩吆喝叫卖的是“官饼”还是“光饼”。向人求证过几回,众人也都说不上来,有说是“官”,有说是“光”的。倒是觉着我父亲的说法比较合理,他说上面什么都没有,光溜溜的。当然是光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