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同童 《今日科苑》2006,(6):31-34
最开始,没有人对切斯特·卡尔松古怪的发明感兴趣。但在成功地复制了数百亿份文件之后, 他的发明成为继毕和古腾堡先后于东西方发明活版印刷术后对印刷事业最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七、启动式发明灵感 启动式发明灵感是指在发明过程中大脑自动系统启动从而启动自动思维,产生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灵感.  相似文献   

3.
“砌筑限位器”成为“处女秀”如今,张洪武已过古稀之年。按理说,他应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自从他与发明沾上边,他就一发不可收,他还经常说:“发明让我更舒服。”  相似文献   

4.
定象发明法     
发明是思维产物,没有人的能动思维也就没有发明。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10,(3):52-52
一名教师已完成反应速度测试仪的二次发明,而且他发明的最新款反应速度测试仪有望成为帮助驾驶员练就刹车“快脚”的训练工具。  相似文献   

6.
《发明交流》(Invention Connection)由美国发明服务国际公司出版.其宗旨是为中小企业和十体发明家提供讲台;同时.宣传该公司一年一度主办的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  相似文献   

7.
苏月琼 《世界发明》2003,26(4):48-49
发明研究的新主体——企业研究院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批企业研究院应运而生,在新产品研发中崭露头角,成为发明研究的新主体。  相似文献   

8.
搞发明的人,要把问题装在心里。只有把问题装在心里,才能时时、处处、事事想着发明:只有把问题装在心里,才能满腔热情,积极投入到要搞的发明中去:只有把问题装在心里,才能千方百计,勇往直前把发明搞出来。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对别人的发明不以为然,因为发明原本简单,很多时候就是捅破一张纸。  相似文献   

10.
从1985年到2011年,中国发明协会和有关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发明展览会已成功举办20届,另外还有6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成为展示我国最新发明和专利成果、推动技术发明转化、传播发明理念、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一名工程师为帮助年轻的父母解读新生婴儿的哭声,特意发明了一种设备,专门解读婴儿的啼哭声。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啼哭是婴儿的第一语言,宝宝们啼哭有时是因为饥饿、有时是犯困、有时又是哪儿不舒服了,而有时候,没有理由就哭上一场。但是家长们往往不能理解,宝宝到底为什么哭?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为解决这一难题,夏普公司西班牙分部的一名38岁的工程师佩德罗·莫纳加斯发明的“为何啼哭”设备可以破解婴儿啼哭的秘密,他到底是饿了,累了,烦了,还是不舒服。  相似文献   

12.
发明设想转化为发明存在物,要有一个试验制作的过程。有发明设想不等于有发明,只有将发明设想转化为发明存在物,发明才能成立,而试验制作是转化的必要手段。发明设想再好,没有转化为发明存在物也只是一种设想,经过试验制作转化为客观存在,发明设想才具有了实在性。有的人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思维发达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过程也是思维劳动的过程,是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解题的过程。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思维科学应该为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提供思维方法和思维理论的支持,让中国也出现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中松博士。思维科学研究应该为中国成为科学发现大国、技术发明大国贡献一份力量。只有深刻地认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把握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理论。科学发现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可以说,生活中的人大都已有大或小的发明,因为物质世界,总有一些不满意的事、不顺心的物需要人去改变它,创造它,这种改变,这种创造,就是发明,但是,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能成为发明家,而只有其中的少数人成了发明家?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对自己的发明进行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用性是评定发明创造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准。因此,许多人在从事发明创造活动时,首先就会想到发明的用处。这种“实用”可以成为发明创造的“指南针”,为实现更加快捷的发明创造指引方向。笔者把这种以实用性作为发明目的的发明定义为“唯实用发明”。  相似文献   

16.
二、产物学方面的分类这里所说的发明主要是相对于发明产物而言的。发明产物的不同存在形式和特征,是此方面分类的根本依据。(一)根据人类所利用客观规律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将发明分为自然科学发明与社会科学发明。客观规律主要是由自然运动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构成。由人类对具体自然运动规律的能动利用而产生的发明,我们称为自然科学发明。自然科学发明可具体分为物理类发明、化学类发明、生物学类发明和数学类发明。由人类对具体物理运动规律的能动利用而形成的发明称为物理性发明,主要包括:机械力学类发明,如杠杆、滑轮、舟船等;热学类…  相似文献   

17.
对发明进行分类,首先是要正确地确定其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现在,我们就分别从行为学与产物学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人类的发明进行如下分类。一、行为学方面的分类这里所说的发明主要是相对于人类的发明行为而言的,人类在发明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特征是此方面分类的主要根据。(一)根据对所利用之客观规律的认识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感性发明和理性发明。感性发明,亦可称为经验性发明或自发性发明,是人类在自发的感性认识之基础上所做出的发明。感性认识是人类对客观规律外在的现象的形象性认识,是…  相似文献   

18.
时代 《今日科苑》2006,(5):20-23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05年度的最佳发明。 此次入选的39个杰出发明,涵盖了健康、医疗、交通、体育以及机器人等众多领域。这些发明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些发明必将在不远的将来造福所有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XY 《世界发明》2003,26(2):42-43
方便面是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的安藤百福发明的。这一发明使日清公司一跃成为食品行业的明星企业。在这其中,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发明选题 1959年,安藤百福经营着自家的一间小食品作坊。他是一个思想活跃、不安于现状的人,总思考着如何将自家的买卖做好做大。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灵感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模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发明的结果。正是一个个发明,使人类逐渐走向文明。当我们享用前人的各种发明时,可曾想到有很多的发明者,在把发明推向社会时竟遭受了种种磨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