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方现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他的名作《镜与灯》中,提出了一个在学界影响甚广的文学解读图式: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从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得出对作品不同的解读,对《菜园小记》的解读也可以如此,本文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论上的启示。从作品与世界的维度来说,我们可以着重解读作品是如何反映一个时代、一种社会形态的风貌以及应该对其作如何的评判。《菜园小记》作于60年代初期,写的是40年代延安大生产运动时的情形。《菜园小记》作为再现大生产运动的具有典型性的剪影、片段,无疑使作品具有了再现那一特殊时代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对其他艺术作品的解读一样,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作品内容不断开掘,阅读体验、解读结论日益丰富;另一方面,人们在解读视角和解读方法上也不断探求,以期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在阅读以人物塑造为主的文学作品时,借助人物的角色去解读人物、解读作品,往往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一些不同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当代文本解读的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即由“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读者中心”。“读者中心说”强调读者对于文本解读的主导性作用,消解了作品原初的本意。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有人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凡阅读必是一种创造,没有不附带创造的阅读,一时之间,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呼声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作品,最难读的当数《九歌》。其原因除去字的难解外,还在于:作品中出现的“宾主彼我”之辞难辩;作品的唱法难以确定。如果忽略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作品则难以通读懂。本是一篇解读《河伯》的字。通过解读既订证了作品的唱法,又弄清了具体内容,并对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其中的寄托做了谨慎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欲望的悲剧     
范永梅 《学语文》2011,(3):64-65
这段时间,重新阅读了经典名著《包法利夫人》和《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我用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回味和研究这些名著,感到又是一重山水一重天。下面我围绕“欲望”这一中心词重新解读这两部作品。一、欲望——重新解读作品典型形象这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两个女性:艾玛及查泰来夫人即康妮。  相似文献   

6.
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如何解读文本,一直是让语文教师举棋不定的难题。这里所说的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人类用以表情达意的形式。既然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那么就要从研读语言入手,感悟文本整体所赋予的内涵。作品是作者人格的象征,解读文本不应该不解读作者。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每个读者都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并在此过程自觉地去伪存真、扬善惩恶、甄美别丑,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基于上述思考,尝试着将文本的解读分为三个层面.即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作者层面和作品层面。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言与作品解读文学语言与作品解读之间就先后的关系,应该是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因为对于任何作品的解读,都是以作品的语言理解为原点、起点的。之所以在这里庸人自扰地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在规定。中学语文教育既是人文教育,又要进行语言文字能力训练。特别是对于像汉语这样重意会、重悟性的语言,还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二是文学语言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所在。文学语言是最为精彩、形象的语言。学生可以从它的丰富、优美、细腻和微妙中,受到独有的语言浸淫和感染。不同…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材究竟该怎样解读。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用心思考,才能艺术地解读教材。罗丹一生创作了一系列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雕像.“巴尔扎克像”就是其中杰出的作品之一。罗丹舍弃一双“举世无双”却“突兀”的手.使巴尔扎克雕像因此而更具艺术感染力,成为罗丹雕塑作品的传世之作,这不能不说是艺术界的一段佳话。罗丹大胆地舍去精华,收获了精彩。这“舍”“得”之间的智慧。不正是我们教师解读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定位时所迫切需要的吗?  相似文献   

9.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围绕着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上曾出现了三种有影响的解读理论和解读实践: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试图就学作品“多元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仍停留在对文本知识讲授的平面静止状态,学生没有对文本直接的接触、观照、感受和解读,作品对他只能是外在的、疏远的、异己的,谈不上艺术接受,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突破平面,走向立体,无疑是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文本解读立体化艺术接受是化作品为我所有的过程,即阅读主体创造性实现作品和再生产作品的过程。但由于阅读主体在主观方面的差异,再生产的“具体作品”…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是第一步.也可能是最为关键、最为根本的一步。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很多教师也热衷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理解。但是多元解读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它仍然要以教材为依托.应该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基础上所形成的多种理解。而目前的文本多元化解读存在着一种泛滥的趋势,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错位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生活的本真观照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品解读一直都是变数最大、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因为像字句的解释、段落分析都有基本固定的答案,而一个作品的主题、艺术特点等就不那么确定了。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大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这些作品内涵丰富,它们在经典化过程中曾被反复讨论,也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中学教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短时间里,在课堂上把一个作品的主要内涵给中学生讲清楚就是一件更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作品。根据时代背景、作介绍、分层分段、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甚至要求学生能理解“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教师成为作、作品与读之间的“二传手”或“中介人”。这只能算是肢解课,是程式化的解读,而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主体,是作品的再创造。在语的阅读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几点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让学生能真正走进作品中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阅读主体 (读者 )和阅读客体 (作品 )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是我们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解读作品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品读法、吟诵法、评点法等等 ,但我认为 :在诸多方法中 ,对话式阅读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好方法。对话式阅读的外延比较宽。本文着重谈谈怎样和作品对话 ,提高解读文本的实效性。与作品对话的主要方式有 :(一 )猜读式即在阅读作品之前或在阅读过程中 ,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揣测 :这篇文章会写什么内容 ?会怎样写 ?为什么那样写 ?或者 :作品下边将会写什么 ?会怎样写 ?为什么那样写 ?如解读魏…  相似文献   

16.
祝宇 《现代语文》2010,(7):109-111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定风波》的主旨和内涵,稍作分析,似乎不难解读出来。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前赤壁赋》,对苏轼及其作品已经比较熟悉。但是,这种对作家作品的前期认识、印象先入为主,很容易使师生架空文本、天马行空,作不辨词句、只贴标签式的解读。这就可能陷入对号入座、按图索骥的机械分析主义的泥淖,是语文学习的人忌。  相似文献   

17.
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先生介绍了一种解读课文的方法,即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他指出现在对作品的分析往往满足于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没有找到真正应该分析的矛盾和差异。他主张不能停留在从纯粹的工具性角色分析语词的层面,只强调其规范语义,更应该重视超越字典语义规范,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的个人化语义。也就是说,分析作品不但注意语义的工具性,更应注意其人文性,具体操作方法一是抓住关键词语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和差异;二是用还原法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意义的解读,是学阅读的第一步。作家对生活和世界的洞察与观照、热情与理性、诗意与哲学的意蕴,总是随着他的情感的走向网络交织在作品里,使得作品气韵生动。而这一切,都只有通过意义的解读才能把握到。  相似文献   

19.
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点对《红与黑》进行解读,在充满激情的表层文字下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通过分析作品主人公于连短暂一生的欲望浮沉,说明《红与黑》是一部记载人类迷失与觉醒的寓言,它表达了作品著者司汤达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运用多元解读。训练发散思维。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说“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正如古人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主题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正是文学作品多解性和丰富性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解读,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如欣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可以借鉴余秋雨先生对作品的多重解读:一是大众化解读,即尽管是悲剧,但毕竟正义战胜了邪恶;二是问题解读,英明的李尔王为什么不把王位传给讲真话的女儿,却传给了讲假话的女儿?三是人性解读.人性只有到了最低位或最原始的时候才能回归吗?又如对《祝福》、《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