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前言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几乎无一例外。日本在体育教学中提出要“设法增强健康及提高身体素质”、苏联则强调,“使学生懂得关心健康和身体发展是一种社会责任”。我国现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是把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作为重要任务提出的。因此,大纲不仅将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列入基本教材,要求进行定期考核外,而且还明确要求: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 目的,是我们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想要得到的结果。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小学阶段落实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初中阶段落实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中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各项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几年来为了寻求认识上、方法上和效果上的统一,我们在初中男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摸索,具体抓了以下四个环节。一、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新大纲指出:有些简单易行,对发展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因为这部分教材对增强学生体质有实效,同时又是各项基本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教材和教法都应注意增强体质的价值和科学的锻炼方法,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然而,从我国现行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编排、课程设置以及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影响的价值上,还难以充分体现这一任务的落实。我国现行教材体系,是一种强调增强学生体质、也兼顾竞技运动教学的编排方法,使锻炼身体和竞技运动的发展融为一体。活动形式多,运动项目繁杂,我们认为这种编排方法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去探讨。例如,一年多项教材出现,重点不突出,教材内容重复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身体素质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机能的能力;是衡量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对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水平、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全国不少大学的体育教学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学生在大学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较低。从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一书中看到:〈见表  相似文献   

6.
一、中学体操教学必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依据教育部编制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科学锻练身体的方法,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和体育道德品质教育。而其中增强学生体质则是首要任务,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掌握体育的  相似文献   

7.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人的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增进高中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有利时期,应抓住时机,扬长补短。通过对150名高一、高二学生的追踪调查与研究,发现通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转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改善教学氛围,优化课的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掌握锻炼方法,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增强儿童少年体质。所以它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教学内容。体育运动的实践证明:田径能提高人体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能促进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能全面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儿童少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水平的希望和未来.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少年的田径基础教学.一、重视素质教学全面发展身体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贯彻落实《锦州市“八五”期间教学改革规划》,进一步深化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整体改革、锦州市教委在总结“七五”期间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八五”期间的体育教学整体改革规划。一、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锦州市“八五”期间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培养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突破口,全面落实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从而实现思想品德、体质、知识、能力同步发展,大面积  相似文献   

10.
我校体育教学一直按着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和根据我校专科特色制定的教学大纲,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在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从我校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来看,学生入校时体质差异较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时,难度也就较大,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根据上述存在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了目标管理,结合对学生能力培养,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  相似文献   

11.
体操是体育院系的必修课。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十分注意基本体操和技巧、器械体操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分别占体育基本教材的8—10%和14—16%,因为通过体操的教学和锻炼,对培养学生健壮的体格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发展学生灵巧、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增强骨骼、肌肉具有独特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小学体育课较普遍地存在忽视体操教学的倾向,究其原因,除了体操场地器械条件差外,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增强高校女生的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是体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安排,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质与身体素质致善的程度。 研究高校女生的体育教学,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通常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以体育教学大  相似文献   

13.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身体素质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必然会影响体质的增强。目前学生体弱多病,身体肥胖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达标成绩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严重影响学生体质的增强。针对目前体育教育的形势,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男学生达标成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日本和泰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日本和泰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比较研究,发现中、日、泰三国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应借鉴日本和泰国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促进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对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心理探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如何增强学生体质,从提高身体素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着眼,阐述了发展身体素质训练水平诸要素的心理学依据,旨在探讨如何把体育心理学知识融入各种身体素质训练中,以推进体育教学更具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小学生体质下降 ,肥胖近视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应引起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中小学体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 ,同时中小学阶段又是全面发展身体的良好时期。学校体育要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重点并逐步完善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等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之我见西安体院函授生刘书山体育教学是中小学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质的增强与身心的发展,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发展的指标,又是衡量少年儿童体质状况的较为客观的和具体的标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素质发展的指标是体现着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水平。探讨和研究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便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我国建国三十二年来,许多体育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儿童体质测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一九七九年,“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组”,对全国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在这些国家,教学体系正发生着显著变化,主要是组织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由学生家长自愿捐款所资助的体育课正在不断普及。在西方一些国家,体育课课时各不相同,基本上每周3-4课时。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大都是照搬运动训练的理论、原则、方法。在教学检查制度中,起决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除了要编写一套符合国情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建设培养一支质量稳定的体育师资队伍外,加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这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使得学校的体育工作有个较好的物质基础,它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搞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呢?我们根据体育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