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劳动制度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被誉为“第五次浪潮”的现代旅游业有了快速发展,并成长为最富生命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为风采各异的城市魅力所吸引,离开常住地而来到一个或多个城市旅游,使城市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体。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教育──迎接国际经济竞争挑战不容忽视的问题史贵全,徐炳亭编者按本文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跨文化教育,它有助于提高我国与国际社会经济合作的成效,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作为高等学校,究竟应如何开展跨文化教育,设置哪些专业,开设哪些课程,来...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本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明确其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技术结构内涵,将有利于高等教育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抓紧培育国际化品牌,是我国企业应对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是企业在积极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我国企业产品要立足国际市场,必须树立国际化品牌意识,努力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充分挖掘品牌内涵,并在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中加快培育出一批国际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中国企业的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中国“入世”后 也必将溶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经济全球化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什么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究竟应当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本文试作如下研讨。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在“入世”后,必然要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之分。 关于直接影响,首先是生源的国际流动、跨国办学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将使我国教育市场,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面临直接被瓜分的危险。方兴未艾的各种国际教育展在我国的成功举办提前给我们传递了这一…  相似文献   

7.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系统体系,它不仅意味着国民财富的增加和实际国民收入的提高,而且与社会、资源、科技、教育等方面有关联。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竞争格局的变动与竞争优势的改变,使国际竞争出现了新态度。了解国际竞争形势,认清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有利于寻找我国竞争力的激发点。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于是一些带有“国际”字号的专业就分外惹眼。目前带有“国际”的专业不多,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文化贸易、国际商务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几个“国际化”专业的究竟。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较早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的两个机构是国际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国际经济论坛在1994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对国际竞争力所下的定义为“一国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IMD则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它最早提出了影响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八大因素: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影响、金融实力、基础建设、企业管理能力、科技实力和人力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等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在世界教育领域中得到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全英文授课的专业,本文试图分析和了解这些留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成功地加入WTO,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国际化经营形式有外向型和内向型之分。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本身实力有限而尚不具备实行外向型国际能力,因此面对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亟需提升自己的内向型国际化竞争能力来磨炼并壮大自己,并为以后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累经验和实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下的引资策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在近期发生了许多变化。国际资本流动也随之变化.主要表现在资本流动规模有所减少。发达国家之间的内部出现调整。间接投资有了长足增长且波动剧烈,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加大等。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发生了变化、国际汇率和股市变动异常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加快、国际反垄断力量的增强等。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势以及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当采取正确的措施,有效地引进外资,其中包括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以及“走出去”战略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c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日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涯的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势,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势,认为必  相似文献   

15.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贸易磨擦的日渐激烈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反补贴作为WTO各成员雏护本国产业经济安全,保护本国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将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大,针对中国的反补贴措施也会日益增长。本文通过时我国反补贴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反补贴制度存在的不足,并从完善反补贴立法和加强反补贴保护措施两个方面八手,具体论述了如何运用WTO规则进一步健全我国反补贴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跟随国际化的脚步愈走愈紧。我国究竟应不应该尽快制订《反垄断法》?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作为许多人主要顾虑的规模经济问题与反垄断法并不矛盾。规模经济是一国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反垄断法则是遏制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现象的一贴良药,并且还为进一步的发展规模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几个认识误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我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而进行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改革,它对增强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在内的综合国力,个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的影响力,一般而言,经济大国较之经济小国要强。中国经济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关键取决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地位。若中国已然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与非大国经济体相比,其影响力自然要大,反之则反。从表面看,中国经济总量紧跟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之后,但与世界经济三强相比,中国经济尚有本质的差距,那就是尽管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尚不完全具备世界经济大国的条件,尚未取得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于珍 《上海教育》2007,(8A):15-16
面对日益增强的能源资源约束,考虑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从国际科技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趋势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时,从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上来看,我国已经具有了推进自主创新的一些重要基础条件:首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