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许庚 《精武》2003,(2):14-15
武警部队作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有着过硬的军事技能和顽强的战斗作风。武警格斗术是武警部队的特有科目,是武警官兵的看家本领。本人作为武警格斗教员,现将武警格斗术的训练方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各位习武者在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邓许庚 《精武》2002,(3):14-15
武警部队作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有着过硬的军事技能和顽强的战斗作风。武警格斗术是武警部队的特有科目,是武警官兵的看家本领。本人作为武警格斗教员,现将武警格斗术的训练方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各位习武者在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运动训练及管理中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从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来划分,现代运动训练活动体现为不同的主体作用,而以运动员为中心则是所有层面上的共同要求。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运动员最高层次上的身心完善;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管理主要涉及运动员的选材、思想教育、文化学习、生活及参赛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健全体魄和健全灵魂两个主面讨论了人文奥运在军事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传承。首先抓住军事技能训练核心内容,强化军事技能的《三大条令》教育训练,并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良好军事技能训练环境,以健全大学生的体魄。而后,加强军事理论的军事辩证法教学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能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  相似文献   

5.
针对运动训练专业成人招生对象的特殊性,分析了在役优秀运动员化教育的现状及提高优秀运动员化素质的重要性,提出了运动训练专业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6.
大学国防生军事体能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体能素质是国防生军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国防生军事体能素质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两种教育理念的矛盾、训练管理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缺乏、军地协调不流畅、政策与对策的矛盾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国防生体能素质的体育教育对策,即: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的方法手段、优化教学训练内容、提高教师的素质、密切军地协作、建立和完善军事体育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7.
贾易臻  陈杨 《当代体育科技》2020,(7):147-147,149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与体育。军事体育是我国各大高校教育训练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军事院校,军事体育对训练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我国的军队建设。此外,军事体育在军事教育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在新形势下,军事体育要紧密结合军事教育的发展,不断改革与创新。本文从军事体育在军事教育中的功能出发,探究了新形势下军事体育的改革发展对策,以便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运动训练及管理中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从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来划分,现代运动训练活动体现为不同的主体作用,而以运动员为中心则是所有层面上的共同要求。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运动员最高层次上的身心完善;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管理主要涉及运动员的选材、思想教育、文化学习、生活及参赛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采用CiteSpace V可视化研究工具,以量化的方式梳理和总结国外军事体能训练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脉络,以期为促进我国军事体能训练理论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表明,从年发文量来看,军事体能训练研究在2011年和2015年发文量骤增。从地区来看,美国发文量最多,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影响力最大;军事体能训练研究涉及体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军事体能训练研究的热点人群包括新兵、男性和军人等,热点内容涉及训练伤及其预防和训练表现等;军事体能训练的演变过程可分为萌芽阶段、初步的训练优化阶段和深入的训练优化阶段,研究主题、研究手段和研究人群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0.
我国马术盛装舞步骑手的比赛负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Polar心率表对我国马术盛装舞步项目13名(男7人、女6人)国家队骑手在2006年国际马联世界盛装舞步挑战赛两个科目(A级和圣乔治级)比赛前后的运动负荷进行了测试。通过SPSS 11.5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初步认识了盛装舞步骑手的比赛负荷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专项训练年限、不同性别、不同比赛科目以及同一科目不同比赛阶段骑手之间的运动负荷差异。  相似文献   

11.
龙宇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58-459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其实施与学科专业、就业工种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特殊职能、技能和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实行实用性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当前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状况和课程设置的内容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云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山西省8所本科院校共35名田径教练员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从田径教练员个人专项水平情况、训练实践经验知识、学历层次情况、执教训练年限、个人的指导教学水平、训练知识来源情况等方面来分析山西省普通高校田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情况,通过对山西省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了解和研究,指出应进一步接受更专业的、更高级别的学历教育,以完善自己的执教水平,更新执教理念。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人类教育化事业的重要部分,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的教育科目。传统美育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化发展历程中,从对人性的关注角度,涉及到了美育的根本问题。当今社会明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呼唤美育。美育在当代人格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取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在体育课教学中引入领导力训练,研究领导力训练对学生领导力技能的影响。结果:实验前,实验班和控制班在领导力技能上不存在差异;实验后,实验班领导力技能明显优于控制班;延时(领导力训练结束3个月后)测定,实验班领导力技能得分仍然显著高于控制班。结论: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领导力训练,对学生的领导力技能干预有效;领导力训练效果具有一定的保持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师资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中小学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尽快培养具有全新教育观念、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高素质合格的体育教师。并就师资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政策支撑和现实需求释读新时代体教融合内涵,对比新旧体教融合概念差异,研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总结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认为新旧体教融合在概念内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关注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面临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多元共识的体育功能和矛盾重重的培养现实;存在环境失真、制度失灵、机制失衡和模式失新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应注重深化思想融合,营造发展环境;促进目标融合,破除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融合,畅通培养机制;加快措施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分析法对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分解法进行分析,根据少儿的生理特点采用动作分解法、上下肢分解法、段落分解法和技术分解法,及教学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少儿武术的教学和训练,为培养武术后备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价值转向、现实困境、运行模式和推进策略。研究显示:“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在管理维度由教育部门向体育部门转变、时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向体育培训转向、空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场域向体育场馆场域转向、经济维度由教育培训业向体育培训业转向、社会维度由成绩资本向健康资本转向;现实困境表现在行政壁垒阻碍相关政策执行效率、监管主体缺失导致市场监管乏力、标准缺失阻滞体育培训规范化运营、师资薄弱遏制体育培训供给服务质量、坪效不高降低体育培训运营效率五个方面;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创新可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中高考体育培训、体育+学校结合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校内+校外结合的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教育+体育结合的购买第三方服务、体育+社会结合的体育培训公益配送、社区+体育结合的社区公益培训、学校+体校结合的体教融合等多种运行模式;提出了围绕体育场馆为中心开展注册普查、赋权体育单项协会出台评价体系、授权体育部门成立培训市场监管处、建立培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家校社培训共同体、赋能体育培训业数字化转型等六项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杭州大学体育系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其它高师体育院系的改革尝试为比较对象,以德国和日本的体育教育模式为参照标准,通过综合评价和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继而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体育实践教学与训练的改革做了一番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本文研究认为:社会上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体育意识是阻碍体育院系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样。因场地器材的不足,使得体育院系体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受限制。在这方面学生要求改革的呼声更甚于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