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层次关系的三重含义层次关系包含着层、层次、层次关系三重含义。层:在复句中,由单句、句子(单句或复句)各自独立表达或前后之间联合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或结构)。层次:在“层”的基础上,依据复句表达的中心所确定的各“层”在整体逻辑结构中级别顺序。关系:是用来标示“层”与“层”之间的逻辑联系的专有名词,它是对“层”与“层”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判断说明。在实际操作中,分“层”必先,也易行。易就易在它有语言标志。在以分句为基本单位的复句中,有独立谓语结构且其后是逗号或分号处,即为一个“层”,再有就为第二个“层”,直…  相似文献   

2.
给一段话划分层次,首先应分析段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确定它属于哪种结构关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结构来分析层次。常见的按结构类型分层方法有以下几种(在指导分析时,不应强调名词术语)。 1.按总分关系分层。有的段的内容是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意思构成,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对属于总分关系的段,要把它分成“总”和“分”这两层。请看下面这段话:  相似文献   

3.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是对多种教学法综合的折中提法,在逻辑层次上功能-结构-文化三者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文化渗透于前者之中的关系。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方法论,也是教材编写现代化、民族化的总体原则。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要以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能力为目的,以功能为基础,以交际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应适时适量地渗透,并系统性地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统的电袋除尘一体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电袋一体除尘器,通过将滤袋除尘单元和电除尘单元以同心圆的形式依次由内到外排布和独特的灰斗设计形式,使除尘器结构更为紧凑,有效减少了现有电袋除尘器所存在的二次扬尘问题。  相似文献   

5.
戏剧情节论     
戏剧情节概念的内涵在历史上曾以重“内容”或重“形式”为区别点,经历过复杂的演变。戏剧情节结构模型可分为两类,其静态模型融“内容”与“形式”为一体,由“本事”、“情节”与“情节分布”三层次而构成;其动态模型依据情节分布的进展与延宕所建立。戏剧情节的结构形式则包涵了情节分布的展开程序与完形程序。  相似文献   

6.
苗族文化的形成与其不断的迁徙有很大的关系。而迁徙的原因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外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的社会经济文化类型是介于农耕和游牧之间—“既耕且游” ,形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启蒙主义经历了从“政治启蒙”到“文化启蒙”再到“诗意启蒙”的流变。启蒙的指向逐渐由外而内(即由“政治层”、“制度层”逐渐转向“精神层”、“文学层”)并最终指向启蒙本身,启蒙的姿态逐渐由贵族式、霸权式转向平民式、对话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又是一种管理理论,具有双重含义。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化可以分为价值观念、制度和器物等三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层次。它们形成了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9.
龙超 《文教资料》2008,(13):51-52
我们应把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从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出包装设计文化的结构是由内层的观念意识层,中层的组织制度层和外层的物质层所构成.三者互为联系,包装设计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它们表现在文化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共同构成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N的V”短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定心短语,其语义结构具有双重性,分显层和隐层两个层面。“N的V”短语的显层语义结构是名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的V”的定心句法结构形式对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和中心语V已经名物化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领属关系和限制关系两类。“N的V”短语的隐层语义结构是动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与V之间的确还保留有施事、受事与动核的语义联系以及“N的V”短语是由上文中的主谓句转化来的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施动关系、准施动关系、受动关系、成动关系、使动关系、系动关系、状动关系等7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惠城区仍然缺乏一种既能准确揭示自身文化特性,又鲜明生动、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整体文化品牌形象。文章认为,惠城区的文化品牌应按照“1+3”的建构模式展开:以“休闲”理念为核心,建构一套包括品牌核心理念、品牌形象定位和品牌识别系统的完整的文化品牌体系;根据惠城区中心区、中部区和北部区三大区域的综合文化特质,对它们在惠城区文化品牌体系中的价值进行新的定位,并通过差异化的原则进行重点发展,藉此完整地诠释并支撑惠城区整体文化品牌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脉在“水市湖城”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拥有悠久的古冀州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名人,这些是其历史文脉的精髓。在"水市湖城"建设之中,充分运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城市的特色真正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文化融合是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在需要。校企文化融合具有文化共性、主体共通、利益共赢和发展共需等前提和基础,因此文化融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促进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可以探索"一体两化"的融合策略,"一体"即构建双主体式的校企共同体,"两化"即促进学校文化企业化和企业文化教育化。"一体两化"是"一体两翼"的整体关系,促进校企文化从共融到共荣。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体系中,还没有专门针对"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项目,但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强调并倡导在全球探索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多维度(不可移动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达多样性)保护方式:强化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关系;扩展文化遗产的概念,纳入"非点状"整合式遗产;强调遗产对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保障。这些经验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全人类的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是反映全球化发展必然趋势的后现代文化哲学的核心价值诉求。这一价值观至少包含如下精神内容:一是“特殊人性”向“普遍人性”转变的文化整合观;二是“文化革命论”向“文化建设论”转变的文化发展观;三是基于“地球家园意识”和“文化建设论”的文化研究的整体思维方式及和谐思维方式;四是以立基于后现代范畴的公有制和民主制的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为基本内涵的文化价值观;五是以人人享有求知、有知、用知的当然权利为本质内容的普遍自由概念和相应地以保障这种普遍自由得以落实而免遭侵害的公平机制为本质内容的普遍平等概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小说《狼图腾》内在意蕴的分析,力图挖掘出在"狼"意象表征背后所蕴涵的以"狼图腾"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游牧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人类学视域下,小说《狼图腾》所彰显出的文化认同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文化急剧变化,表层上形成了两种矛盾,一是"中西之争",二是"古今之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这两种关系的视野来讨论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不过,最近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中西之争"中提出了"文化之别"与"制度之别"的不同选择论点,指认近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制度之别"的选择问题,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是,现实上,"制度之别"的选择并不是撇开了"文化之别"单纯地发生的。实际上,"制度之别"的选择蕴含于"文化之别"的选择之中并形成了"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它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的核心。但人们因局限于"中西之争",从而辨不出"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及其与"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区别,进而也辨不清"西化"与"近代化"的这一关系作为问题的存在,并在实际的论述上往往把"近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出现理论盲点。诚然,近代文化发展存在着"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不同层面,但二者综合而形成的矛盾是"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问题。而基于这一视野对近代文化问题进行科学认识,不是把"现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只能是相反,这样才能正确辨清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问题和实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民族价值观和教育观以及民族语言文字方面。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导致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调问题,在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方面表现在中国少数民族外语基础教育文化生态失调,学校生态内部的不平衡和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等方面。在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发展中解决文化生态失调问题的途径主要在于文化导入方法的选择、课程的设计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水弄堂是无锡古运河独一无二的历史人文景观,被称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对"水弄堂"(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修复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评析,提出其未来规划的保护与发展对策:深化保护与发展理念,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完善街区运营与管理,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通过大运河绝版地景观无锡水弄堂现状探究,以期保护运河原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改善两岸原住民生活环境,推动大运河惠民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