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乱花渐欲迷人眼”,纷繁复杂的经典诵读理论此起彼伏,花样翻新的经典诵读课堂亦粉墨登场,然而各校经典诵读人前行的步伐却渐渐艰涩沉重起来:雷声大雨点小、形而上学摆门面……本文结合实践就经典诵读的“四化”建设作一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于2004年开始接触“经典诵读”这种教育理念,并从自己的小孩及妹妹的小孩开始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上学期在我校小学部也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一、诗文诵读教学“本土化”策略的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是“诗词之乡”,从北流的丰厚文化积淀这一本土资源出发,把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与本土诗词文化相结合,既体现了追求“爱国爱乡”的核心价值,又体现了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典诗文诵读的“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于灵魂,诵读国学经典既是传承千年文风的要求,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但文化传承可“师古”却不必“法古”,对国学经典教育意义的开发应该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基础上的,探索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应用方法既是提升国学经典在小学中的传承效果的需要,也是创新国学传承方式,完成“经典”与“现代”的深度融合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势必要深入把握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融入价值,不断开发现代化的国学经典诵读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诵读经典,是弘扬中华经典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充分挖掘朱柏庐治家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在环境上,做到“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在时间上,做到“晨诵午读暮省课课吟”;在内容上,做到“诗词家训名著代代传”;在活动上,做到阅读节和诵读节前后呼应;在形式上,做到亲子共读、师生同阅。经典诵读既在柏庐实小扎下了根,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加深了学生对“治家”文化的了解,也推动了学校特色文明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课堂中实施诵读教学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教学能力提升面临三方面的困境:教师的教学能力认知水平不足、教师的经典诵读阅读及实践能力弱、学校的经典诵读教学安排稍欠科学。研究认为,要突破此种困境,应从教师职前、职中、职后等三个阶段教学能力的联系与作用出发,探索“三位一体”共同协作的高质量的经典诵读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即职前:高师院校调整培养理念,建立优质的诵读人才培养模式;职中:学校创设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岗前的经典诵读能力培训;职后:学校优化教师教学环境,建立特色的经典诵读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2期登载的《诵读型课例研讨》,以两堂诵读课为例,展示了两位教师对“诵读”的理解与探讨,同时也旨在引起同行的关注与争鸣。我认为,这两课虽是贴以“诵读”的标签,但在“诵读”的背后,很好地贯彻、体现了以下一些新课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孟荣芝 《成才之路》2011,(32):94-I0023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干百年来,诵读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产物。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语文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所谓的“死记硬背”诵读法遭到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冷落与摒弃。然而,在我们经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试验与实践之后,终于发现母语教育传统电的“诵读教学”仍是我们当代语文课堂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个体的诵读与群体的诵读,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个体的诵读必须要有典型性示范性,群体的诵读要体现群众性和普及性;在经典诵读教学中可以分三级层次依递有序推进,其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教学方法,即"诵读化、情境化、开放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雅诵 《小学语文》2010,(7):40-40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在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国家语委、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六部委联合发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社会各界蓬勃开展起来。其中,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系列活动,更是为全国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树立了典范。2010年4月28日,国家语委、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联合在教育部举行“中华诵·经典资源库”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掀起"经典诵读"的热潮,对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2000年至2011年十余年间关于"经典诵读"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内容上的梳理、总结,对"经典诵读"的意义与价值、策略与方法等进行了辨析、归纳,并针对研究中的不足提出粗浅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力与接受能力最佳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把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诵读熟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也使得孩子终生受益。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加入经典诵读势在必行,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师对经典诵读的学习与认识不到位,诵读时间短等,这些问题亟待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阮潇潇 《云南教育》2014,(14):35-35
本刊讯近期,建水县教育局按照教育部《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学校相继开展了“国学经典进校园”经典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开展,浅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来,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响应和推广,现已有近百座城市数百万人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经典诵读通过让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使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人格品质,夯实做人根基。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体会到:通过推广儿童经典诵读,自己的经典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期,我们和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联合推出《“经典诵读”夯实做人根基》刊中刊,以期待有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这一意义深远的活动中来。——编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从经典诵读的课程设置、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推进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将经典古诗文诵读作为锻炼小学生文学积累、语言理解、文字运用的重点培训方式.因小学生欣赏和理解能力有限,经典诵读教学被教师视为“语文教学要求”中的难点,从经典诵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经典诵读内容甄别方法、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和经典诵读需要多元评价四个方面来探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学经典包含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诵读这些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而语文是诵读国学经典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保持与时俱进,保证国学经典的有效传承。为了提高诵读国学经典教学实践效果,笔者在下文分析了其实践的意义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国内高校经典诵读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实践者和研究者忽略了高校经典学习者的年龄、身份、知识结构差异,对经典推广进行简单化处理;不重视研究高等教育经典诵读应有的若干类型划分与适用范围,严重影响了经典诵读的实践范围和效果;高校经典诵读校本读本的选择与编订尚未引起重视,高校的经典诵读管理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有效的诵读反馈机制也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经典诵读活动已在全国众多中小学校园中开展,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基于对赣州市三所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存在如学生对于经典诵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区分比较含混、教材缺乏、诵读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并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既要注重与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又要注意区别对待、研发科学的系统教材、分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