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经济效率问题,这就决定了市场参与并居于主导改革地位的必要性.从市场需求程度来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有强竞争信息与弱竞争信息之分,两者不同的经济特性决定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化,需要健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投融资机制,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市场运作机制,深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市场主导保障机制,创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体系、信息资源配置、区域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基础理论、配置原则、配置效率评价以及配置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国内外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方面尚缺乏一套成形的规范的理论体系,需要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特点以及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信息资源配置规模等要素,不断完善和丰富区域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瑞英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06,24(7):967-973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必须对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围绕如何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阐述了以下4个部分内容:基本概念的界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济特性及其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振  周伟 《情报杂志》2005,24(4):10-1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这种经济特性,主要源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济效率,主要涉及共建共享的成本效益、有效共建共享的实现条件及其共建共享效率的改善等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主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振  熊先兰  许锋 《软科学》2008,22(4):82-87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主导模式根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信息各方参与市场的方式以及市场影响的程度,可通过特许经营模式、用者付费模式、合同外包模式等三种形式来实践。这种模式的优化,需要健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投融资机制,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市场运作机制,深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市场主导保障机制,创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关系,建立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运用统计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据此,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可以推动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优化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将高校、外部环境与内部创新平台联系在一起整合成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加强高校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7.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斐  杜德斌  李恒 《科学学研究》2012,30(8):1198-1205
科技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和结构,利用全国31个省市区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在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比较优势原理,采用NRCA模型,计算区域各科技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历年来各区域整体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有所提升,但空间差异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区域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优势是影响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对于创新型湖南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信息资源配置在湖南呈现出配置分布不均、配置效益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从横向与纵向上,在跨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上,从物理层面和虚拟层面上加强湖南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从目标层、协同层和支撑层上提出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构架,以保障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晋 《情报杂志》2004,23(9):33-34
资源的配置是否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评价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信息资源的配置必须根据其具体的特点对其进行恰当的分类,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交换和生产进行分析,寻求信息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0.
沈波 《情报杂志》2008,27(2):66-68,72
信息资源配置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从信息内容配置、信息技术配置和信息人员配置三方面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所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全面总结了在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行中,已经出现的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独特制度现象。如:电子政务资源开发规划上的“各自为政”状况,电子政务资源归属上的“部门私有”管理格局,电子政务资源配置上的“纵强横弱”现象,以及电子政务资源建设的“技术驱动”模式等,并针对上述独特制度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应建立合理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该体系具有调节功能、再生功能和优化功能。在构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中观配置和微观配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包括管理机制、投资机制、整合机制、协调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其优化配置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深人发展,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也突现出来,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效能降低。在此,运用政府管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并探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孟川瑾  左美云  陈禹 《软科学》2008,22(3):78-81
通过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研究CIO制度,认为CIO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于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出了组织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及其原则,确定了CIO制度的内容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基于资源配置的CIO制度应该包括:CIO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沟通机制以及针对CIO的选拔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信息资源配置发展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继国家信息化战略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其战略转变要求从信息资源层面给予充分保证,由此推动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变革与发展。本文从国家创新发展需求出发,在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变革动因的基础上,探索了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社会化转型,然后从配置模式、配置形式、配置手段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发展与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6.
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是我国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匹配、区域追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国家兼顾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结果。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区域之间、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均衡,由此,可将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形成机理分解为启动机理、联动机理和制动机理三部分,分别主导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由均等化进入非均等化状态、非均等化状态动态变化、非均等化进入新的均等化的过程。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形成机理,为我国更为科学的政府调控以实现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义的信息资源出发,论述了现代企业信息、信息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微观配置结构优化的内容和宏观配置的类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其经济特性表现为非排他性、排他性、不完全竞争性、外部性和边际成本低廉.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也属于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分析其成本--收益、效率内涵及效率的实现条件等,可进一步研究改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试论制约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软瓶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冠  何振 《情报杂志》2005,24(7):12-14
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政府信息化的核心战略和必然选择。信息资源本身是制约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进的内在软瓶颈,主要体现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指区域内高效地分配和运用科技资源的能力。它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科技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科技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由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等组成。本文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结构,建立起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指标体系,对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宏观分析,进而指出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