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竞争战略也越来越重视。而科学进行人才竞争战略决策的前提是对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准确衡量,此问题可通过构建人才竞争战略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到解决。因此在深入剖析人才竞争战略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人才竞争战略的效果可分为动作性影响和非动作性影响两类的观点;并以人才需要为切入点,通过对人才择业、离职因素及最佳雇主评选等文献的分析,确认了人才竞争战略的竞争力评价初选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依据权重进行指标筛选,从而构建了人才竞争战略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人才竞争战略的评价及其竞争效果的衡量提供了分析方法,从而为企业科学地进行人才竞争战略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尝试为企业人才战略决策提供一种客观性较强的方法。确定企业人才战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聚类方法,设计白化权函数和灰色优化聚类系数,构建企业人才战略灰色优化决策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既为"十三五规划"期间企业人才战略决策提供方法,又拓宽了灰聚类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知识是企业潜在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亟需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隐性 知识管理,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以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并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日趋激烈的竞争现状,分析了高校重大战略决策研究和竞争情报之间的关系和竞争情报在高校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性,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例,提出了竞争情报在高校战略决策四个阶段: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具体竞争情报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SEM的科研组织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战略管理中的资源基础理论,分析科研组织的战略要素及形成竞争优势的过程,提出科研组织核心竞争力由战略领导力、人才凝聚力、科教激发力、科研协同力与合作竞争力五种核心能力构成,进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中科院研究所为研究对象,利用LISREL软件进行SEM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竞争情报活动愈演愈烈,市场上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竞争情报人才的评价也显得越发重要。基于胜任力模型出发,分析了胜任力模型在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构建了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出企业如何培养竞争情报人才的对策建议,为竞争情报理论发展与实践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竞争力。通过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以技术创新质量与速度为维度的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把行业内企业分为6个区域,分别探讨了它们提高技术创新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知识战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知识缺口和知识优势,提出了企业知识战战略。显性知识缺口应采用竞争情报和反情报方式来预防知识战,隐性知识缺口应注意智力资本的保护和利用,强化组织知识优势。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经营竞争哲学,它具有精神性、集合性、社会性、 微观性、可塑性和相对稳定性特征。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坚持隐性文化、半显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的系统整合,在共性中突出 特色,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结构的R&D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则,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企业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R&D是企业知识的主要来源,从知识结构视角将R&D投入分为获得显性知识投入、实物投入及获得隐性知识投入、人力资本投资及人力资本存量,结合企业与外部企业知识交流提出了R&D获得显性知识投入和获得隐性知识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对154家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实证分析,发现显性知识对创新绩效的显著影响及臆性知识对创新绩效的贡献,揭示了目前企业以快速占领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