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南稠油热采井主要采用高压充填防砂技术。该技术是将防砂砾石——石英砂一次充填至油层空间;同时充填滤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经高压一次充压结实,形成高效能、大半径的挡砂屏碍。针对陈南油田稠油区块热采井的防砂技术改进,提高了采液强度,延长了防砂有效期,确保了防砂效果,为该区块井的正常注汽和投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秀舟 《内江科技》2007,28(9):111-111
在对孤东油田稠油注蒸汽井防砂和注蒸汽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注蒸汽井出砂的规律和产生汽窜的原因与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防砂与注蒸汽转向功能一体化的材料,在孤东油田现场应用试验2井次,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疏松砂岩稠油油藏低产、出砂的开发难题,研究开发了压裂防砂一体化技术,通过一趟管柱对疏松砂岩地层进行脱砂压裂,再挤入树脂涂覆砂对缝口以及射孔孔眼进行固结,以达到改善地层流动性能与防砂的双重效果。该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成熟可靠,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显著的增产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伟  黄海英  刘甲红 《内江科技》2008,29(5):121-122
为了高效开发坨82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在分析坨82块油藏开采技术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坨82块油藏开采中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工艺进行了优化配套,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实践表明,采用针对性强的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配套稠油开采工艺技术是高效开发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关键,坨82块稠油油藏开发实践对科学合理开发同类稠油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费成俊 《内江科技》2013,(2):111-112,119
低产与出砂是疏松砂岩稠油地层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地层砾石充填防砂改造的方式来治理。但在非均质地层,由于层间、段间物性差异,对地层实施多层段笼统充填后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了两种砾石充填管柱及相应的配套工具,通过其对定向井实施分层充填、水平井实施分段充填,各层、各段出力程度均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疏松砂岩稠油地层油井长期的防砂与增产。  相似文献   

6.
胡一华 《内江科技》2010,31(4):106-106
陈家庄凸起下段薄层砂岩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较薄、净总比低、储层出砂严重、原油粘度变化大。基于存在问题和开发难点,开展了热采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包括热采防砂工艺的研究、注汽管柱结构的优化、注汽参数的优化,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形成了陈373块薄层特稠油油藏独有的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林樊家油田是一典型的薄层、粉细砂岩、常规稠油油藏,油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于1986年投入开发,先后采用过绕丝管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涂料砂防砂和复合防砂工艺,初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0年产油达到了18万吨。但由于防砂工艺单一,配套工艺不完善,导致防砂有效期短,原油产量逐年下降,至2002年降至年产油6.7万吨。经过采油厂广大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在不同开发阶段针对林樊家油田地层特点和生产需要,形成了不同的防砂工艺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孤东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目前稠油热采区已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变差,高、低渗透层动用差异大,汽、水窜状况日趋严重,部分井注汽压力低,注汽效果差,汽驱井注汽压力低,汽驱井与对应油井存在汽窜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对稠油热采井进行调剖封窜,封堵高渗透层和大孔道,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注汽效果,增加稠油井产量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氮气+泡沫热采调剖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注入蒸汽的波及系数,有效地降低油层水的相对渗透率,控制水的指进或锥进,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阶段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张红  范连锐 《内江科技》2007,28(9):110-110,136
对于稠油疏松砂岩油藏,绕丝管砾石充填和地层充填防砂是两种成熟的工艺技术,两者均具有较好的防砂效果,但对于长井段、渗透率差异大以及含水高需大泵提液的地层,地层充填防砂的一次成功率不能保证.管外高压充填防砂技术具有防砂有效期长、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对油层污染程度低等特点,能避免二次充填对油层的污染和施工周期长的缺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充填效果好,能起到一定解堵作用的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聂飞朋 《内江科技》2013,(11):47-48
<正>本文结合胜利海上埕岛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地质特点和具体的工艺应用条件,针对常规缝状绕丝筛管外窄里宽、不能自洁的缺点,研制了新型的低剪切、防堵塞滤砂管,该滤砂管采用缝状、缩—扩结构,粘度保留率高,能够满足注聚井分层防砂的要求。通过海上4口井现场试验,注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陈伟 《内江科技》2013,34(1):48
针对海上砂岩油藏注聚井长效防砂与聚合物低剪切注入的核心要求,结合海洋环境与井况条件,本文对海上注聚井提出了一种分层机械防砂工艺技术,并研究了一种适合聚合物低剪切注入的新型滤砂管。该滤砂管采用里窄外宽的缝隙结构,既保障长链式聚合物低剪切注入,又达到防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徐海港 《内江科技》2012,(3):116+92
乐安油田草20馆陶组砂砾岩油藏作为国内外少见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受原油粘度高、层薄等的影响,各项指标均处于热采筛选标准下限,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在草20馆陶组开展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技术的研究应用,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及油层保护、酸洗、注汽。举升等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突出效果,实现了稠油区块的高效开发,成为稠油上产的主导手段,这对水平井在低品位油藏热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德忠 《内江科技》2013,(11):49-50,38
<正>针对非均质油藏油井井段长、夹层大,地层亏空、出砂严重、层间物性差异大、常规防砂有效期短的防砂难题,研究设计了一趟管柱进行2段以上的分段防砂施工。在现场3井次的应用效果表明,分段压裂防砂工具及管柱性能可靠,施工参数设计与油藏紧密结合,一次实施成功率达到了100%,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疏松砂岩油层多层井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压裂防砂技术,解决了非均质油藏多油层油井压裂防砂难题。  相似文献   

14.
王立建  樊波  袁俊亮 《内江科技》2013,34(5):141-142
砂岩油藏由于胶结强度不高,地层极易出砂,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生产,必须进行防砂才能正常开发。埕北251C-5井高速水充填防砂工艺是将循环充填工具、防砂筛管等组合的防砂管柱下入井内,使防砂筛管对准油层,选用Carbo陶粒砂,采用高速水充填方式将粒径为0.425~0.85mm的砾石携入出砂地层,将近井地带、炮眼、环空填实,以此达到防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孟庆丽 《内江科技》2011,32(11):111-112
陈家庄油田南区为薄层特稠油油藏,具有“储层薄、油稠、出砂严重、舍油饱和度低”的特点,针对以上问题开展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一是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进行精细地层对比与划分,强化砂体平面油水关系分布描述:二是开展薄层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并优化设计了热采水平井的井网井距、水平段长度、经济极限厚度等参数;三是完善热采工艺配套技术,进行肪砂工艺、注汽工艺、水平井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应用;四是配套完善热采管理,结合生产动态优化热采选井.确定合理的注汽强度、制定合理转周时机图板,进行热采周期内差异化管理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实现陈南薄层特稠油咎体动用.目前已.挚体动用储量2529×10^4t,建成33.8万吨产能的规模,采收率达到17%,储量动用程度达90%  相似文献   

16.
贾明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2-132,127
古城油田、井搂油田、杨楼油田主要以稠油热采生产为主,根据多年来现场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稠油热采井故障主要有四种类型,本文将针对稠油井砂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属于易出砂地层,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堵塞、乳化、粘土膨胀,以及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和回采水率较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出了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该技术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将清洗液解堵与薄膜扩展剂两者综合运用,既可以降低注汽启动压力、提高采收率和回采水率,又可以保护油层、延长防砂有效期,提高了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技术在埕东西区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胜  严丽晓  李灵 《内江科技》2009,30(7):84-84,190
埕东油田西区Ng44为一个典型的底水稠油油藏,是2008年采油厂的新建产能区块。试油试采表明该块常规生产油井初期产能较低,直井生产含水上升较快,水平井热采开发效果较好,因此产能方案设计采用水平井整体动用。本文介绍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油藏产能建设中水平井的应用情况,通过水平井防砂筛管完井技术、酸洗技术、注汽热采技术和井筒举升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储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平井配套开发技术提高孤岛油田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岛油田为河流相沉积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1992年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重点开展了以“砂体内部夹层空间预测”为核心的河流相储层构型分析、三维建模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等技术研究,配套形成了独具孤岛特色的水平井开发管理模式,水平井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孤岛油田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稠油水淹层顸部、窄薄油层、高含水潜山油藏、断层边部等挖潜取得了新进展。截止2007年底,已投产各类水平井76口,提高了孤岛油田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特-超稠油易出砂地层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堵塞、乳化、粘土膨胀,以及热采采收率和回采水率较低等问题,研究应用了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该技术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应用清洗液解堵、降粘、隔离水基防砂液等作用,从而提高防砂效果、保护油层;利用薄膜扩展剂低界面张力、耐高温的特点,改善稠油流动性能和提高洗油能力.通过两者的综合运用,既可保护油层、延长防砂有效期,又能降低注汽启动压力、提高采收率和回采水率,从而提高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