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别: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旧世纪之交的十来年,我国女性文学研究正在进行着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其标志是: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了“性别”。由此,女性文学文本与男性文学文本甚至历史文化语境构成的“巨型文本”,将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被纳入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性别的双性视角,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的话题,回到日常生活,也许能够有效地争取两性平等对话与男女主体间性的和谐。性别视角应是双性视角,应避免对性别视角的过度阐释。论文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引入性别关键词所带来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例,阐明了以女性主体性为价值支点进行文本解读的创造性,多文本互文性解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话语的历史印记从来都是标明两性之间的不平等,而教育存在迎合并建构这样的性别话语。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教育中的话语性别偏见现象,反映隐藏在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由于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将会对女性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所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示下,学校教育应该重视性别教育,做到"因性施教",提高教师性别意识,努力创造性别公平的学习环境,促进两性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两性平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保持平等的基础是两性受教育的权利要平等。然而,在许多课程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的教学内容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以男性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较少考虑女性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也有一部分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是相当男性化的。本文就笔者自身的性教育实践,在性别研究的背景下,从性教育课程的构想、设计、实施以及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到尊重女性,并找出相应的策略维护女性的切实权益。  相似文献   

4.
李静  吴静 《滁州学院学报》2023,(2):34-41+94
女性教育水平提升,缩小了女性与男性教育水平差距,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通过对2001—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分析,考察性别教育差距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性别教育差距缩小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女性相比男性的教育水平提高速度更快,由此引发的性别教育差距缩小会产生技术创新放大效应和劳动力禀赋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认识女性劳动力优势、实现性别平等和形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动力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一项公众宣传倡导活动,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别敏感性。通过对124篇几乎无法脱离现实的征文文本的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发现:性别歧视的话题聚焦于受教育差异、家长偏爱、出生性别比失衡等;在反对性别歧视的同时,也含有部分混同性别歧视与性别平等的内容,部分对女性的成见聚焦于四类刻板印象。与征文创作者座谈发现:活动的参与者多为女性,家庭和校园里仍存在男性偏好,对性别平等的未来喜忧参半。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宣传活动,更深远的宣传倡导目标应是:改善教育环境下的性别不平等,改变日常生活重男轻女的情结。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分析方法要求充分考虑女性和男性面对的不同的社会现实,分析法律规定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修改法律,以期实现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但从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夫妻人身关系法中有些规定未能充分体现社会性别平等的要求,其实施结果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平等的重要组成内容,也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机会平等有重要意义.平等的多元内涵和教育的复杂发展过程赋予教育机会平等以多元、动态的内涵,以往多侧重干从某一学科视角如经济学、测量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去解读,从综合的学科视角去解读,而缺乏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的内涵.女性主义视角强调用性别的视角、批判的视角研究问题,具有独特的现代意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机会平等内涵包括教育起点的性别平等、教育过程的性别平等、教育结果的性别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31):192-194
教育中存在着不公平的性别分化现象,具体体现为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的教育内容的分化及教育结果的分化,女性教育在不同地域之间教育质量的分化、不同的学段之间教育质量的分化等。女童教育作为女性教育的起始,在女性的教育过程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可女童教育中存在着很严重的公平问题,体现在教育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三个方面。郑新蓉在《性别与教育》一书中,以十章的篇幅阐述了社会性别的视角,阐述了如何贯彻落实价值中立的女童课程,让学生舍弃固有的性别成见,掌握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知识,从而营造一个使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原本性格得以多元自由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以此破除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性别偏见,从而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公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女性学的兴起和发展,"教育性别平等"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将社会学范畴的女性学中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引进学校体育教育领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女性的性别视角对我国目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忽视性别差异的问题进行考察,对其现象和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尤多拉·韦尔蒂是美国20世纪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金苹果>一集的七篇故事采用了不同的聚焦方式,根据聚焦人物的年龄和性别,七篇故事可以分为四类女性视角、儿童视角、男性视角、全知视角.从这四个方面对<金苹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小说集中多变的叙事视点,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对女性命运的不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回顾法语非洲国家殖民化前后的女性教育,试图揭示由于欧洲所谓先进性别文化在政治、经济、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特别是通过他们所倡导的世俗教育——文化和价值观传导器,进一步加强了当地原有的性别不平等,而本土文化中有利于性别平等的一面被忽视,使得这些国家女性教育机会不平等并对女性社会经济成就产生了影响。期望学界能更多地以性别视角审视教育的质量问题、价值观问题及其它相关问题,使教育更有效地利于全人类和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解析建构与被建构的性别权力关系,说明女性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重构性别文化来推动达到最终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3.
以往涉及到的女性成长小说,尽管作品主人公的身份是女性,但她们的立场、视角都是典型的男性化的立场和男性视角,她们的价值体系完全受到男性价值体系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女作家性别视角的建立,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她们比较多地站在女性立场上,从女性独有的性别特质、性别身份、性别感受关注女性成长。用感性的、个性的,或许也有被称为是非理性、非本质的生活碎片,揭开了一个被掩盖许久的生活层面。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女性主义课程研究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特点在课程领域独树一帜,它从社会性别入手所开创的课程研究新视野以及所宣扬的反实证主义、反男性霸权、关注女性经验、倡导平等对话等方法论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尽管近年来缩小性别差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学科教学、学业成就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性别差异和性别不平等依然存在。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优秀者,将引领全社会女性的性别观,并对男性性别观的树立产生重大影响。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意义,制定长远规划,构建实施体系,促进两性共同发展、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要求充分考虑女性和男性面对的不同社会现实,分析法律规定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修改法律,以期实现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但自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夫妻关系法中有些规定仍然存在着性别盲点,缺乏社会性别意识,其实施的结果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有必要对相关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缺乏具有自觉社会性别意识的学者群体在性别平等的理论、观念和实践上的持续推动,广西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组织或把性别平等发展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的学术团体;二是开设与性别平等发展相关课程的院校很少;三是女教师社会性别敏感性比较低。发挥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资源的优势作用,需要建立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机构并开设女性学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鲜明的理论特色极大地影响了当前教育研究的发展,对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更有独特的贡献。以女性主义(教育)理论视角审视,高校女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与男性教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趋势,面临不同的问题,其发展既有明显的优势也有难以回避的劣势。全社会应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舆论环境,更多倾听她们的的声音,为她们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引导她们扬长补短,实现更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欠发达地区女性在就业上存在人口数量大、就业层次低、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职业教育应针对该地区女性就业特点解决就业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挥教育扶贫。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了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性别公平,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女性职业教育所体现出的不公平状况,力求职业教育中女性的资源获取配比及重视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呼吁社会认可女性的技术能力、培育平等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缺乏具有自觉社会性别意识的学者群体在性别平等的理论、观念和实践上的持续推动,广西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组织或把性别平等发展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的学术团体;二是开设与性别平等发展相关课程的院校很少;三是女教师社会性别敏感性比较低.发挥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资源的优势作用,需要建立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机构并开设女性学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