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文书作为记载法律内容与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 ,决定了其语言具有高度准确的特点 ,但它并不完全排斥模糊词语的使用 ,恰当采用模糊词语能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起到准确词语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模糊词语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法律英语具有精确性、专业性、正式性、客观性等特点。总体而言,法律英语要求表达清晰、准确甚至精确,精确可以说是法律英语的灵魂与生命。但是为了实现达到精确境界的目标,法律文书的撰写人又必须使用一些意义模糊、灵活的词语。在法律英语中,精确与模糊是共存的。  相似文献   

3.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语言的分支,准确性是其最重要的语言风格特点。然而,法律语言的精确性及严密性并不排斥模糊词语应用在法律文书中。在法律条文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律语言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探讨法律英语中模糊性词语的成因、功能及其翻译方法,有利于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使我国的法律制度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的分支,准确性是起最重要的语言风格特点.然而,法律语言的精确性、严密性并不排斥模糊词语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在法律条文中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律语言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探讨法律英语中模糊性词语的成因、功能及其翻译方法,有利于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使我国的法律制度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语域变体,以准确性、严谨性和规范性为其表现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使用模糊词语。分析了法律英语中模糊词语的语用功能,探讨了法律模糊词语的主要翻译技巧,并认为法律英语翻译贵在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表达。对于法律模糊词语,应根据上下文进行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6.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用词准确。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英语也使用了模糊词语。其中,由边缘词语与带感情色彩的词语造成的法律英语语义模糊性较多。  相似文献   

7.
精简的法律语言有助于提高法律文书的执行效率,将语用学中的经济原则引入法律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在准确的基础之上,依据法律英语独特的语言特征,探讨了使翻译文本经济简明化的技巧:慎用冗长的词语,慎用多义词或近义词, 慎用复杂的长句,慎用被动语态,使用省略结构,使用平行措词结构.  相似文献   

8.
武芬  陈建平 《现代语文》2015,(4):149-152
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基本特性,但模糊词语在法律语言中同样广泛存在。本文首先探讨法律模糊词语的存在理据,然后分析法律模糊词语的特殊语用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奈达功能对等视角探讨法律模糊词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谈模糊词语在修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交际中.模糊词语往往比准确词语更能表达出谦逊、亲切、礼貌的感情色彩;在学语言中。模糊词语以其语义的不确定性给读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问;在科技、公、公关等语言中,模糊词语也以其语义的伸缩性和概括性。具有精确词语不可替代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析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语言除具有规范性、简洁性、庄重性特点外,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准确性,以致在许多情况下,法律语言和法学家可以成为“准确”的代用语.然而,在现行法律条文中以及司法实践中,模糊词语却大量得以使用,如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这一条款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词语均是模糊词语.由于模糊词语在法律语言中的大量出现,不少人产生了“法律的伸缩性很大,定罪量刑是法官说了算”的错误想法.这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实施.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词语作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法律文书作为具体反映诉讼活动进展情况的文字载体,其法律语言是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活动中,在全民族语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以其服务对象和使用场合的特殊化,构成了其自身鲜明的语体风格,本文试从准确、精炼、朴实、庄重四个方面探讨法律文书的语体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2.
意义准确,是词语选择最重要的标准。所谓“准确”,是指说写所选词语的意义与自己试图传递的信息高度一致。模糊不同于含糊。模糊语言现象与词语选择意义必须铁标准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深受法律学科影响的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而掌握英语法律文书的词汇特征,对准确理解和翻译法律文书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模糊理论引起语言学领域而得出的认知结果。从主体、客体和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法律语言存在着模糊性特征。模糊语言在法律语体中大量使用,对法律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法律语言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准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模糊语言出现的特定的题旨情境。  相似文献   

15.
公文写作离不开模糊概念,模糊概念通过模糊词语进行表达。公文中大量使用模糊概念,根本目的为了更真实、准确反映公务活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主要通过模糊词语进行表达,模糊语言的使用对党政公文准确地反映公务活动的复杂性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语料,探讨表性状的模糊词语在党政公文写作中的作用以及使用时应当注意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谢燕鸿 《双语学习》2007,(9M):159-159,161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结合部分法律文书及法条的翻译实例,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法律英语翻译应首先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适当使用模糊性语言;在辩证使用模糊语言的同时充分保证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结合部分法律文书及法条的翻译实例,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法律英语翻译应首先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适当使用模糊性语言;在辩证使用模糊语言的同时充分保证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英文国际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务合同既是经济文书,又是法律文书,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其特征主要体现在结构、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结构规范;用词准确;句子完整严谨。  相似文献   

20.
法律文书写作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是法律职业者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法律文书是法律思维的成果;法律语言是法律职业者解决纠纷,进行意见交涉的工具,是法律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书要增强说服力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法律文书写作教学,要围绕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开放教育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强化其法律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