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宋书》是明人钱士升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南宋史著作。编写体例上,无志、表,奸臣、叛臣未单独列传;遵循“以类合传”特点,相关的人物合为一卷,并且几乎每一卷人物都相当多。内容上,全书基本沿用《宋史》南宋部分相关记载,并有所改动。与《宋史》相比,《南宋书》传记篇幅较短、内容也较简单。但也增加了《宋史》所无的一些人物的传记,增补了新的史料等。本书的缺点主要是:记载比较简略,所补充的史料未注明出处,沿袭《宋史》原有的一些记栽错误等。  相似文献   

2.
《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虽多有论说,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足之处。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3.
本引述各有关作之事实,对历史仅认为罗愿是位史志学家的片面评价,同时对《宋史》“罗愿传”中对罗愿评价的两处严重不妥,加以论述和批驳,结论认为罗愿是一位徽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步爱国的政治家,南宋第一作家,杰出的史志学家,名贤人。  相似文献   

4.
《宋史·艺文志》作为《宋史》中的一篇史志目录,其在目录分类、体质、内容上的诸多不足往往被历代学者所指斥。但作为一份记载宋代学术典籍篇目的目录学资料,其在反映两宋学术特点方面的价值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文章通过对《宋史·艺文志》的研究,整理分析其中所保存的学术信息,以之印证宋代学术的部分特点,进而归结出该文在研究宋代学术方面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范成大所著的《吴船录》历来都被看作是一部游记,具有很高文学价值,事实上,《吴船录》中还记载了很多民俗文化,特别是宋代巴蜀地区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利于我们研究宋代巴蜀文化,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的观点大致有四:一是《国史》说,二是《会要》说,三是《通考》说,四是多源说。此四种观点虽均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各自又存在诸多无法解释的其他证据。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7.
元脱脱等人撰修的《宋史·儒林传》,是《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历来为中外研究者所重视。但是由于《宋史》成书仓促,又非出于一人之手,因此,在史料剪裁、史实考订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缺点,《儒林传》亦同样如此。为了不使研究者在引证史料时以讹传讹,求得一个正确的结论,我在阅读宋人书册的过程中,就其中几位人物的记载错误之处,作一辨正。  相似文献   

8.
《宋史·礼志》是现存古籍中记载宋代礼制最为系统、最有权威的专篇,据《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等重要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在记时方面存在不少讹误。其致误之由,主要有征引史料讹误、考证不精和编纂者疏忽等。  相似文献   

9.
《宋史·礼志》是现存古籍中记载宋代礼制最为系统、最有权威的专篇,据《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等重要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在记时方面存在不少讹误。其致误之由,主要有征引史料讹误、考证不精和编纂者疏忽等。  相似文献   

10.
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是宋代志怪小说中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取材广泛,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其中所载徽州故事约三十余条,可窥见徽州地域之民间信仰,并涉及报应、修行、鬼神、汪王、五通、巫术等,反映了这一时期民间信仰驳杂的来源及地域性特点,佛教融入民间生活与信仰世界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述各有关著作之事实,对历来仅认为罗愿是位史志学家的片面评价,同时对<宋史>"罗愿传"中对罗愿评价的两处严重不妥,加以论述和批驳,结论认为罗愿是一位徽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步爱国的政治家,南宋第一作家,杰出的史志学家,著名贤人.  相似文献   

12.
<宋史·艺文志>作为<宋史>中的一篇史志目录,其在目录分类、体质、内容上的诸多不足往往被历代学者所指斥.但作为一份记载宋代学术典籍篇目的目录学资料,其在反映两宋学术特点方面的价值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文章通过对<宋史·艺文志>的研究,整理分析其中所保存的学术信息,以之印证宋代学术的部分特点,进而归结出该文在研究宋代学术方面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罗愿的《新安志》是在南北朝以后地记、图经,尤其北宋大中祥符《新图经》的基础上修撰而成的。它继承地记、图经的地理记载的传统,又逐渐超越地记、图经的局限,特别是增扩历史文化的内容,使地方志不断完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淳熙二年(1175)纂修成书的<新安志>是方志学和徽学等研究的重要资料.康熙<徽州府志>与淳熙<新安志>属同一性质的徽州地方志书.康熙<徽州府志>在内容上对淳熙<新安志>的继承主要体现在非常重视人物、人口、土地、赋税、物产等内容的记载.但是,由于两部方志的纂修年代整整相距500多年,康熙<徽州府志>在纂修内容上也适应了时代发展,资料含量明显扩大.内容更为翔实.  相似文献   

15.
程曈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新安理学承先启后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弘扬朱子之学。所著《新安学系录》一书,不仅是第一部新安理学的“学案”性著作,也是一部维护朱子学的力作,对新安学派的经营有重大的贡献。该书收录了105位著名新安学者的传记资料以及言行、遗事,对徽州人物的研究和徽州文献的保存,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愿<新安志>"岐山"条涉及唐元和四年歙州刺史韦绶感梦而在休宁石桥岩置精舍之事.明弘治<休宁县志>之后的几乎所有徽州府志、休宁县志、齐云山志,直到现代新修相关志书,均认为韦绶感梦所置之精舍叫"石门寺",以至此说广为流布.经对休宁"石门寺"说法来源的细致考查和对罗愿<新安志>、<弘治·休宁县志>相关文字的分析,认为休宁没有"石门寺",所谓休宁的"石门寺"应为"石桥院".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9,(4):114-117
《傅肇墓志铭》出土于济南市,志主傅肇伪齐修职郎致仕。傅肇名虽未见于《宋史》《金史》,但其墓志不仅详细记载傅肇生平仕履及其家族情况,还涉及到金册立刘豫时间、新泰县归属、伪齐阜昌进士和金代图书辑补等史实,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岩镇志草》是清代徽州歙县岩镇儒士佘华瑞撰著的一部重要地方镇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清乾隆以前岩镇及其周边的人文历史和社会风貌。《岩镇志草》不仅是徽学研究的珍贵史料,也是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存史、资治、教化”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文献著作。  相似文献   

19.
《新安志》是徽州区域真正意义的第一部地方志书。《新安志》的编纂宗旨及内容与主纂罗愿丰富的政治主张和识见密不可分。全书具有博观约取、因事设例,详于名物、考证精洽等特点。《〈新安志〉整理与研究》一书的出版,具有承前其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伯彦(1069—1141),祁门(今属安徽)人。北宋徽宗朝进士。南宋高宗朝历任知枢密院事、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等。以宋代史料为主,对《宋史·汪伯彦传》进行补正,补正范围主要是对其记载简略之处的史实补充以及与《宋史》本传记载有歧义之处的史料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