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来源学生间的阅读动机存在差别。农村学生纯粹为乐趣而读书的比例高于城镇学生,认为读书有助于了解生活环境的人数也较多;城镇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阅读目的的比例略高于乡村学生,为其他目标而阅读的比例远高于乡村学生;城镇学生的阅读量远高于乡村学生,但在阅读内容取向上无差异。本文分析阅读行为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可能联系,列出了弥合差异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儿童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小学是培养学生一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段,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通过交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的读书。3、解决学生在平时读书中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蔡清艳 《考试周刊》2013,(34):41-4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读书是学生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上缺少生活经验,导致阅读量少,阅读主动性不强。那么,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地阅读课外书呢?下面我结合自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可见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校的特色就是阅读,所以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提出"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学习的一部分",动员每一位同学从家中挑选1-2本适合阅读的图书带到班级建立图  相似文献   

8.
卓嘎 《西藏教育》2008,(11):35-36
好读书就是自主阅读。教学生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读好书就是在好读书的前提下,选择健康向上的书读。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呢?  相似文献   

9.
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些至理名言揭示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小学低年级阅读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以文本为依托,深入阅读感悟利用课本文本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情。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要分层次、形式多样,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字,然后,朗读中要边读边  相似文献   

10.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1走进生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旨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而不是把读书当成任务去完成。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书应要求多读几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的思维与作者的内心去碰触,达到理解文章内涵、感悟作者情感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内心世界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共鸣。因此,将阅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比  相似文献   

11.
读书交流会,是初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借助读书交流会,精心选择阅读读物,设计交流话题,不断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它规定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达到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并逐步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任志军 《课外阅读》2010,(12):207-207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是提高阅读效率最为有效的措施.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分类、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5.
符华 《现代教学》2009,(6):14-14
在引领经典阅读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6.
高伟叶 《中学文科》2007,(10):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下面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目前应试教育的泛滥使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变得十分狭小,许多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功利取向,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量少,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呢?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